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颗粒体病毒防治茶小卷叶蛾试验

来源 :茶叶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86491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茶虫组的指导下,我们应用了颗粒体病毒防治茶小卷叶蛾,并进行了不同剂量防治效果的试验。初步认清了当代幼虫发病率与病毒用量的关系,现将试验情况与结果整理如下: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 tree group of the Institute of Tea of ​​Hubei Provinc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 applied Granulovirus to control the tea leaf roller and test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s.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ntemporary larva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virus, now the test results and results are as follows:
其他文献
1980~1983年,我们在海拔约1600米的四川省西昌县马坪坝本校的校园内,对背刺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鉴于目前我国尚未见有此虫的研究报道,现将此项
荞麦为双子叶蓼科荞麦属植物,其种子的营养成分为粮食之最。荞麦用于治病始于唐朝,不仅史书有明确的记载,民间也广为流传。我们根据史书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使用方法进行临床
我们于1972年分离获得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 D.CPV)后,经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迄今已在揭西等10余个县(市)4万余亩面积对马尾松毛虫进行了推广性防治试验,
巨豆龟蝽(Megacopta majuscula Hsiao et Jen)属半翅目(Hemiptera),异翅亚目(Heteroptera),龟蝽科(Platspidae),豆龟蝽属(Megacopta Hsiao et Jen)。其生物学及防治方法等尚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ca reil—iana var zeae)在七十年代以前极少发生或没有发生,但自从推广玉米杂交种以来,此病才逐年扩大和严重,现己成为仅次于玉米大、小斑病的玉米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工业存在着重原药生产轻制剂加工的偏向,忽视使用方式与原药寿命周期的关系,造成品种少、剂型单一,缩短了一些好品种的寿命周期,严重影响了综合经济效益的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地块小而分散,很少用拖拉机深耕,同时,又不能合理倒茬,结果造成菟丝子的猖獗。据调查,去年大豆遭受菟丝子危害普遍,趋向严重,一般减产10~30%,玉米、大
一、对白僵菌应如何评价我省从1976年开始土法上马,建立白僵菌厂,到目前为止己建菌厂11座,共生产白僵菌1600余吨,防治松毛虫283万多亩。朝阳地区6县18个林场83个乡,1976—82
台湾狭天牛(Stenhomalus taiwanus Matsushita)属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为我国花椒树害虫新记录,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1982—198
1985年3月我区“中澳技术合作计划东门桉树林项目”的近百亩桉树苗发生一种较严重的病害,现定名为桉苗灰霉病。此病在国内尚无报道,现就本病的发病情况、病苗症状、病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