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装备维修特点、岗位任职需求等,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岗位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对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维修课程 教学模式 装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32-02
随着职业教育转型建设不断深入,装备类技术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队伍的维修技能决定着装备的再生能力,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单位的综合竞争力。如何结合实际,针对装备维修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把握装备维修类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1 当前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科学研究始于对问题的探索,只有找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弄清问题的本质特征,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当前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配套装备维修器材不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结果考核评价等方面。结合调查结果以及现行装备修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目前维修课设置与课程设计均存在不合理之处。
1.1 配套的装备维修器材不足
目前装备维修课教学采用的器材是实际教学装备,而现有的装备修理器材、装备数量有限,这些教学装备同时还担负着多个层次教学班的教学和实习,使用频率很高。装备修理教学时,为了保证不影响其他班次教学,教师不得不设计相对简单故障,进行比较容易的装备修理操作,在有限学时内能确保排除,实践挑战性不强,难以开展综合装备修理训练,一定程度上影响装备维修课教学质量。
1.2 缺少设计维修任务与创设维修情境
合理的维修任务设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结合学生岗位任职需求和装备真实故障,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维修任务中,以完成维修任务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目前,这种方式还没有全方位走进课堂,不能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1.3 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调查得知,在装备修理专业课程整体设计中,装备修理实践学时较少。装备涉及专业覆盖面广,技术性强,毕业生维修能力要求高。在现有的学时内,很难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装备修理技能。综合几门维修课来看,规定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使很多综合实验无法实施,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2 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
2.1 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随着新装备、新技术的发展,各种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装备使用与维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保障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广博的信息知识、敏锐的信息洞察力,才能快速识别和准确掌握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装备维修保障需求,有效实施各种有效保障活动。
2.2 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
装备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增强装备效能的同时,也使装备的维修保障趋于复杂化,保障人才既要探索信息化职业教育装备的新特征、新规律,掌握装备维修的新技术、新手段,还要适应信息化装备的新需求。因此,为适应信息化装备复杂多变的保障需求,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快速应变能力和临机创造能力,通过保障人员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和转化,精确、高效地实施装备维修活动。
2.3 装备修理人才必须具有快速抢修能力
高技术在保障装备中得到充分运用,各种新型的保障装备不断列装,使得高技术保障任务加重,保障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技术人才必须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综合保障能力。另外,使用环境对装备的有害侵蚀会使装备完好率和保障能力大为下降,对顺利完成保障任务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装备的抢修显得十分重要,要求装备修理人才必须具备快速抢修能力,保证战时装备能够及时修复完好,迅速投入作战保障工作。
3 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3.1 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我国职业教育需求和办学育人理念的集中反映,也是院校组织教学、管理、保障的基本依据。以先进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做好合训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对于全面促进装备维修类教育转型深入推进、教学训练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牵引性作用。确立装备维修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求有足够的信息支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员到基层单位进行座谈等。值得指出的是,调查研究要有备而来,必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事先有具体计划和调研提纲,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作好记录并广泛收集资料,事后要认真去伪存真,加工整理,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3.2 创新装备维修类教学模式
装备维修类教学模式要以岗位任职能力的形成为教学目标,强调岗位所需知识的运用,其教学方法应以能力培养为原则来设置。例如采用创设维修情景教学法开展装备维修教学,主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故障现象要“实”,要贴近实际,要以装备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整机和系统联动故障为案例;二是故障模式要“真”,故障设置时要尽量以真实的故障器件或模块代替正常的器件或模块;这就要求维修任务的提出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导下,启发性提问。尤其在电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往往对装备电路原理理解了,但就是不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装备维修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些引导工作。教师利用课前预习时间,带着学生认识装备实物电路及印制电路板,让学生绘制印制电路板图,核对印制电路板图和电路原理图,为下一步实施维修做好理论储备。装备维修类教学选取什么教学方法,必须以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为依据。任职教育培养对象是能胜任特定岗位工作的人员,所以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对知识的运用。
3.3 转变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观念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装备维修类教学其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所以,教师要树立一种全新的“学生主体观”,在教学模式上,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和指导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由传授向引导转变;在师生观念上,要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这是装备维修类教学对教师观念的挑战,也是装备维修类教学对教师最具本质意义的要求。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学科领域知识更新周期将越来越短,装备维修类教学内容更新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为了使任职教育培训对象尽快掌握拟任岗位需要的新知识,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这是装备维修类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挑战。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将装备维修能力的培养有机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装备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泰,邓斌,孙知建.雷达装备教学改革的思考[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1):56.
[2] 郭锐,贺照辉,申正义,等.加强军校模拟训练教学建设的思考[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5(6):51-58.
[3] 柳鹏,郑思龙,魏保华.提高新装备教学能力生成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3(2):78-79.
关键词:维修课程 教学模式 装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32-02
随着职业教育转型建设不断深入,装备类技术人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队伍的维修技能决定着装备的再生能力,在很大意义上影响着单位的综合竞争力。如何结合实际,针对装备维修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把握装备维修类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1 当前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科学研究始于对问题的探索,只有找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弄清问题的本质特征,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当前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配套装备维修器材不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结果考核评价等方面。结合调查结果以及现行装备修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目前维修课设置与课程设计均存在不合理之处。
1.1 配套的装备维修器材不足
目前装备维修课教学采用的器材是实际教学装备,而现有的装备修理器材、装备数量有限,这些教学装备同时还担负着多个层次教学班的教学和实习,使用频率很高。装备修理教学时,为了保证不影响其他班次教学,教师不得不设计相对简单故障,进行比较容易的装备修理操作,在有限学时内能确保排除,实践挑战性不强,难以开展综合装备修理训练,一定程度上影响装备维修课教学质量。
1.2 缺少设计维修任务与创设维修情境
合理的维修任务设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结合学生岗位任职需求和装备真实故障,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维修任务中,以完成维修任务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目前,这种方式还没有全方位走进课堂,不能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1.3 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调查得知,在装备修理专业课程整体设计中,装备修理实践学时较少。装备涉及专业覆盖面广,技术性强,毕业生维修能力要求高。在现有的学时内,很难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装备修理技能。综合几门维修课来看,规定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使很多综合实验无法实施,经常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2 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
2.1 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随着新装备、新技术的发展,各种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装备使用与维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修保障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广博的信息知识、敏锐的信息洞察力,才能快速识别和准确掌握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装备维修保障需求,有效实施各种有效保障活动。
2.2 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
装备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在增强装备效能的同时,也使装备的维修保障趋于复杂化,保障人才既要探索信息化职业教育装备的新特征、新规律,掌握装备维修的新技术、新手段,还要适应信息化装备的新需求。因此,为适应信息化装备复杂多变的保障需求,装备维修类专业人才必须具有快速应变能力和临机创造能力,通过保障人员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性运用和转化,精确、高效地实施装备维修活动。
2.3 装备修理人才必须具有快速抢修能力
高技术在保障装备中得到充分运用,各种新型的保障装备不断列装,使得高技术保障任务加重,保障难度加大,这就要求技术人才必须具备高技术条件下的综合保障能力。另外,使用环境对装备的有害侵蚀会使装备完好率和保障能力大为下降,对顺利完成保障任务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装备的抢修显得十分重要,要求装备修理人才必须具备快速抢修能力,保证战时装备能够及时修复完好,迅速投入作战保障工作。
3 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3.1 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我国职业教育需求和办学育人理念的集中反映,也是院校组织教学、管理、保障的基本依据。以先进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做好合训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对于全面促进装备维修类教育转型深入推进、教学训练创新发展,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牵引性作用。确立装备维修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求有足够的信息支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员到基层单位进行座谈等。值得指出的是,调查研究要有备而来,必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事先有具体计划和调研提纲,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作好记录并广泛收集资料,事后要认真去伪存真,加工整理,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3.2 创新装备维修类教学模式
装备维修类教学模式要以岗位任职能力的形成为教学目标,强调岗位所需知识的运用,其教学方法应以能力培养为原则来设置。例如采用创设维修情景教学法开展装备维修教学,主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故障现象要“实”,要贴近实际,要以装备在使用中经常出现的整机和系统联动故障为案例;二是故障模式要“真”,故障设置时要尽量以真实的故障器件或模块代替正常的器件或模块;这就要求维修任务的提出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导下,启发性提问。尤其在电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往往对装备电路原理理解了,但就是不能很好地将其运用到装备维修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些引导工作。教师利用课前预习时间,带着学生认识装备实物电路及印制电路板,让学生绘制印制电路板图,核对印制电路板图和电路原理图,为下一步实施维修做好理论储备。装备维修类教学选取什么教学方法,必须以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为依据。任职教育培养对象是能胜任特定岗位工作的人员,所以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对知识的运用。
3.3 转变装备维修类课程教学观念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装备维修类教学其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所以,教师要树立一种全新的“学生主体观”,在教学模式上,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和指导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思维方式上由传授向引导转变;在师生观念上,要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这是装备维修类教学对教师观念的挑战,也是装备维修类教学对教师最具本质意义的要求。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各学科领域知识更新周期将越来越短,装备维修类教学内容更新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为了使任职教育培训对象尽快掌握拟任岗位需要的新知识,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这是装备维修类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挑战。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将装备维修能力的培养有机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装备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泰,邓斌,孙知建.雷达装备教学改革的思考[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1):56.
[2] 郭锐,贺照辉,申正义,等.加强军校模拟训练教学建设的思考[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5(6):51-58.
[3] 柳鹏,郑思龙,魏保华.提高新装备教学能力生成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2013(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