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域下MOOC对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启示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MOOC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学应积极探索将创新型教学模式,将MOOC和大学英语课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使其为高校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帮助和依据。
  关键词:MOOC;在线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一、MOOC资源发展概述
  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简称,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追溯MOOC 这个术语的产生,其实它是Bryan Alexander和Dave Cormier两个人脑力劳动的产物,并在2008年被用于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合作开设的一门大型网络课程“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连接的知识”中。这也标志着开放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型课程模式——MOOC,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的新发展和突破,反映了开放教育资源从简单资源向课程与教学资源转移。继承OER的特点,MOOC也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教育形式,但OER 最大的区别就是: MOOC更注重教学互动,而不仅仅是发布资源。美国高等教育界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名校,几乎同时掀起了一股MOOC热潮,在这股热潮之下涌现出了享有“国际在线教育三驾马车”之称的Coursera、Udac
  ity和edX三大课程提供商。这种新教学模式凸显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十年的发展结果,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的研究、探索MOOC的教学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也定将会对我国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各名校纷纷寻求与国外MOOC课程提供平台的合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已经与Eddy合作,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也加入了Coursera,共享开放课程。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界也正在为出现本土化的MOOC做努力。
  二、MOOC资源的特点
  (1)数量增长迅速。Coursera坚持与顶尖大学合作的方式,虽然课程来源面不宽,但发展也是极其迅速的,从2012年创建之初的几门,迅速发展到500多门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多。(2) 国际化日趋明显。不仅体现在来源机构的国际化,而且体现在课程的语言上。从单一的英语课程,已经发展到分属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12种语言的500多门课程。(3)涉及学科逐渐齐全。从创建之初的单一的计算机科学类,发展到包括艺术、商业、管理、教育、物理、化学等25个种类。
  最近,MOOC由起初的不提供证书,开始慢慢地转变为提供证书。MOOC 平台Coursera 采取了配合社会规则的策略——学习者只要支付30~100 美元,就可以获得由知名大学的线上课程的认证。不仅如此,在美国,不少高校开始认可学生在
  MOOC上修得的学分。传统的高等教育开始面临全新的挑战。
  三、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MOOC网络课程的融合
  (1)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在近乎于传统教学的MOOC模式中,学习者可以用较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学习过程更依賴于网络和群体的MOOC模式中,学习者主动研究探索的能力更能得到锻炼。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鼓励探索融合MOOC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新模式,结合开放课程、在线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手段,顺应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2)培养学生掌握在线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与课堂,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学生是开放学习的主力,他们以后还可能成为终身学习者、兴趣爱好者,对在线学习有潜在的长远需求。MOOC的来临是一次契机,鼓励他们掌握在线学习方法,有利于促进传统课堂和网络学堂相融合。将MOOC与大学英语教学联系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进行更加积极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3)教师要转换角色,促进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效融合。首先,教师应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学而不是老师教来获取知识,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才学是终身受益的正确途径。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习MOOC的成功经验,在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当好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这一重要角色。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开始了课程教学与MOOC交叉进行的新尝试。教师既进行课堂教学,又担任相关MOOC课程的辅导员角色。这种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一定会为在线教育时代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提供论据,也必定为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结束语:MOOC的自身特点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知识块的课程资源建设,界面友好的交互平台,效果良好的教学新模式,新型的在线学习方法和师生关系,这些都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很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焦建利. 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教育网络,2013(4).
  [2] 刘继斌. 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快播事件判决的结束,作为传统版权的一个分支网络视频版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频的传播行为出现失控情况,为了公众的需求使得版权人利益得不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视频版权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百度盗链、快播软件等盗版侵权案为例,通过研究其侵权的行为首先向大众接受网络视频版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我国的情况找出我们在网络视频版权管理方面存
期刊
摘 要:文章阐明了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其有效渗透到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去,数学课堂才能呈现出数学美的内容和本质特征,把抽象的数学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形成人人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教学环节;有效渗透;应用  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叹到:“数学太难了!”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尽力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还是会变得越来越难,到底
期刊
摘 要:财经类专业中施行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案例研讨为重要载体,在案例研讨中实现教学,实现案例研讨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在案例研讨的过程中注重职业素质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案例研讨模式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模式;职业素质培养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初探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理
期刊
摘 要:在进行氢气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时,以《工业氢气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为基础,对影响测定结果重复性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氢气;气相色谱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前言:汽油加氢装置在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氢气,如果其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超标会抑制加氢反应的发生,因此准确测定氢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对汽油加氢精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测定工业氢气中微量一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沈北高校教学联盟,探讨高校联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关键词:高校联盟;发展及展望;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校之间,围绕某一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建立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流动的相互合作体,是介于高校合作与高校合并之间的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合作。  一、当前高校联盟发展的主要类型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大学联盟建设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大学通过联盟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本质,为分类培养、分层教育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分”的理论支撑。提高独立学院整体人才培养质量,践行“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独立学院;成绩;分化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较明显,呈现出两极甚至多极分布的现象较为普遍。既有高考录取时二本分数线和三本分数线跨度大的客观原因,也有独立学院人才培
期刊
摘 要:中层干部作为决策的执行者和基层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行政机构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行政机关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机关;中层干部;执行力;执行精神  执行力在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权力运行体系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行政机构中层干部执行精神和执行能力建设入手,在对执行力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为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层面出发,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进行描述,探讨了教师具体教学行为在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描述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模式,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行为的内涵及实现教学行为转变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一、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转变的必要性  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有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研究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了利用新媒体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语境的可能性。同时,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大学英语生态教学语境构建的策略,旨在创建和谐高效、师生共生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语境。  关键词: 大学英语;生态;新媒体;语境  引言:20世纪以来,生态学理论已经超越了生物学的范畴,逐渐渗透到一系列学科领域。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借用和移植生态学的概念、观点
期刊
摘 要:本文在提出分区PM2.5指数和塞尔指数的概念及其一阶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将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个地区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差异进行分解,结合四区第二产业的产值及其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四个区域差异大,考虑公平性原则,同时为达到减排的效果,环境税分区税率差异化势在必行;单从税率设定而言,华北地区污染重,环境税税率应最高,西北其次,华东再次,华南地区税率最低,特殊情况具体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