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建材业也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挑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上月,国家住建部公布2015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数据,全国商品房销售在持续低迷中出现回暖,但“金九”表现依然略显平淡。
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与房地产市场表现休戚相关的建材行业,面临近年来较为严峻的困难局面。
混凝土、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价格持续走低,遏制、扭转当前建材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下滑,成为建材行业的迫切需求和首要任务。
11月3日,“首届中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在京举行,意在探索建材业转型升级之路,梳理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转型势在必行
建材业素有“百业基石”的称谓,自古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建材业迅猛发展。如今,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建材业也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挑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国建材联合会表示,“中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是在当前形势下建材行业一次研究经济工作、具体提出转型升级的转向目标和支撑点趋向的一次会议,具有对行業改革发展的指导性与牵引性作用。
建材业在经历了36年的辉煌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艰巨挑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系统地阐述了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描绘了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乔龙德还指出,作为建材工业发展中的行业协会组织和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都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直面深化改革的挑战,坚持正确定位,坚守生存本源,紧紧围绕行业发展,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实力。
即将实施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宏观经济调结构的各项任务。“我们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潜力和空间仍然是广阔的,但是风险和挑战也更加突显。主要包括原有的成本优势在逐步地减弱,结构性的矛盾依然突出,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等等,而且这些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的正常循环形成了阻碍。”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解读了在宏观经济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建材业如何转型升级。他表示,综合来看,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是要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
建材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走势,将对建材业产生重大影响。国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了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90%的买房者是为了居住,这与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房地产需求是实实在在的需求,为了住,而不是为了投资。”她通过大量的数据阐释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现状及未来的走势,为建材业传递了极其重要的市场信息。
在探索中实践
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亦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各自探索。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创新与转型是企业首要任务,他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经济新常态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遐想和现实机遇。如何适应新常态,运用好创新驱动,完成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身,是建材企业要特别关注的。
中国中材集团作为建材行业“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为业界所熟知。中国中材集团董事长刘志江结合切身感受,阐述了抓住国际产能合作机遇、成功实现国际化转型的经验和观点,再次印证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是建材业转型的重要机遇。
为了契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北京金隅集团的产业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北京金隅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伟东指出,首先是产业板块的转型调整,从单一的砖瓦和砂石制造业转型调整为建材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管理等产业链式产业结构。同时实施传统的建材制造业向“政府好帮手、城市净化器”的社会服务功能转型,也可以称为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并于“十二五”初期制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完成战略布局。
天津建材集团董事长胡景山则表示,天津是物流之城,不适合发展建材制造业。所以转型目标就是逐步压缩建材制造业,彻底退出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建材商贸流通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上海建材集团董事长邱平说,该集团的转型侧重于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一些不适合国有控股经营的企业,企业经营权甚至控股权都转让给民营投资者,激发了市场活力,国有股本也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公司总经理吴斌认为,传统水泥业的转型有三个方向: 一是效益型,成本不断降低,消耗不断减少,效益不断增长。二是环保型,大力发展协同处废事业,做环境净化器。三是外向型,按照“一带一路”路线图,向南投资东南亚,向西投资斯坦国。
企业的转型实践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在“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等重要战略的指引下,建材企业在各自转型升级的探索中找寻适合自己的道路。
用创新做主线
作为参与“十三五”规划制定的重要部门,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对规划做出了重要解读,“十三五”的发展要明确几个导向,就是要把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引领新常态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一条主线来对待。在这个基础上,要强调以深化改革来不断释放发展的活力,要以创新驱动来不断地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以全面的开放来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包容的发展来增进社会的凝聚力,以绿色低碳来提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建材企业中70%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个数字庞大的群体是创新转型的重要部分。
科技的力量支撑着建材新兴产业。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提出,高校要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摇篮,为建材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培养后备人才。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崎则提出“中国制造”只是追赶国际先进标准,“中国创造”才是引领国际先进标准。“中国创造”是企业创新转型应坚守的根本理念。“原创精神”才是建材制造业转型高端化智能化最强大的引导力,也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效益下滑、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法宝。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副主任赵刚提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需要项目、资金、人才的支持,政府和行业组织应着重在这些方面提供帮助。
上月,国家住建部公布2015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数据,全国商品房销售在持续低迷中出现回暖,但“金九”表现依然略显平淡。
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与房地产市场表现休戚相关的建材行业,面临近年来较为严峻的困难局面。
混凝土、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价格持续走低,遏制、扭转当前建材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下滑,成为建材行业的迫切需求和首要任务。
11月3日,“首届中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在京举行,意在探索建材业转型升级之路,梳理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转型势在必行
建材业素有“百业基石”的称谓,自古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建材业迅猛发展。如今,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建材业也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挑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国建材联合会表示,“中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是在当前形势下建材行业一次研究经济工作、具体提出转型升级的转向目标和支撑点趋向的一次会议,具有对行業改革发展的指导性与牵引性作用。
建材业在经历了36年的辉煌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艰巨挑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系统地阐述了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和目标,描绘了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乔龙德还指出,作为建材工业发展中的行业协会组织和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都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直面深化改革的挑战,坚持正确定位,坚守生存本源,紧紧围绕行业发展,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增强实力。
即将实施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宏观经济调结构的各项任务。“我们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潜力和空间仍然是广阔的,但是风险和挑战也更加突显。主要包括原有的成本优势在逐步地减弱,结构性的矛盾依然突出,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等等,而且这些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的正常循环形成了阻碍。”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解读了在宏观经济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建材业如何转型升级。他表示,综合来看,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关键是要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
建材业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走势,将对建材业产生重大影响。国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指出了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新变化:“90%的买房者是为了居住,这与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房地产需求是实实在在的需求,为了住,而不是为了投资。”她通过大量的数据阐释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现状及未来的走势,为建材业传递了极其重要的市场信息。
在探索中实践
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亦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各自探索。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创新与转型是企业首要任务,他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经济新常态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遐想和现实机遇。如何适应新常态,运用好创新驱动,完成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身,是建材企业要特别关注的。
中国中材集团作为建材行业“走出去”的成功实践,为业界所熟知。中国中材集团董事长刘志江结合切身感受,阐述了抓住国际产能合作机遇、成功实现国际化转型的经验和观点,再次印证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是建材业转型的重要机遇。
为了契合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的变化,北京金隅集团的产业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北京金隅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伟东指出,首先是产业板块的转型调整,从单一的砖瓦和砂石制造业转型调整为建材制造、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管理等产业链式产业结构。同时实施传统的建材制造业向“政府好帮手、城市净化器”的社会服务功能转型,也可以称为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并于“十二五”初期制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完成战略布局。
天津建材集团董事长胡景山则表示,天津是物流之城,不适合发展建材制造业。所以转型目标就是逐步压缩建材制造业,彻底退出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建材商贸流通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上海建材集团董事长邱平说,该集团的转型侧重于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着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一些不适合国有控股经营的企业,企业经营权甚至控股权都转让给民营投资者,激发了市场活力,国有股本也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公司总经理吴斌认为,传统水泥业的转型有三个方向: 一是效益型,成本不断降低,消耗不断减少,效益不断增长。二是环保型,大力发展协同处废事业,做环境净化器。三是外向型,按照“一带一路”路线图,向南投资东南亚,向西投资斯坦国。
企业的转型实践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在“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等重要战略的指引下,建材企业在各自转型升级的探索中找寻适合自己的道路。
用创新做主线
作为参与“十三五”规划制定的重要部门,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对规划做出了重要解读,“十三五”的发展要明确几个导向,就是要把提质、增效、升级作为引领新常态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一条主线来对待。在这个基础上,要强调以深化改革来不断释放发展的活力,要以创新驱动来不断地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以全面的开放来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包容的发展来增进社会的凝聚力,以绿色低碳来提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建材企业中70%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个数字庞大的群体是创新转型的重要部分。
科技的力量支撑着建材新兴产业。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提出,高校要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摇篮,为建材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培养后备人才。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崎则提出“中国制造”只是追赶国际先进标准,“中国创造”才是引领国际先进标准。“中国创造”是企业创新转型应坚守的根本理念。“原创精神”才是建材制造业转型高端化智能化最强大的引导力,也是从根本上抑制经济效益下滑、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法宝。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办公室副主任赵刚提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需要项目、资金、人才的支持,政府和行业组织应着重在这些方面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