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探险,给人感觉往往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印象,在多数人看来,从事探险是令人兴奋的事,充满刺激、挑战和惊险。其实这只是探险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探索未知、追寻文明。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未知和自然的脚步,从没停止过发现历史、寻找人类记忆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科学实践的探索。早期人类探险,基本都是探索、认知未知地理和自然环境,随着科学进步,探险活动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内容。
探险考察,可以分为人文历史考察和自然科学考察、地理环境勘察、地理发现(探索)等。随着人类的进步,广义上地理探索逐步深入专业,在不同领域分工也更为细致。几乎所有探险考察,都有考察报告和日志可供后人参考研究,这也是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在所有业务操作中,基本都围绕着野外专业内容,保障日常衣食住行和各类野外作业日常知识。相比野外测绘、地质勘探、气象观测等专业科考,我们很少在野外长期作业,人文和历史考察在野外,作业难度相对要小很多。
追寻历史足迹
我所从事的人文考察,属于探险考察活动的一种,尤其对于西藏地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了解的过程中,青藏高原历来是探险家和各类研究人员云集之地。近代以来,西方探险家的足迹,经常在我们熟悉的资料中出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辈们遍布西藏各地,与他们相比今天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但能踏着大师、科学家、学者的足迹,还是感觉到很荣幸——他们把探险当做实现生命价值的方式,给后人不仅仅带来津津乐道的故事,还有更多的科学突破和文化发现。
而我所考察的是西藏最古老文明象雄——发源于今天西藏阿里地区,是在吐蕃王朝形成之前的西藏古老文明。后人对于象雄形成和历史文明状态知之甚少,目前尚有诸多历史谜团。而我采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探险考察的方法,去了解和求证这些历史之谜。
而我主要参考依据雍仲本教所保存文献进行实地考察,自从2016年开始,每年用几个月时间行走在国内藏区。我主要考察方向就是雍仲本教历史文献当中记述象雄古迹。这些包括:城堡遗迹、修行洞、宫殿遗址、壁画、岩画以及当地民俗等。
西藏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神秘,了解西藏历史文化就要从文献入手,对我来说最大难度是文献阅读。不会藏文的我,很多知识要求教于专家和活佛。随着对文献内容的深入了解,发现当中记载的很多内容都生动有趣。
其中,包含了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医学、天文和艺术等内容,很多内容对我了解象雄有很大帮助,这些内容很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这种考察不是旅游,要面对各种艰苦环境,同时要从文献中寻找历史碎片,而文献和考察结合,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酸甜苦辣,只有经历之后,才能感同身受。
一般人以为,探险考察充满刺激和诱惑,其实真正在野外工作,面对的都是都市生活无法理解和想象的事。简单到吃喝住行,很多人可能只是从文艺作品当中理解——探险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并非想象中那样风光无限。甚至走任何一条路都要仔细观察,有时看似平常的地方,都可能暗藏凶险,通常要对周围地形地貌进行反复观察,再选择合适道路行进。
野外吃喝住行
我记得第一次考察时,地点在日喀则拉孜县南部山区的一处山坳,远处雪山流淌下一條溪流汇入草原,两座山坡之间形成狭长的洼地,洼地呈椭圆形,正好在山脚下,我们要到对面山的另外一侧,必须穿过洼地。
前几天刚下过雨,洼地草皮都被泡过,草场起伏不平很多水坑,当地向导很有经验,找相对高的地方下脚,一步步走,跳棋一样。
我没经验,感觉这样走绕远了,就径直走,没走几米,我一脚踩到湿漉漉的草皮,脚扑哧就陷下去了,幸亏此时向导手疾眼快,把我拉了出来。那一刹那我才意识到,这就是传说当中的泥沼。
洼地由于排水不畅,土壤被雨水泡得松软,表面的草皮漂起来,不仔细看根本无从觉察,以为就是小水坑。山阴面这样的积水潭,久而久之就形成烂泥塘,时间更长可能就成为沼泽。这是我第一次亲身领略到,在野外走路时日音藏的危机重重。
在西藏考察,野外工作是家常便饭,住宿只能找临近村镇,乡下环境只能看运气,住藏族老乡家或者乡镇接待房是常有的事。几乎每个村镇都有小酒馆,汉族和藏族人开的都有,累了一天回到村里小酒馆,要几个小菜一碗热乎乎的汤,就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
西藏昼夜温差大,即使夏天,有的地方也要生火取暖,多数时候炉子烧的牛粪,房间里弥漫的那种味道,开始还真不习惯,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经常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睡,住宿地方也五花八门——板房旅馆、老乡家客房,甚至还住过寺庙僧房。如果住宿地方有开水和WiFi,就是很幸福的事了。
缓解一天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洗脚。我在淘宝买一只便携脚盆,—般有条件时泡泡脚,这个是最解乏的。野外考察行踪太不定了,有时天刚亮就要出发,天黑了刚从考察点回。
高原地区生活很多麻烦都意想不到。比如在内地可以正常使用剃须刃,高原有时未必可以正常使用,比如手机和相机电池耗电量明显比内地要快。
最麻烦的就是给相机电池充电,佳能单反相机充电器没有USB口,不能像手机可以在车里充电,常常带四块电池充满电,又担心电池跑电,为保暖给电池套上安全套。为了在寒冷冬季手指灵活拍照就套上医用胶皮手套。
在野外保暖很关键,身体冷消耗大,四肢保暖最重要,衣服基本都是比较厚的冲锋衣。野外为了防止过河或进雪地时,靴子进雪或水,就在穿鞋时套一个塑料袋或安全套,这样主要是为了保暖,就是容易脚臭。 背包里除了相机,还经常带几种药,开始也带高原安和红景天,后来发现高反并没想象中可怕,就改带丹参粉、西洋参片、三七粉和红糖。丹参适合在高海拔时补气,西洋参缓解疲惫,虽然大多是心理安慰,三七粉主要为了止血的,尽管每次也带止血绷带和急救包,都没用上过,有备无患,湿纸巾和酒精消毒棉主要清洁餐具的。
你被狗追过吗
在藏区考察和其他地方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由于海拔高,体力消耗更快。任何一次考察中,都会遇到一些都市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经历和乐趣。
在野外首先做的不是考察古迹,而是学会和狗打交道。前几年在藏区考察时,我最头痛的事就是遇到流浪狗,尤其在寺庙和乡村,都可能会偶遇流浪狗。而且流浪狗,貌似可以分清楚谁是外地人,谁是本地人。一开始,兜里揣着火腿肠,喂一只狗,很可能就过来好几只。有一年一位同事被狗抓了,马上找防疫站打疫苗。
遇到狗白天还好,夜晚比较麻烦。一只狗在附近咆哮,很快就可能引来几只狗,就像我们要进村偷鸡一样。后来发现一个现象,流浪狗有时专门追我们这些穿冲锋衣的“外地人”讨要吃的,但是不追本地藏族老乡。
过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狗见我不再狂吠了,也不围着我要吃的了。我开始没想明白,后來猜可能是气味——有时候经常在藏区几个星期不洗澡,连续吃糌粑喝酥油茶,估计狗鼻子一闻,也以为我是本地人了。
比起流浪狗,在野外遇到狼还是比较刺激的,在青藏高原野外工作,经常可以看到藏羚羊、藏野驴、藏狐甚至藏狼。
遭遇野生动物,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距离出现。最近一次去冈仁波齐,冬季车可以开到止热寺,我们刚从止热寺下来坐在车里,就看到一只狼蹿了过去,开始以为是流浪狗,但看到硬得像扫把一样的尾巴,就知道是狼。按照藏族习惯看到狼是吉祥兆头,通常会被认为勇敢。但如此近距离猝不及防地面对狼,心里还真是咯噔一下。
更早一次遇到狼,是去藏北尼玛县文布南村,开车回尼玛县城时天已经黑了,车翻过一座山,老远看到山坡有绿色灯光若隐若现,等下山了发现,灯光在动。我问藏族司机,那个山上还有住家吗?怎么有灯光呢?藏族司机淡然说一句:“那是狼,这一带狼没以前多了。”
行车有惊无险
在西藏考察道路,距离是内地人无法想象的。比如从拉萨到阿里,直线距离就1300公里——足以从北京到上海了。在国道行驶还好,有时候要下乡,目前路好多了,前几年经常在砂石路上跑,开夜车更是家常便饭。
记忆深刻有两次:一次在定结县,另外一次在日喀则,两次都有惊无险。至今回忆起来,都有一些后怕。
在定结县那次,是去多布扎乡下面的村边上,那里有处山包,我们打算绕着山包转一圈。
山包一面是湖水,只能沿着湖边走,车轮一面跨在湖边上松软的泥湖滩,一面是鹅卵石。刚开了大概四分之一路,车陷了,司机本想鹅卵石的一面应该硬,谁知下面全是烂泥,怎么也无法开出来。
我们只能搬石头,把车胎后面垫起来,卸行李降低车身自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车推了出来,结果车胎扎了,等换了车胎,天已经快黑了,远处天边乌云密布,返程路上大雨滂沱。
回程的乡道在修路,车开不快,加之下雨,路面漆黑一片能见度很低,只能沿着施工车的轮胎印走。记忆当中这里有一处土坡,上桥就有柏油路了。仔细一看路上有两处土坡,一处相对低矮,一处稍微高些,司机继续沿着大货车轮胎印开过去,突然,司机急刹车了。
原来这处土坡,其实是施工倒渣土的地方,再朝前面开一米,整个车就开进河道了。司机倒车找原路,才看清另外一处土坡是桥,上了柏油路,车上没人埋怨,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事后想想,确实可怕——大雨,陷车,我们都赶上了。
另外一次是冬季,2018年12月中旬,我们一行三人从拉萨出发前往阿里,12月18日天降大雪,318国道管制,我们的车途经日喀则大桥检查站时,就是发动不起来了,检查站的公安干警帮我们把车推到路边,司机老汪和几个公安干警把车检查一遍,也没发现任何问题。正焦虑时,检查站公安干警帮忙拦下一辆从南木林朝日喀则方向行驶的汽车,后来我们才知道这辆车司机是汽车修理厂师傅。
师傅检查了一下,打开方向盘下面,换一组保险丝,车就正常行驶了,当晚顺利抵达南木林县。事后想想够幸运也很后怕,如果没有几位热心人帮助,我们不知何时才能修好车,如果在野外抛锚又恰逢大雪,谁知道会有什么情况发生。非专业维修人员,也很难想到保险丝这个细节。
在藏区考察时,几乎每次都能遇到这样暖心的事。西藏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文化感悟,如同一部丰富的百科全书让我阅读、思考和研究。在探险考察的路上,虽然经历各样风雨,但总会见到彩虹,从而找寻到史书当中缺失的那页象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