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已证明肠道微生物对肿瘤生物学有着多种影响,已成为肿瘤发生和对癌症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和调节剂。然而,目前对疾病相关微生物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仅限于肠道微生物。近年来,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的证据表明,肿瘤内微生物群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群可能直接调节癌症的发生,进展和对化学或免疫疗法的反应。这些发现不仅为肿瘤生物学提供了新的机制见解,而且未来还可能成为肿瘤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本综述的目的主要是讨论肿瘤微环境中微生物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昼夜节律存在于人体的中枢和外周器官中,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都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缺血的组织血液循环得到恢复后,组织再次受到额外的损伤。各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结果显示昼夜节律振荡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相关信号通路可以作为治疗靶标,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目前未得到全面总结。我们回顾了昼夜节律振荡与各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总结了相关信号分子通路,为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胆管癌(CCA)是起源于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侵袭性强,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差。胆管癌动物模型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及抗肿瘤药物评价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分为诱发模型及移植模型。诱发动物模型包括化学致癌物诱发模型、胆汁淤积模型、转基因模型及基因转导模型等,移植动物模型包括人源胆管癌(细胞/组织)异种移植模型、同系肿瘤移植模型、胆管类器官移植模型等。其中,转基因模型在胆管癌发生发展机制与信号通路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常被应用于靶向药物的筛选研发及药效评估;人源胆管癌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为临
细胞外囊泡(EVs)是一类由细胞旁分泌产生的亚细胞成分,能够向靶细胞递送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来介导细胞间信号交流,调控靶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使其发生相应的功能和表型改变,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然而非肿瘤细胞的EVs自然分泌量极低,难以达到临床的治疗剂量需求,并且随着供体细胞的衰老,EVs的分泌量急剧下降,其内容物的生物学功能也会发生难以控制的变化。因此,提高EVs分泌量并精确调控其生物学功能对于EVs在临床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细胞外囊泡的结构和形成过程,并对目前
补体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补体系统曾经被当作是肝源性和血清活性的先天免疫系统,如今却被认为是一种包括流体相、细胞表面和细胞内蛋白质在内的复杂网络,是全身和局部组织水平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最近研究揭示了细胞内活性补体系统(Complosome,胞内补体系统)的新概念,这些发现正逐渐改变该领域既定的研究模式。胞内补体系统已被证明在调节T细胞增殖、活化及应答,巨噬细胞极化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其巨大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提示我们,关于胞内补体系统的功能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新辅助化疗(NAC)联合手术治疗被认为是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NAC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被认为具有良好的预后,但事实上大多数患者的术后病理都被诊断为non-pCR,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区分这类患者的不同远期结局至关重要。多项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前后经常出现受体表达状态不一致,这部分出现受体转换的人群,目前处于指南共识的交界地带,无论是诊疗策略还是预后预测都具有争议。除了肿瘤异质性,NAC对肿瘤受体表达和肿瘤微环境的调节目前已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另有研究提出NAC具有某种内分泌表达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