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自组装技术在铜电极表面上制备了纯烯丙基硫脲自组装膜,并以十二烷基硫醇进一步修饰得到混合自组装膜.最后,将混合膜覆盖的铜电极浸入NaCl溶液中,进行交流电处理.电化学交
【机 构】
: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自组装技术在铜电极表面上制备了纯烯丙基硫脲自组装膜,并以十二烷基硫醇进一步修饰得到混合自组装膜.最后,将混合膜覆盖的铜电极浸入NaCl溶液中,进行交流电处理.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测定表明,经过交流电处理后,在0.5 mol@dm-3 NaCl溶液中,电荷传递电阻增大,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膜的最大覆盖度为98.6%,对金属铜腐蚀的缓蚀效率为98.5%.而且,不论交流电处理与否,混合自组装膜在较宽的电极电位范围内均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通过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研究了再生蚕丝蛋白膜的构象及其转变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将样品从130℃升温到220℃、或在180℃的恒温过程中,丝素蛋白分子链的构象会发生
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中的普通运用,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文章分析了网络经济对我国政治、文化,特别是经济的影响,指出了我国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发
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吡啶盐类和喹啉盐类半菁染料(E)-N-(4—磺酸根丙基)-4-[2-4(4-N,N-二乙基氨基苯基)乙烯基]吡啶鎓盐(EPS),(E)-N-(4-磺酸根丁基)-4-[2-(4-N,N-二乙氨基苯基
运用精确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优化了几种硫代羰基化合物(H2CS,CH3CHS和CH3CSCH3)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计算了它们的相对能量.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比较一致,并与可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