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的记账员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s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平简介:约翰·D.洛克菲勒,世界上第一个托拉斯企业的创立者。他从16岁开始工作,26岁建立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46岁统一美国的石油界,控制了全美国石油的生产、提炼和销售。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超过95%,这一纪录只有今天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媲美。与巨大财富对应的还有“垄断”的法律指控和道德谴责,一个女记者不懈的揭发文章最终促成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美国政府也据此拆分了洛克菲勒耗费一生心血才建立的标准石油托拉斯。洛克菲勒是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美国慈善事业的创始者和推动者,其建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至今依然在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着贡献。
  
  洛克菲勒出生既不显赫,也不富贵,祖业和政治背景在这些世人眼中的创业基础与这位企业家无缘。他的父亲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但是私人生活极不检点。洛克菲勒随自己的父亲多次搬家,最后定居在美国五大湖旁的克里夫兰市。洛克菲勒的学校生活很平常,最后学校教育是类似于中国职业高中的会计专业。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开始自己职业历程。既是迫于生活压力,也是一个正常的工作年龄。
  洛克菲勒完全靠自己求职,而且一定要克里夫兰市的大企业。洛克菲勒一个人,在八月的阳光下,自信而决不谄媚地拜访各个企业,期望能够得到一份会计或者记账员工作。找工作并不顺利,洛克菲勒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所有的大企业进行两到三遍的拜访以后才得到他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一个经营农产品为主、多种产品代理的贸易公司的助理记账员。对工作如此期待,他甚至没有与老板讨论自己的薪资待遇就直接上班了。这家公司类似于现代中国省级规模的贸易公司,助理记账员相当于初级会计,他的主要责任是负责付账单。工作三个月以后,他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收入,三个月50美元。他也正式转正,每月25美元,年薪300美元,这是当时的正常水准。
  洛克菲勒并非神人,他只是对工作更加敬业而已。在他没有拿工资的前三个月中,他依然努力工作,全然不考虑自己能否会被这家公司留用。在他进公司的第二个月,关于他记账谨小慎微的非议就开始在公司中流传,不过洛克菲勒对此极其坚持。洛克菲勒总是仔细核查各种账单,确定每笔费用是否合理有效,并且认真核算总数,即使老板看过的账单也不例外。洛克菲勒意识到运输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巨大,而这一点又常常为其他的人所疏忽。比如经销一批外地的大理石,其中的运输就涉及到铁路、湖泊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洛克菲勒决定确定三种运输方式的损耗成本,找出一个让所有当事方都满意的运输方案。他对此设计了七条线路,继而找出了其中最便宜的一条。这一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的,他利用了一段新开通的铁路和一个常被人忽略的湖上运输。这一方案帮助公司节省了400美元,时间也提前一天半。这个数字不是小数字,洛克菲勒本人的一年工资不过300美元。
  洛克菲勒一生对数字极其敏感,他坚信只有数字才可以准确地反应出公司运用的实际情况。在他看来,账本是神圣的,它能够引导人们作出决策,衡量企业的业绩,揭发出欺骗行为,找出隐藏的低效率根源。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账本能够让事物植根于牢靠的经验现实之中。
  年轻的洛克菲勒天生节俭,但是也会头脑冲动地买一些豪华用品。比如他曾经花2.5美元购买裘皮手套,以每加仑0.88美元购买一种精制松脂的灯油。对于自己的奢侈,他在日记中予以严厉的自责。洛克菲勒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这并不影响他在做生意时的斤斤计较。在他的心中,努力挣钱然后将钱回馈到社会,既是生活富裕的途径,也是上帝给他的使命。要知道,此时的洛克菲勒还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打工仔。
  


  尽管洛克菲勒的工作收入增长迅速,不过三年时间年薪就从300美元涨到了700美元。为别人打工终究会让一个身怀大志的年轻人感到委屈和前途无望,洛克菲勒也不例外。在给他儿子的书信中,他就提到那时有很多公司想聘他做总管会计,不过他更想自己干一番事业。他对经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意见。这种意见就像运输路线方案一样,都是有助于公司发展的想法,但是老板欣赏他的记账严谨,却不认同他的经营思路,这让年轻的洛克菲勒很是苦恼。此时他已经工作了三年,积攒了800美元。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在克里夫兰商界留下的一个好口碑,所有的人,包括住在同一条大街的克拉克,都知道洛克菲勒这个小伙子记账认真细致。克拉克是个业务老手,也想干一番事业。他很愿意找一个严谨的人来合伙开办自己的商号。他提议各出2 000美元,一共4 000美元来成立一家经销农产品的公司。
  洛克菲勒成立新公司有一个大麻烦,那就是本金不够。他那生活作风不佳但是商业合格的父亲帮了他一个忙。父亲允诺21岁成年以后,可以给他1 000美元。现在可以提前支取,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洛克菲勒必须为提前使用支付年利率10%的利息。洛克菲勒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条件,在他看来,即使这笔钱在未来完全属于自己,但是因为提前获得,父亲就有理由得到提前支付的收益,这相当于他父亲借贷了1 000美元给自己一年的时间。
  1858年4月1日,洛克菲勒在19岁的时候通过合伙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一家经营农产品的贸易公司。合伙公司经营非常不错,第一年的收益就是纯利润4 400美元,每个股东2 200美元。这个收入相当于原来他打工的收入的三倍,洛克菲勒非常满意,当然他不会满足于此的。洛克菲勒在初期的时候最头痛的事情就是钱不够,业务扩大需要更多的钱,预付款要钱,各种增加的费用都需要钱。洛克菲勒可以说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这段经历他很少对其他人提起,但是对自己的儿子却毫不掩饰当年的艰难。他回忆道:“那时候我几乎是跪着求别人借钱给我们。”
  第一个方法就是向自己的父亲借钱。这个老父亲有一个很让人恼火的习惯,他的消息如此灵通,以至于他经常会在洛克菲勒最需要钱的时候像幽灵一样出现在办公室。然后他会说:“儿子,我觉得我必须要回那笔钱。”他似乎非常喜欢看到自己的儿子陷入麻烦。过几天,他又会把这笔钱再借给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每次都不会让他失望,但是也承认这是一个让人备受折磨的事情,唯一让他忍受的原因就是向自己的父亲借款不需要任何担保。
  第二个方法就是找合伙人。克拉克拉了当地一个望族的公子入伙,洛克菲勒为此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名字从商号中取出。找合伙人主要是增加资金,同时也希望新入伙的伙伴能够利用家族在当地的影响为公司多争取一些生意。洛克菲勒一生节俭,视工作为上帝的使命。尽管新合伙人的钱给公司业务有很大的帮助,他还对新合伙人在生活的奢靡感到不安,经常担心合伙人的大手大脚会把公司败光。新合伙人花上2 000美元买一条游艇用于休闲,洛克菲勒连看都不愿意看这条游艇,花如此高昂的代价来休闲实在与他的理念格格不入。
  第三个方法就是向银行贷款。洛克菲勒向银行贷款的记录很早,公司开张的第二年就得到了第一笔贷款。当地的一个银行家愿意以仓库收条做附属抵押物,让洛克菲勒贷款2 000美元。这位银行家除了考察他的经营以外,还特别调查了他的个人品行。洛克菲勒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帮助不少,提供个人品行信息最详尽的人恰恰就是洛克菲勒的前老板,这也说明洛克菲勒为人相当的稳重和严谨。
  


  在洛克菲勒的日记中,他多次提及当时银行对自己的帮助,对如何向银行借款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要想得到银行贷款,首先必须得到银行家的信任。得到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使自己的性格堪称楷模。这是洛克菲勒最自信的地方,他是一个坚定、虔诚的浸礼会派基督徒。此外必须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使得银行家对此深信不疑。比如在陈述事实时讲真话,讨论问题时决不捏造或者含糊其辞,而且迅速还账。洛克菲勒还有自己的小诀窍,他知道该如何安抚那些神经紧张的债主,基本做法之一就是在借钱的时候从来不显得过于急切。有一次,洛克菲勒独自走在道路上,正在绞尽脑汁地想从什么地方可以筹集到1.5万美元。一个银行家把马车停在他身边,出乎意料地问:“洛克菲勒先生,你想不想用5万块钱?”尽管洛克菲勒几乎立刻就要答应,但是他仍然镇定情绪,在反复打量对方的脸以后慢条斯理地回答:“你能给我24小时考虑一下吗?”他自信地认为,正是这一磨蹭使得对方以最有利的条件达成了借款协议。洛克菲勒就向银行贷款一事给自己的儿子单独写过一份意味深长的信件。他不厌其烦地告诉儿子,如果想获得银行的借款,就要提出一些让银行放心的条件加以交换。一个人良好的信誉和品行有助于他在商业社会取得长期和持久的成功。
  


  尽管洛克菲勒生意不断增加,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会在石油界大展拳脚,直到克拉克一个不太走运的老乡安德鲁斯出现。安德鲁斯是一个化学专家,他很看好刚刚出现的石油在照明上的应用。石油发现很早,但却是美国第一个进行被商业化开采和运作。当时的石油与现在的利用完全不同,人们简单蒸煮从而得到照明用的灯油。这种灯油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还有运用,称为洋油或者火油。石油的发现地离克里夫兰不远。当时人们投资的热潮不亚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人,人人都认为这时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因为灯油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当时开采石油是不需要交任何的资源税。提炼石油成本设备很低,1 000美元就可以,比洛克菲勒当年开办公司还轻松。只要有了炼油厂,就像有了一个印钞机。成本低、见效快,石油实在是一个赚钱的好方向。钢铁大王卡内基也投资了一把,赚了不少钱。
  安德鲁斯生活拮据,却深信石油的光明“钱”景。他经常跑到克拉克的办公室推销他的石油理念,克拉克总是喜欢打断他的慷慨陈词,一口回绝。于是碰壁的安德鲁斯顺便跑到洛克菲勒这边再推销一遍。努力还是有回报的,出于开拓公司产品的需要,洛克菲勒决定提供4 000美元试一下。洛克菲勒此前也考察过石油,不过一直没有进入。因为洛克菲勒对当时混乱的石油业还不明确,安德鲁斯正好帮助他理清思路。从炼油进入石油行业,利用克里夫兰的商业枢纽的运输优势来经销灯油。在他此时的思想中,还是认为农产品代理是主要业务,炼油只是一个新增加的自有产品灯油罢了。时间是1863年5月,正值美国内战期间。
  洛克菲勒进入石油虽然迟,但是很快就意识到石油提炼的价值所在。灯油的销售节节攀升,公司的利润极其丰厚。洛克菲勒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在他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共有1 000多起法律诉讼,但是没有一件产品质量的诉讼。炼油厂的业务是蒸蒸日上,当然资金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面对难得的机遇,洛克菲勒凭借对账目的熟悉断定石油行业大有可为,公司应该大举借债、扩大业务。洛克菲勒并非贪婪的富翁,他进入石油界的目标是为了赚钱。但是此时他有了新的看法,当他面对地下冒出的石油时,感慨地说道,这是穷人的光明,而他的使命就是赚钱,这是他对上帝应尽的义务。
  洛克菲勒对数据的敏感再一次发挥出空前的威力,他对成本的节约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洛克菲勒一次经过工厂车间,看到自动焊机用焊料密封油桶。他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个油桶需要40滴焊料完成密封。他问工程师,是否可以用39滴或者38滴来实现密封。工程师回答,可以试一试,但是结果不敢肯定。洛克菲勒立刻决定,那就试一下。结果很快出来了,38滴的油桶有漏油现象,而39滴没有。于是公司所有的油桶全部都变成了39滴焊料密封。多年以后,当有记者向他询问此事的时候,洛克菲勒禁不住大笑起来:“那可节约了我们很大一笔钱哪。”正是这种精益求精、但是又显得十分吝啬的经营行为使得洛克菲勒的炼油厂利润丰厚,经营有力。
  危险也同时存在,那就是石油供应的严重不稳定。这主要是由当时混乱的石油生产造成的,几乎一个井架就是一个生产商,一口新油井的产量就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原油价格。每桶原油的价格1861年在0.1元~10元之间波动,1864年在4元~12元波动。炼油厂也不是一个安全的行业,保险公司甚至拒绝为他们承保,大火随时会烧掉克里夫兰的任何一个厂。洛克菲勒当年在吃饭的时候都需要保持警觉,一旦发生火灾,就必须像疯子一样冲出去救火。幸运的是每次事故发生时,洛克菲勒总能够得到银行家的及时帮助。但是越来越大的规模还是让合伙人感到担忧,如果举措不当,一次火灾或者其他的意外就足以让他们全部赔光。每次洛克菲勒的借债都会引发一场争吵,特别是金额越来越大,克拉克实在难以接受公司的欠债开始向10万这种天文数字靠拢,他们最初的投资不过4 000美元而已。面对这种日益扩大的分歧,洛克菲勒最终决定向自己合作了七年的伙伴摊牌。洛克菲勒下定决心要在石油业大干一场,而合作伙伴已经不再适应这种梦想了。
  与我们熟悉的合伙公司解散的那种伤筋动骨不同,洛克菲勒的公司解散是一个公平的商业共赢。合伙人通过拍卖获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对炼油厂出价最高的人将得到炼油厂,拍卖款和贸易公司的一半股份将归另外一个人所有。要想获得公司的控制权,你必须有足够的钱,因为规则很简单,谁钱多就谁得到。但是落败的一方,也不会太失败,因为价格高意味着他的补偿款也很高。参加拍卖的洛克菲勒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在当地银行界极佳的商誉,他可以借到任何他想借到的钱。洛克菲勒的估价是50 000美元,但是拍卖的价格一路攀升,从500美元开始,一直上升到7.2万美元。洛克菲勒志在必得,他毫不犹豫地加价到7.25万美元。拍卖成交,洛克菲勒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赎金获得了对整个炼油厂的控制。这不完全是商业冒险,这个炼油厂是克里夫兰最大的炼油厂,产量是第二名的两倍,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洛克菲勒就收回了自己的投资。时间是1865年,洛克菲勒26岁,工作十周年。
  


  20年以后,洛克菲勒领导成立标准石油托拉斯,此后美国灯油的价格长期稳定在5美分每加仑。回忆一下,当年洛克菲勒自己曾经为一加仑的照明松脂付出过88美分,5美分确实是一个人人都能用得起的价格。石油托拉斯是第一个从石油开采、提炼到销售的全过程企业,其产品不仅供美国使用,也跨洋过海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包括中国四川这样的偏远角落。托拉斯的建立绝非易事,为此洛克菲勒兼并了克里夫兰、匹斯堡、纽约三个美国炼油中心的近70家中等规模以上的工厂。投入的资金和面对的竞争对手挑战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他凭借对数据的敏感,对企业的经营精益求精,无数次向银行借贷巨款,开展多次的兼并行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一个混乱的市场归于平静。而这一切的开始,不过是克里夫兰市内普通办公室里一个严谨的小记账员而已。
  作者点评:洛克菲勒的发展中一直不缺钱,笔者认为有两点使得银行和投资人总是信任他,第一经营得当,第二尊重参与者利益。银行家不是傻瓜,他们会仔细研究企业的发展,只有可靠和发展的公司才有机会得到贷款。一个对焊料精确到40滴还是39滴的企业管理者是让人放心的。洛克菲勒后期多次兼并,却没有借助自己的强势对被兼并的企业压低价格,多数情况下他是按账面价值收购的,唯一不付钱的就是商誉(中国证监会报表的“无形资产”科目)。正因为如此,他才可以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收购7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小企业在初期的时候,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借钱也是一个现实和低成本的办法。发展到一定地步,如何和银行打交道,建议读者看看《洛克菲勒信札》中“贷款的诀窍”那封信,一定会大有帮助。
  
  洛克菲勒
  前期职业生涯
  1.1855年9月,16岁,作为记账员参加工作
  2.1858年4月,19岁,与人合伙成立贸易公司
  3.1863年5月,24岁,合伙投资成立炼油厂
  4.1865年2月,26岁,拍卖获得炼油厂
  5.1872年3月,33岁,兼并第一家大型炼油厂
  6.1885年5月,46岁,标准石油托拉斯成立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仅仅一年前,有人便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提出需要通过提升国内消费和投资水平,来摆脱对外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风险,为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大稳定的原动力,中国已进入新内需时代。  然而,谁也未曾料到,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来得如此迅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球,刚刚驶入内需之道的中国,猛然间不得不加快脚步,指望能更迅速地拉动内需,以最大限度降低金融危机的影响。  形势狼狈,中国企业纷纷惊呼
期刊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金融巨头“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债务逾6 130亿美元。雷曼兄弟的清盘酿成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破产案,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事实上已去其三。10月3日,布什签署了7 000亿美元的救援方案。毋庸置疑,次贷危机已经剧烈升级,演化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而且很可能恶化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冲击力远远超过预期。而更为严重的是,危机已经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渗
期刊
编者按:  科学的管理思想对于经营者,创业者是方法、是勇气、是力量、是宝剑……要经营,要创业。想赢。光敢拼还不够,敢拼、会拼才能赢。怎样才能会拼呢?《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口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学习,还要善于学
期刊
如何平衡员工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工作与生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活是工作的前提,工作是生活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活状况可以促进个人工作效率,反之则会对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状态可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反之则不利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不同的员工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关系有不同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员工而言,80后员工对生活和工
期刊
一、非政府组织简介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多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现实,国家间关系和政府间关系已经不足以概括国际关系的全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正日益显著。20世纪80年代后,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中无论其数量、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着。大量非政府组织活跃在各国际性领域,面对该现象,有学者惊呼这是“全球社团革命”、“全球市民社会的崛起”。  非
期刊
当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将跨文化对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在此过程中催生出有利于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因素。跨文化又称为跨国文化或民族文化,在文化价值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组织通常采取文化相容战略、文化规避战略等途径来达到整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的目的,且这些方法往往也确能产生一些成效。但从本质上来看,跨文化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和
期刊
董 继 华 男,1979年生,山东青岛人。2005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近日,萧灼基先生积五十年心血创作的《马克思传》终于面世,作为他的学生,我真的为萧老感到由衷的高兴。  一部伟大的作品需要时间的浇铸,诚然,作者的才华与学识是一部作品名留青史的重要条
期刊
鲁滨,教授,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黑龙江省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从事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理论教学研究。成果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全面强化执政意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协调问题》等。    慢慢合上面前这本赭红色封面、500多页、近60万字的精装《马克思传》,目光深邃犀利的马克思在注视着我,似乎在亲切而深情地发问:你在这里得到了什么?    ——它使我更加真
期刊
呈现在国内外广大读者面前的近60万字的《马克思传》,是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花费50年艰辛劳动,精雕细刻撰著而成的卓有见地、风格独具、光彩夺目的精品。这部鸿篇巨著,为中国和世界知识文化宝库增添了一块瑰宝,为中国学术理论界增加了一份新荣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史填补了一项空白,是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能够如此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入微地再现革命家、科学家马克思伟大而光辉一
期刊
在中国经济学界中,方恭温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角色。他既是一个优秀的理论探索者,又是一个出色的科研组织者。作为理论探索者,方恭温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为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作为科研组织者,方恭温组织了大量的学术活动并扶植了大批新人,为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方恭温长期担任《光明日报》经济学组组长、理论部副主任、主任,报社副总编辑;1991年以后担任中国财经报社社长,直到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