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庙会一词,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解放后在有些地区仍被利用,对交流城乡物资,满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
  庙会的源泉在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实际上,从“庙会”两个汉字本身也可以看出这点,“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位于霍州市西北角的火星庙始建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里面供奉的是火星圣母。相传火星圣母是霍州李诠庄村一户姓荀人家的孩子,在三姐妹中她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在火星圣母十五六岁时,李诠庄村麦场失火,几个村童为火所困,危在旦夕。见此情况,火星圣母奋不顾身,抢先投入火海救人,在两个姐姐的帮助下,几个村童相继被救出,但火星圣母却葬身火海。霍州人民为了感念火星圣母的恩德,遂自发集资修建了火星庙。
  清末大兴学堂,校舍紧张,地方人士遂将火星庙改为小学,新中国成立以后,改为初级小学四分校,也是当地举办演出活动的主要场所。1968年,由于庙宇毁坏严重,火星庙大多被拆毁,先后在这里兴建了木作厂、服装厂。1993年,当地群众自发集资对其进行修复,火星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火星庙坐北朝南,庙内正北并列着三座大殿,是仅存的遗址。和大多数庙宇一样,霍州火星庙正殿对面也有一座戏台。每年正月二十七,即火星圣母的诞辰日,这里都要唱几出大戏。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之为庙会。
  火星庙的祭祀活动以火星神诞辰日活动人数最多、最为隆重。历年来,这一天的活动都由十二个香首操办,一切费用也都由香首承担。所谓香首,就是圣母的干儿子,都是当地公认的品行皆优的人。
  圣母诞辰这天一早,附近村庄及县城里的男女老幼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祈福,保佑全家健康平安。这一天,火星庙也会用霍州当地的小吃——河捞面热情招待每一位来祈福的人。这天,最隆重的活动要数圣母銮驾游行。火星圣母的銮驾,由四人抬着,驾楼四周是手执金瓜、钺斧、朝天登和手举黄罗伞和杏黄旗的仪仗队,很是威严。銮驾后面还跟着全副武装的神马。銮驾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纷纷撕下自己衣服里的絮棉套子,连同几枚铜钱,用黄裱(纸)裹在一处投掷于随行所带的“瘟船”之内,以求免灾祛瘟。过两天,也就是正月二十九,庙内主管就会安排人把瘟船从药王阁楼里搬出,将瘟船内的铜钱取出,然后敲锣打鼓地把瘟船中的东西一并倒入汾河,意思是让人们的疾病疫皆随水而去,俗称送瘟船。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习俗也不复存在,但其他庆典活动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等活动却一年胜似一年。尤其是近些年来,庙会活动又自发地兴盛起来,周围四乡八镇的百姓自发地前来敬香祈福,表达对火神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柏木生长量与树龄的关系、生长率与树龄的关系,提出了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几个简单公式。这些简单公式能比较方便和比较精确地根据树龄测定出柏木的生长量和生长率
当前,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火如荼,社会组织宣传工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局良好,形势喜人。从中央对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