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长要学习掌握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如物质上的需求、交友的需求、对异性关注的需求、获得帮助的需求、崇拜明星的需求等等。
【关键词】家长 读懂 孩子 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33-01
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对老师抱怨:我家的孩子我是越来越不懂他了,明明是为他好,他却跟你对着干,真是气死我了。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在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有些学生说出了他们的想法与心声:我其实很想与爸妈谈谈,可是他们听不进去,只想着给我买学习用品、满足我的吃穿等,还说你们现在多享福呀,我们小时候没好吃、没好穿的,想上高中、升大学也没有机会……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想着多与我谈谈,看看我的想法,听着他们的念叨,我觉得烦死了,不想与爸妈多啰嗦……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叛逆阶段,有时他们激情如火,有时他们冷若冰霜;有时谈笑风生,有时沉默寡言;有时追逐打闹,好不开心,有时独坐一旁,暗自垂泪……真所谓青春期的孩子如“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让人琢磨不透。其实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作为家长要学习、观察、了解他们,给自己给孩子一个空间。首先,家长要学习掌握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物质上的需求、交友的需求、对异性关注的需求等等。
一、对待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的处理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的是要求自己从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
如果一个女孩子,初一时拒绝穿红色的衣服,一两年后,她又坚决要一条红色围巾,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拒绝红色因为要拒绝幼稚,接受红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很多男孩会在群体里学会抽烟、喝酒。女孩学会化妆、染发、戴上装饰品。他们的这些行为,在成年人眼里是不学好、不懂事。因为对孩子的不了解、不理解,常常因此发生冲突,家长希望通过说教来解决问题,但常常失望沮丧。
作为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与他探讨物质消费的打算与要求,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合理的、必要的物质需求是可以满足的。
二、对待孩子交友需求的问题处理
进入青春期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变化,还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们的思想、心理、情感发生了转移和变化。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力量。
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去打架,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铤而走险呢?这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问题。
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这时,朋友是最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这些感情,不适合与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跟踪监视……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作为家长要认识到: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也是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了其心理的负担。家长听后,找机会给孩子提出建议,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才能够成为最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
家长支持孩子交友,同时提出具体而简单的底线要求。比如,带你做坏事的人不能做朋友;很自私的人不能做朋友;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做朋友……
三、对异性同学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以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要做到:首先,在生活中关心孩子,经常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所需、所想;其次,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家长要与之分担;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异性之初,会在家长面前提到某个异性。作为家长不要责备孩子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并询问一下情况,再想办法引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重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为孩子的成长起助推器的作用,而不是阻碍的作用。这就需要家长不断的去学习、去充实自己,唯有此你才能够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家长 读懂 孩子 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33-01
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对老师抱怨:我家的孩子我是越来越不懂他了,明明是为他好,他却跟你对着干,真是气死我了。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在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有些学生说出了他们的想法与心声:我其实很想与爸妈谈谈,可是他们听不进去,只想着给我买学习用品、满足我的吃穿等,还说你们现在多享福呀,我们小时候没好吃、没好穿的,想上高中、升大学也没有机会……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想着多与我谈谈,看看我的想法,听着他们的念叨,我觉得烦死了,不想与爸妈多啰嗦……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叛逆阶段,有时他们激情如火,有时他们冷若冰霜;有时谈笑风生,有时沉默寡言;有时追逐打闹,好不开心,有时独坐一旁,暗自垂泪……真所谓青春期的孩子如“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让人琢磨不透。其实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作为家长要学习、观察、了解他们,给自己给孩子一个空间。首先,家长要学习掌握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物质上的需求、交友的需求、对异性关注的需求等等。
一、对待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的处理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的是要求自己从众。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
如果一个女孩子,初一时拒绝穿红色的衣服,一两年后,她又坚决要一条红色围巾,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拒绝红色因为要拒绝幼稚,接受红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很多男孩会在群体里学会抽烟、喝酒。女孩学会化妆、染发、戴上装饰品。他们的这些行为,在成年人眼里是不学好、不懂事。因为对孩子的不了解、不理解,常常因此发生冲突,家长希望通过说教来解决问题,但常常失望沮丧。
作为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与他探讨物质消费的打算与要求,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合理的、必要的物质需求是可以满足的。
二、对待孩子交友需求的问题处理
进入青春期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变化,还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们的思想、心理、情感发生了转移和变化。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力量。
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去打架,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铤而走险呢?这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问题。
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这时,朋友是最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这些感情,不适合与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跟踪监视……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作为家长要认识到: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也是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减轻了其心理的负担。家长听后,找机会给孩子提出建议,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才能够成为最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
家长支持孩子交友,同时提出具体而简单的底线要求。比如,带你做坏事的人不能做朋友;很自私的人不能做朋友;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做朋友……
三、对异性同学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以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要做到:首先,在生活中关心孩子,经常与他交流,了解他的所需、所想;其次,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家长要与之分担;再有,亲情是孩子的避风港,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亲情,孩子很容易到异性身上寻找亲情。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异性之初,会在家长面前提到某个异性。作为家长不要责备孩子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并询问一下情况,再想办法引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重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为孩子的成长起助推器的作用,而不是阻碍的作用。这就需要家长不断的去学习、去充实自己,唯有此你才能够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