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利用其中去解决问题。然而大多数小学课堂中,教师更关注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创造力和探究力。本文先提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环节薄弱的地方,然后着重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薄弱环节 培养方式
一、引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可以让思维活跃起来,创造的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面对的问题,以达到学生没有问题为教学目标。现代的教学方法则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数量同学生的求知欲成正比。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求小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利用其中去解决问题。然而,当前我们数学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向学生提问,而不是学生的发问。学生依然是被动填充知识的机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运用自我能动性在提问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薄弱环节
1、学生态度不积极
由于自信心和自尊心等因素,使得学生在课间、课后与同学、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言、表现比较消极,不爱提问。大体原因是一方面怕影响老师的思路,因为自己的提问使得老师的教学过程不流畅,另一方面也应为怕由于提问的问题的水平使得老师懒于回答,而遭到同学的嘲笑,使得自信心、自尊心受损。有时学生也会满足于已获得的知识,不再追求掌握新知识的心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对新知识的渴望程度就会逐渐降低,因此,心理因素往往会严重干扰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能力。
2、教学模式僵硬、老化
尽管新课程改革提出并在我国全方位施行已经好几个年头,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和体制的老化啊,使得课堂教育方式依然老旧,基础教育的课堂依然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模式,使得学生仍然对老师存在依赖心理,习惯于老师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习惯老师主动。在面对需要更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仍不愿意正面面对而是逃避。因此,造成了不良的课堂气氛和循环模式,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3、教师认识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也就使得学生具有从中心理,对课堂不具备掌控心理和能力。教师由于几代传统方式教育的结果,使得自身也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只传授对课堂和本学科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提高欲望。甚至在一部分思维方式老旧的老师当中,认为过于放松课堂,让学生过多地提问问题,会阻碍教学进度。这种传统的思想只关注完成教学任务,使得学生的意识也慢慢淡化,不主动去动脑筋,不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1、通过实际操作,激发问题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交流合作的学习目的,从而实现学生自觉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比如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在讲到长方体体积公式时,可以让学生结成合作小组,不同组的同学可以随意地使用不同数量的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而这样,每一组拼成的长方体在形状、数量上都有所不同。然后再让学生将拼成的长方体的数据汇总在一起,这时,学生们便会产生质疑,“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会因为长、宽、高的不同而不同”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激发好奇心,通过自我探索发现问题,随后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创建场景,引发问题意识
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是从发现问题,提问问题开始的,从想问到敢问,是问题意识不断深化的表现。学生对认知的发展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产生认知的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转变自身观念,唤醒问题意识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在能够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可以达到最佳的的表现和发展。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唤醒自我意识,唤醒学习主动性的觉醒,这样,才能够全面激发潜能。课堂中和课下,老师都应该营造一个民族、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气氛的轻松,勇于学习,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举一反三,在以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由小看大,并由小做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长期努力,才能够达到目标。教师应当积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教学的场景,激发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问问题、想问问题、善于问问题、问对问题。教师们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素养,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更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孔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23
2.郭漪玮,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4:52
3.陈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3,10:27
4.冯秋霞,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改,全方位,2013,11:74
5.张革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3
6.孟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文房四宝,2013,03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薄弱环节 培养方式
一、引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可以让思维活跃起来,创造的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面对的问题,以达到学生没有问题为教学目标。现代的教学方法则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数量同学生的求知欲成正比。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求小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进而将所学的知识利用其中去解决问题。然而,当前我们数学课堂上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向学生提问,而不是学生的发问。学生依然是被动填充知识的机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运用自我能动性在提问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薄弱环节
1、学生态度不积极
由于自信心和自尊心等因素,使得学生在课间、课后与同学、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言、表现比较消极,不爱提问。大体原因是一方面怕影响老师的思路,因为自己的提问使得老师的教学过程不流畅,另一方面也应为怕由于提问的问题的水平使得老师懒于回答,而遭到同学的嘲笑,使得自信心、自尊心受损。有时学生也会满足于已获得的知识,不再追求掌握新知识的心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对新知识的渴望程度就会逐渐降低,因此,心理因素往往会严重干扰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能力。
2、教学模式僵硬、老化
尽管新课程改革提出并在我国全方位施行已经好几个年头,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和体制的老化啊,使得课堂教育方式依然老旧,基础教育的课堂依然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模式,使得学生仍然对老师存在依赖心理,习惯于老师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习惯老师主动。在面对需要更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仍不愿意正面面对而是逃避。因此,造成了不良的课堂气氛和循环模式,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3、教师认识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也就使得学生具有从中心理,对课堂不具备掌控心理和能力。教师由于几代传统方式教育的结果,使得自身也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只传授对课堂和本学科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提高欲望。甚至在一部分思维方式老旧的老师当中,认为过于放松课堂,让学生过多地提问问题,会阻碍教学进度。这种传统的思想只关注完成教学任务,使得学生的意识也慢慢淡化,不主动去动脑筋,不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1、通过实际操作,激发问题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交流合作的学习目的,从而实现学生自觉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比如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在讲到长方体体积公式时,可以让学生结成合作小组,不同组的同学可以随意地使用不同数量的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而这样,每一组拼成的长方体在形状、数量上都有所不同。然后再让学生将拼成的长方体的数据汇总在一起,这时,学生们便会产生质疑,“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会因为长、宽、高的不同而不同”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当中,激发好奇心,通过自我探索发现问题,随后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创建场景,引发问题意识
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是从发现问题,提问问题开始的,从想问到敢问,是问题意识不断深化的表现。学生对认知的发展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产生认知的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3、转变自身观念,唤醒问题意识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在能够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可以达到最佳的的表现和发展。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唤醒自我意识,唤醒学习主动性的觉醒,这样,才能够全面激发潜能。课堂中和课下,老师都应该营造一个民族、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气氛的轻松,勇于学习,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举一反三,在以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期坚持,由小看大,并由小做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长期努力,才能够达到目标。教师应当积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教学的场景,激发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问问题、想问问题、善于问问题、问对问题。教师们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素养,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更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孔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23
2.郭漪玮,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4:52
3.陈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3,10:27
4.冯秋霞,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课改,全方位,2013,11:74
5.张革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3
6.孟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文房四宝,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