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高考改革之后,选择性的教育思想贯彻始终,不论是考生还是高校,双向的选择空间都增大了。学生在选考什么科目、考几次、用哪次成绩等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新课改,学生从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走向高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在不断扩大自主选择权的过程中,高中教育不断趋近“好的教育”,但这也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了诸多挑战。笔者从学生、教师和学校面对的挑战出发,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学校的变革和转型,使学生的选择成为可能。
一、学生多元选择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然而,之前的“总分匹配”模式致使教育出现路径依赖,学生大多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将来的从业方向,因此在“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背景下,学生选择考什么、选这个科目的什么学习水平、选择什么时间去考试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去思考,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三观”形成、性向形成和完成启蒙的特殊阶段。为了解学生的职业倾向,我们每年都会利用霍兰德量表对学生进行性向测试。图1是对2014级高一新生进行测试的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以研究型为取向的占29.8%,社会型占29.6%,艺术型占20.7%,企业型占10.0%,传统型占3.3%,实干型占3.3%。显然,学生的职业倾向是多层次的。
为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要对不同的学生作统一的要求已不可能,更没有必要,增大课程的弹性是必然选择,让学生不考其“短”的科目而考其“长”的科目更利于他们个性化和差异性发展。
然而,学生有选择权,既是好事又是难事。但不管怎样,“是否适合自己”要成为学生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及早做好自我学习规划,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选择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的能力。对此,我校进行了多种尝试。
首先,学校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兴趣性向测试,让其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随后,开设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唤醒生涯发展意识。我们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涯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名人访谈和职业生涯访谈,借助“名人进校园”、家长会、校友回校交流等契机,开设生涯讲座,分享职业经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大学参访,安排学生跟随父母工作,进行职业体验。这些能让学生跳出学科,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从而明白自己需要哪些学科基础。
其次,完善成长导师机制。发挥成长导师的力量,在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并根据这些选择学习内容、发展个性。
再次,发挥学校选课中心的作用,开设种类繁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等四大类选修课程中认识自我。同时,学校与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提前更多地了解大学专业信息,提前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只要使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新高考之后,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仅是学术上的指导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作出选择。因此,教师该如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当前每位教师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014年10月初,我们对新入学的高一家长就“学校除人格的培养外,还需要给予孩子帮助的项目”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学法指导,占35%;专业与职业指导,占27%;承受挫折能力培养,占25%;其他,如从事专门职业所需知识和新技术介绍,占13%。所以,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之外,还被要求能在学法指导、学习规划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必须顺应变化,从改变自我入手,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对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职业与专业关系,提高选课指导和职业规划能力。成长导师和班主任、家长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做好学生三年选课规划和职业决策。
三、学校转型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新高考试点方案给予了考生“7选3”的选考自主权。也就是说,同一门科目,一部分同学选为学业水平考试,另一部分同学选为高考科目。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门科目的关注度、要求会不一样。学生既要考虑自己在科目上是否有优势,也要和未来的专业有所对应。我们对2014级学生的选课意向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35种选择组合中,只有政治、生物和技术的组合没有涉及;原来估计学纯理科和纯文科的会占有大量比例,但实际上只占18%和5.6%,而文理交叉的选择占了76.4%,充分体现了学生选择的多样化。学生选课不同组合的具体情况如下:
理化生,18.2% 政史地,5.6%
理化史,10.7% 化生史,9.7%
理化地,7.3% 化生政,5.1%
理化技,4.9% 化政史,4.1%
化地史,4.1% 理化政,3.4%
理政史,3.2% 生地史,3.2%
生政史,2.7% 化生地,2.2%
理地史,1.7% 理史技,1.7%
化生技,1.7% 化政地,1.7%
化史技,1.2% 政史技,1.2%
理生史,1.0% 化政技,0.7%
化地技,0.7% 生政地,0.7%
生史技,0.7% 理生地,0.5% 生地技,0.5% 理生政,0.2%
理生政,0.2% 理生技,0.2%
物政生,0.2% 理政技,0.2%
理地技,0.2% 地史技,0.2%
学生选择多样化和适切性的要求给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序性提出了挑战,这是难点之一。笔者认为,学校要进行学年四学段制的研究,设计好学校学段课程的安排。同时要求各教研组着力修改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课程方案建设,共同做好本学科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
随着改革的深化,学校可能会取消行政班,年级概念也会淡化,学习某一科目可能有不同年级学生一起进行。那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分类分层走班教学,这是难点之二。浙江省新的高考方案公布后,我校对家长进行了“在高一年级实行分层走班的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满意”的占76%,选择“无所谓”的占15%,选择“不满意”的占9%。另外,对家长进行的“对子女所在层次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选择“满意,刚好是孩子选择的层次”的占47%,选择“满意,虽然比孩子所选的层次要低,但比较适合他的水平”的占33%,选择“满意,虽然比孩子所选的层次要高,但比较适合他的水平”的占5%,选择“不满意、孩子应该到更高层次”的占15%。这说明,家长对新高考制度下学校实施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是认可的。
对学校而言,同步提升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学校要以备课组为单位,探索分层走班下不同层次的有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使他们既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学考的内容完成,又可以体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方法。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从“考生培养”走向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真正做到以人格陶冶、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为导向。
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采取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等方式,对学校目前的师资数量和结构,也会带来挑战。例如,每门学科的学生选择数量不同,各学科的教师需求量呈现不均衡状况,当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一学科时,这门学科的教师会明显不够,而另外学科的教师却出现过剩现象,这部分没有被选择的教师如何安排也是涉及校园和谐的难题,这是难点之三;另外,选考的时间不同也会出现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呈现时段性落差。因此,如何从人事结构上进行调整,培育优势学科,取得学校最大效能,也是学校需要考虑的。笔者认为,首先是从教师本身出发,着力提升专业水平,注意自身尊严与口碑,发展课程开发能力,能开设相对成熟又与学科紧密相连且能体现学校特色的选修课。其次,学校要统计前几届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了解学生的职业倾向和家长的导向,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提早对教师进行合理安排规划;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晰本校的优势学科培育方向,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有效教学。
缺乏工作积极性,再高的教学素质、再强的教学能力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如何使教师保持积极性,如何激励教师继续学习并不断提高技能,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领导者要着力于管理机制的重构,从体现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使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我是重要的”,并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如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教学研究,组织外出观摩,安排离职进修等),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需要,各展所长,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7选3”理论上可有35种选择,针对本校学生的34种选择意向,学校面临场地不够、编制过紧问题。所以,除政府部门要给予学校充足的场地、编制、经费外,学校也要有效配置已有的资源,最大化地利用教室、自修室。
“决定你的命运的不是你面临的机会,而是你自己作出的选择”,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学校要从各方面寻求最大的突破,为学生的发展寻找可能,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在自我评估、了解高校专业和学校信息、分析就业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生,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并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让自己的选择成为可能。
一、学生多元选择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然而,之前的“总分匹配”模式致使教育出现路径依赖,学生大多未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将来的从业方向,因此在“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背景下,学生选择考什么、选这个科目的什么学习水平、选择什么时间去考试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去思考,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三观”形成、性向形成和完成启蒙的特殊阶段。为了解学生的职业倾向,我们每年都会利用霍兰德量表对学生进行性向测试。图1是对2014级高一新生进行测试的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学生以研究型为取向的占29.8%,社会型占29.6%,艺术型占20.7%,企业型占10.0%,传统型占3.3%,实干型占3.3%。显然,学生的职业倾向是多层次的。
为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要对不同的学生作统一的要求已不可能,更没有必要,增大课程的弹性是必然选择,让学生不考其“短”的科目而考其“长”的科目更利于他们个性化和差异性发展。
然而,学生有选择权,既是好事又是难事。但不管怎样,“是否适合自己”要成为学生选择的出发点。因此,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具备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及早做好自我学习规划,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选择考试科目和报考专业的能力。对此,我校进行了多种尝试。
首先,学校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兴趣性向测试,让其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随后,开设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唤醒生涯发展意识。我们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涯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名人访谈和职业生涯访谈,借助“名人进校园”、家长会、校友回校交流等契机,开设生涯讲座,分享职业经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大学参访,安排学生跟随父母工作,进行职业体验。这些能让学生跳出学科,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从而明白自己需要哪些学科基础。
其次,完善成长导师机制。发挥成长导师的力量,在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划意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并根据这些选择学习内容、发展个性。
再次,发挥学校选课中心的作用,开设种类繁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职业技能、知识拓展、兴趣特长等四大类选修课程中认识自我。同时,学校与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让学生提前更多地了解大学专业信息,提前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长期以来,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只要使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新高考之后,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仅是学术上的指导可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作出选择。因此,教师该如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当前每位教师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014年10月初,我们对新入学的高一家长就“学校除人格的培养外,还需要给予孩子帮助的项目”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学法指导,占35%;专业与职业指导,占27%;承受挫折能力培养,占25%;其他,如从事专门职业所需知识和新技术介绍,占13%。所以,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之外,还被要求能在学法指导、学习规划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必须顺应变化,从改变自我入手,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对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职业与专业关系,提高选课指导和职业规划能力。成长导师和班主任、家长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做好学生三年选课规划和职业决策。
三、学校转型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新高考试点方案给予了考生“7选3”的选考自主权。也就是说,同一门科目,一部分同学选为学业水平考试,另一部分同学选为高考科目。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门科目的关注度、要求会不一样。学生既要考虑自己在科目上是否有优势,也要和未来的专业有所对应。我们对2014级学生的选课意向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35种选择组合中,只有政治、生物和技术的组合没有涉及;原来估计学纯理科和纯文科的会占有大量比例,但实际上只占18%和5.6%,而文理交叉的选择占了76.4%,充分体现了学生选择的多样化。学生选课不同组合的具体情况如下:
理化生,18.2% 政史地,5.6%
理化史,10.7% 化生史,9.7%
理化地,7.3% 化生政,5.1%
理化技,4.9% 化政史,4.1%
化地史,4.1% 理化政,3.4%
理政史,3.2% 生地史,3.2%
生政史,2.7% 化生地,2.2%
理地史,1.7% 理史技,1.7%
化生技,1.7% 化政地,1.7%
化史技,1.2% 政史技,1.2%
理生史,1.0% 化政技,0.7%
化地技,0.7% 生政地,0.7%
生史技,0.7% 理生地,0.5% 生地技,0.5% 理生政,0.2%
理生政,0.2% 理生技,0.2%
物政生,0.2% 理政技,0.2%
理地技,0.2% 地史技,0.2%
学生选择多样化和适切性的要求给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序性提出了挑战,这是难点之一。笔者认为,学校要进行学年四学段制的研究,设计好学校学段课程的安排。同时要求各教研组着力修改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课程方案建设,共同做好本学科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
随着改革的深化,学校可能会取消行政班,年级概念也会淡化,学习某一科目可能有不同年级学生一起进行。那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分类分层走班教学,这是难点之二。浙江省新的高考方案公布后,我校对家长进行了“在高一年级实行分层走班的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满意”的占76%,选择“无所谓”的占15%,选择“不满意”的占9%。另外,对家长进行的“对子女所在层次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选择“满意,刚好是孩子选择的层次”的占47%,选择“满意,虽然比孩子所选的层次要低,但比较适合他的水平”的占33%,选择“满意,虽然比孩子所选的层次要高,但比较适合他的水平”的占5%,选择“不满意、孩子应该到更高层次”的占15%。这说明,家长对新高考制度下学校实施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是认可的。
对学校而言,同步提升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学校要以备课组为单位,探索分层走班下不同层次的有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使他们既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学考的内容完成,又可以体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方法。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从“考生培养”走向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真正做到以人格陶冶、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为导向。
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采取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等方式,对学校目前的师资数量和结构,也会带来挑战。例如,每门学科的学生选择数量不同,各学科的教师需求量呈现不均衡状况,当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一学科时,这门学科的教师会明显不够,而另外学科的教师却出现过剩现象,这部分没有被选择的教师如何安排也是涉及校园和谐的难题,这是难点之三;另外,选考的时间不同也会出现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呈现时段性落差。因此,如何从人事结构上进行调整,培育优势学科,取得学校最大效能,也是学校需要考虑的。笔者认为,首先是从教师本身出发,着力提升专业水平,注意自身尊严与口碑,发展课程开发能力,能开设相对成熟又与学科紧密相连且能体现学校特色的选修课。其次,学校要统计前几届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了解学生的职业倾向和家长的导向,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提早对教师进行合理安排规划;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晰本校的优势学科培育方向,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有效教学。
缺乏工作积极性,再高的教学素质、再强的教学能力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如何使教师保持积极性,如何激励教师继续学习并不断提高技能,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领导者要着力于管理机制的重构,从体现公平公正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使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我是重要的”,并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如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教学研究,组织外出观摩,安排离职进修等),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需要,各展所长,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7选3”理论上可有35种选择,针对本校学生的34种选择意向,学校面临场地不够、编制过紧问题。所以,除政府部门要给予学校充足的场地、编制、经费外,学校也要有效配置已有的资源,最大化地利用教室、自修室。
“决定你的命运的不是你面临的机会,而是你自己作出的选择”,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学校要从各方面寻求最大的突破,为学生的发展寻找可能,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在自我评估、了解高校专业和学校信息、分析就业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生,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并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让自己的选择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