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t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能力。而要做到着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学生历史的科学思维能力,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通过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来完成的。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基础知识,应采用顺时思维、顺向思维,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形象的把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直观、感性的东西更有利于大脑的记忆,所以应尽量采用直观教具,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刺激。如讲述南京的解放时,可播放一段视频来生动的再现毛泽东一声令下,百万雄狮过大江,顷刻间摧毁蒋介石自认为坚固的长江防线,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了。其次,要用精炼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述历史,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基础。再次,将活的感情注入死的知识之中,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比如讲述南京大屠杀,只有用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感情才能讲出当年日本法西斯极端凶残的本质,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三十万同胞被疯狂屠杀的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画面。
  二、历史概念的形成
  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离不开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精炼简洁的板书,把分散的历史知识归结在一个逻辑体系中,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体系里领会历史事件,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板书:原因、起至时间、主要战役、结果、影响、性质;五四爱国运动可板书:背景、原因、时间、地点、先锋、主力、结果、性质。在历史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也可由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样即能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某一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清理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由于历史规律通常隐藏在历史现象的背后,但它往往通过一些重复的非常相似的历史现象表现出来,抓住这些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其中的规律和内含的本质。比如通过了解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以及使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结论。又如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由此可以推断,凡成功的改革,不但可以发展生产力,还可以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尽量发散,使之融会古今、贯通中西。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科学思维的能力。
  四、总结思维渐进规律、促进学生思维深化
  随着学生大量识记历史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比较、联系、分析与综合等方面更高层次的思维。
  1纵横比较。比较可分为历时性比较和共时性比较。历时性比较即把历史现象作时间系列上比较纵向情况,如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作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作比较。共时性比较即对历史现象作空间系列上同一阶段比较横向情况。如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或把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比较。
  2纵横联系。纵向联系是指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八、一三”事变就可联系“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四次侵华事变构成一个整体去掌握。横向联系一般是指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相似的问题进行联系,如中外历史上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革的四次重要变革,中国的商鞅变法和日本的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教学中适时的进行这样的纵横联系学生的思路自然就拓宽了。
  3分析与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总之,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逐渐培养起来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我深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一定会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的出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中心任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  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是创设英语语境。教师本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创设英语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
期刊
一、具体帮扶措施  (一)强化学困生的听课意识  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上课老是走神。为此课堂上应鼓励学困生勇于开口,大胆表演,不怕出错,努力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教师有意识地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面,不仅激发他们的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教会如何记忆单词  多年的教学使我得到英语学得好坏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词汇。而之所以出现英语学困生, 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没有
期刊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挑战,教师要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结合笔者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标准》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新教案,当然需要新教法、新观念。这给我们经历了旧教材的老师,尤其是经历了教材改
期刊
如何帮学生把单词记得又快又牢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条经验,不妨拿出来与大家共勉,也算是为学好外语开辟出一条捷径。  一、音标、音节拼读记忆法  利用音标拼读,把一个个音素拼在一起组成词。如:在讲  meet一词时,m读/m/,ee读/i:/,t读/t/,meet读/mi:t/;一些较长的单词,可根据音节拼读记单词,如hamburger,/h?mb?:g?/,发/h?m/这个音节的字母组合是h
期刊
英语任务型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途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途径,是一种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先进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1目的性  学习者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也关注学习过程本身。任务型英语教学将任务作为中心,任务中的问题并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用语言的问题。所以在进行“英语任务型教学”时,要明确目的——让学生能独立进行交际。任务完成的
期刊
一、对创新教育的理论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师,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 重视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思品课的教学也改变了以往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这不仅为思品课的教学增添了活力,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仅靠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有时还是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时如能恰当的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辅助思品课的教学,那将是另一番景象,就像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的:“如果真正的生活冲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师生面前。教材的版面设计新颖活泼;教材的内容体系丰富多样,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语言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我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思品课的学习兴趣。  一、用生动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一直以来是我思考的重点
期刊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努力坚持思想性、人文性和实践性这三个基本理念,必须积极整合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构建德育高效课堂,形成合力,有效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能,实现课程设置的总目标。  我在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课时有效的进行了课程资源整合,促使“学、教、测”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进展。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幻灯片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展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回答这就话的出处。有何用意
期刊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的作用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只有教师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广阔的天地。  (一)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教师要尊重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虚心听取。实践也证明:在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有充分的“土壤”和“养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