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马场》,一部名副其实的青岛剧——青岛籍导演、青岛籍编剧、一个老青岛的故事……
对青岛籍导演刘书亮的专访,就是从这部戏开始的。
谈起《跑马场》,刘书亮将他的青岛情结表露无遗:“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在青岛生活、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作为艺术家,我非常想表达自己内心中的青岛情结,一直在寻找一个青岛故事来表达这种情结。”2008年奥运之前,刘书亮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本子”——两名青岛编剧拿着讲述辛亥革命时期故事的《跑马场》找到了他。刘书亮当即意识到,这就是他找寻多年的“本子”。
“上世纪上半叶,中国发生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可以说,它们扭转了中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政治的走向,由半封建渐渐走向了民主。而这一时期,也是青岛历史最有色彩、最具特色的一段时期。”
刘书亮表示,《跑马场》这个故事可以拍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是史诗。但正剧的历史感很强,主题很宏大,相对而言观赏性会比较弱,他想采用一种方式,能够使主题感与观赏性结合,于是选择了跑马场作为背景。“因为跑马本身就充满了动感、有强烈的视觉色彩,同时跑马这一博彩也汇集了当时社会三教九流各个阶层。”刘书亮说,“我的父亲曾经在青岛的跑马场拉过洋车,他给我讲过很多那里的故事。跑马场是当时青岛最大的经济实体,外国把持,政府也把持,暗势力同样也想把持它。在这种争夺中,反映出来的便是主权、领导权、民族权的争夺。跑马场作为一种象征,折射出了这一历史时期多层次的斗争。”
看过《跑马场》剧本或片花的人,都觉得这部戏相当不错,反响很好。据悉,《跑马场》有幸成为CCTV8改版后的首部定制剧,将在今年下半年的黄金时段播出。“故事的主线,是一名骑士的传奇故事。男主人公是加入革命党的皇族叛逆公子,其参与的刺袁行动因泄密失败,被救后却受到袁世凯与革命党的双重追杀,从热血青年变成了被追杀对象,他只身逃亡,来到青岛后成为跑马场的骑士,并与青岛民间女子、聪慧女记者及日本闺秀间产生了爱恨情仇。人物的命运牵动整个故事发展,带动历史事件展现,再现了1911年至1922年中国民主进步力量与当时在青岛的三股势力争夺青岛主权的激烈斗争,演绎了青岛那段催生‘五四运动’的风云变幻的历史。”刘书亮认为,这是第一部反映青岛跑马场历史的影视作品,也将成为反映青岛特定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影视剧之一。为了这部戏,刘书亮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剧本、与演员沟通、反复地拍摄,“很多事都要操心,其实我也可以不这么辛苦,但为了拍好这部反映咱们老青岛的戏,我必须倾尽全力。”
刘书亮的青岛情结,很深很浓,不仅仅表现在他倾力执导这部戏上,更多的,还有他对青岛“影视之都”的关注和期盼。
“我们在青岛拍了两个月,又在横店拍了一个月。说实话,在青岛的拍摄很艰难,首先是那个时代留下的东西太少,除了几个单体建筑之外,当年的商业街区、跑马场都没有了。我们在即墨花了100多万搭了一个跑马场,有看台、发令台,有马栅、马棚,还有马会,它们都是以19世纪初位于汇泉湾的跑马场为原型搭建的,因为当时的跑马场毗邻大海,而我们只能搭上幕布通过后期制作来实现这一场景了。”对于这部反映青岛的剧作却不能在青岛实地取景,让刘书亮多少有些遗憾。令他不解的是,普通观众们终于盼到了一部反映青岛的影视剧,高兴得不得了,但相关单位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并不多,甚至连进景点景区都有困难。“我们到一些历史建筑内取景很难,最初剧组想进迎宾馆、总督府内取景拍摄,但没有实现,后来我们只能在横店拍内景。我们在青岛被耽误了很多,这是之前未曾想到的不顺利。”
作为一名资深导演,同样也是中国电影学的学科带头人,刘书亮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矛盾——一方面,青岛要打造“影视之城”、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真正需要做的工作却没有做到位。“青岛的自然环境很好,的确是个天然的摄影棚,但光有影棚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和服务。这条产业链上还有许多环节,如果没有人来做这些工作,青岛的优势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青岛的自然风光很优美、历史人文景观很有特色,非常适合拍摄历史剧、年代剧和青春剧,但青岛的影视行业未形成链条,外联不规范、配套服务不到位、设备器材租赁困难等导致部分环节脱节,令许多外地剧组来到青岛后“想说爱你不容易”。虽然刘书亮这些年不经常回青岛,但每次都是为影视创作而来,自然也跟很多人讨论过,提过建议,他认为青岛有资源,也有实力,完全可以跟进配套设施,规范服务项目,甚至可以建一个影视拍摄基地,青岛的影视产业也会理所当然地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谈过以后的效果也不明显。“如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大,青岛要成为中国的‘影视之城’就必须认真思考这个产业的发展,就现在而言青岛的影视产业只是个空白,没有人做。”刘书亮表示,虽然有一两家企业曾表示过感兴趣,但这个产业如果只有一两家的话,很难做大做强做出名堂,,必须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有专家的智慧、有影视工作者的努力,几方面合力才能真正地挖掘青岛的影视产业。“我们在即墨搭的景,马场的老板很感兴趣,剧组离开后,他把布景完全保留下来。现在很多人到了周末都会去观光拍照,等这部戏播出后,相信更多的人会去那里游玩。无锡有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横店影视城更不必说,但‘影视之城’青岛却没有一个影视拍摄基地。”
刘书亮非常愿意谈青岛“影视之城”的发展,“影视产业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基础设施。影视人才,主要靠专业院校来培养,青岛可以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保证影视人才的积蓄。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与青岛电视台建立了实习实验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发展影视业我们必须要有基础性的东西,必须有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挖掘演员;我们可以通过为剧组提供食、住、行等方面的便利服务来提升青岛在圈内的知名度;我们可以利用废旧设施、厂房搭建服装库、道具库、设备库以此来解决剧组们的后顾之忧,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很难吸引大戏来拍摄;但是一旦能吸引来一两部大戏,青岛会有很多东西被带动起来。比如,农闲的农民可以当群众演员,闲置的厂房变成设备库、道具库,宾馆、餐饮等服务业也会得到很好的收益。”
除了导演的身份,刘书亮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主任、教授。身兼教授、导演双重身份,令刘书亮对于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实际上,教课是我的主要工作,导戏是其次,但由于我教的是影视导演专业,所以两者不分开。”刘书亮戏称,他的时间被分成三份,三分之一用来导演创作,三分之一用来科学调研,三分之一用来上课教学“学校给了老师很好的政策,鼓励我们搞艺术创作,因为艺术创作本身就是教学科研。这种用创作实践带动理论教学的教学更形象、更有效。”每次上剧组,刘书亮都会带上十名左右的学生一起进组,这其中既有学表演的,也有学导演的,这次《跑马场》也不例外。
很多人都说只要是讲中文的剧组里就有个“青岛帮”,关于这一说法,刘书亮并不完全认同,“这话不完全对,青岛籍的演员很多,这倒没错,但创作队伍里青岛人并不多,搞摄录美等专业的人也不多。”不过,令刘书亮欣慰的是,每年都有青岛二中、青岛五十九中的学生前来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在这些来自青岛的考生中,有一部分选择了导演专业,作为青岛人的我很自豪也很欣慰。”
如今,刘书亮顾不上新春的喜悦和对家人的思念,他和他的学生一直待在剧组里,在横店赶拍《跑马场》。已近花甲之年的刘书亮,依然披星戴月地忙碌在中国影视业的第一线……
对青岛籍导演刘书亮的专访,就是从这部戏开始的。
谈起《跑马场》,刘书亮将他的青岛情结表露无遗:“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在青岛生活、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作为艺术家,我非常想表达自己内心中的青岛情结,一直在寻找一个青岛故事来表达这种情结。”2008年奥运之前,刘书亮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本子”——两名青岛编剧拿着讲述辛亥革命时期故事的《跑马场》找到了他。刘书亮当即意识到,这就是他找寻多年的“本子”。
“上世纪上半叶,中国发生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可以说,它们扭转了中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政治的走向,由半封建渐渐走向了民主。而这一时期,也是青岛历史最有色彩、最具特色的一段时期。”
刘书亮表示,《跑马场》这个故事可以拍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是史诗。但正剧的历史感很强,主题很宏大,相对而言观赏性会比较弱,他想采用一种方式,能够使主题感与观赏性结合,于是选择了跑马场作为背景。“因为跑马本身就充满了动感、有强烈的视觉色彩,同时跑马这一博彩也汇集了当时社会三教九流各个阶层。”刘书亮说,“我的父亲曾经在青岛的跑马场拉过洋车,他给我讲过很多那里的故事。跑马场是当时青岛最大的经济实体,外国把持,政府也把持,暗势力同样也想把持它。在这种争夺中,反映出来的便是主权、领导权、民族权的争夺。跑马场作为一种象征,折射出了这一历史时期多层次的斗争。”
看过《跑马场》剧本或片花的人,都觉得这部戏相当不错,反响很好。据悉,《跑马场》有幸成为CCTV8改版后的首部定制剧,将在今年下半年的黄金时段播出。“故事的主线,是一名骑士的传奇故事。男主人公是加入革命党的皇族叛逆公子,其参与的刺袁行动因泄密失败,被救后却受到袁世凯与革命党的双重追杀,从热血青年变成了被追杀对象,他只身逃亡,来到青岛后成为跑马场的骑士,并与青岛民间女子、聪慧女记者及日本闺秀间产生了爱恨情仇。人物的命运牵动整个故事发展,带动历史事件展现,再现了1911年至1922年中国民主进步力量与当时在青岛的三股势力争夺青岛主权的激烈斗争,演绎了青岛那段催生‘五四运动’的风云变幻的历史。”刘书亮认为,这是第一部反映青岛跑马场历史的影视作品,也将成为反映青岛特定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影视剧之一。为了这部戏,刘书亮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剧本、与演员沟通、反复地拍摄,“很多事都要操心,其实我也可以不这么辛苦,但为了拍好这部反映咱们老青岛的戏,我必须倾尽全力。”
刘书亮的青岛情结,很深很浓,不仅仅表现在他倾力执导这部戏上,更多的,还有他对青岛“影视之都”的关注和期盼。
“我们在青岛拍了两个月,又在横店拍了一个月。说实话,在青岛的拍摄很艰难,首先是那个时代留下的东西太少,除了几个单体建筑之外,当年的商业街区、跑马场都没有了。我们在即墨花了100多万搭了一个跑马场,有看台、发令台,有马栅、马棚,还有马会,它们都是以19世纪初位于汇泉湾的跑马场为原型搭建的,因为当时的跑马场毗邻大海,而我们只能搭上幕布通过后期制作来实现这一场景了。”对于这部反映青岛的剧作却不能在青岛实地取景,让刘书亮多少有些遗憾。令他不解的是,普通观众们终于盼到了一部反映青岛的影视剧,高兴得不得了,但相关单位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并不多,甚至连进景点景区都有困难。“我们到一些历史建筑内取景很难,最初剧组想进迎宾馆、总督府内取景拍摄,但没有实现,后来我们只能在横店拍内景。我们在青岛被耽误了很多,这是之前未曾想到的不顺利。”
作为一名资深导演,同样也是中国电影学的学科带头人,刘书亮明显地感受到了一种矛盾——一方面,青岛要打造“影视之城”、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真正需要做的工作却没有做到位。“青岛的自然环境很好,的确是个天然的摄影棚,但光有影棚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套和服务。这条产业链上还有许多环节,如果没有人来做这些工作,青岛的优势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青岛的自然风光很优美、历史人文景观很有特色,非常适合拍摄历史剧、年代剧和青春剧,但青岛的影视行业未形成链条,外联不规范、配套服务不到位、设备器材租赁困难等导致部分环节脱节,令许多外地剧组来到青岛后“想说爱你不容易”。虽然刘书亮这些年不经常回青岛,但每次都是为影视创作而来,自然也跟很多人讨论过,提过建议,他认为青岛有资源,也有实力,完全可以跟进配套设施,规范服务项目,甚至可以建一个影视拍摄基地,青岛的影视产业也会理所当然地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谈过以后的效果也不明显。“如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大,青岛要成为中国的‘影视之城’就必须认真思考这个产业的发展,就现在而言青岛的影视产业只是个空白,没有人做。”刘书亮表示,虽然有一两家企业曾表示过感兴趣,但这个产业如果只有一两家的话,很难做大做强做出名堂,,必须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有专家的智慧、有影视工作者的努力,几方面合力才能真正地挖掘青岛的影视产业。“我们在即墨搭的景,马场的老板很感兴趣,剧组离开后,他把布景完全保留下来。现在很多人到了周末都会去观光拍照,等这部戏播出后,相信更多的人会去那里游玩。无锡有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横店影视城更不必说,但‘影视之城’青岛却没有一个影视拍摄基地。”
刘书亮非常愿意谈青岛“影视之城”的发展,“影视产业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基础设施。影视人才,主要靠专业院校来培养,青岛可以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保证影视人才的积蓄。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与青岛电视台建立了实习实验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此外,发展影视业我们必须要有基础性的东西,必须有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挖掘演员;我们可以通过为剧组提供食、住、行等方面的便利服务来提升青岛在圈内的知名度;我们可以利用废旧设施、厂房搭建服装库、道具库、设备库以此来解决剧组们的后顾之忧,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很难吸引大戏来拍摄;但是一旦能吸引来一两部大戏,青岛会有很多东西被带动起来。比如,农闲的农民可以当群众演员,闲置的厂房变成设备库、道具库,宾馆、餐饮等服务业也会得到很好的收益。”
除了导演的身份,刘书亮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主任、教授。身兼教授、导演双重身份,令刘书亮对于中国影视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实际上,教课是我的主要工作,导戏是其次,但由于我教的是影视导演专业,所以两者不分开。”刘书亮戏称,他的时间被分成三份,三分之一用来导演创作,三分之一用来科学调研,三分之一用来上课教学“学校给了老师很好的政策,鼓励我们搞艺术创作,因为艺术创作本身就是教学科研。这种用创作实践带动理论教学的教学更形象、更有效。”每次上剧组,刘书亮都会带上十名左右的学生一起进组,这其中既有学表演的,也有学导演的,这次《跑马场》也不例外。
很多人都说只要是讲中文的剧组里就有个“青岛帮”,关于这一说法,刘书亮并不完全认同,“这话不完全对,青岛籍的演员很多,这倒没错,但创作队伍里青岛人并不多,搞摄录美等专业的人也不多。”不过,令刘书亮欣慰的是,每年都有青岛二中、青岛五十九中的学生前来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在这些来自青岛的考生中,有一部分选择了导演专业,作为青岛人的我很自豪也很欣慰。”
如今,刘书亮顾不上新春的喜悦和对家人的思念,他和他的学生一直待在剧组里,在横店赶拍《跑马场》。已近花甲之年的刘书亮,依然披星戴月地忙碌在中国影视业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