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沙地披上“绿衣”

来源 :一带一路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8月24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参加“丝绸之路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国际学术研讨会”的1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正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八步沙“六老汉”之一张润元老先生讲述风雨兼程的治沙故事。
  说起八步沙“六老汉”治沙,那是一个关于老少三代人毕生扎根林场感人泪下的故事。时间回溯到1981年,古浪县试行对荒漠化土地开发治理,并把八步沙作为试点向社会承包。石满、郭朝明、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几个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按上了红指印,从此走上了漫漫治沙路。
  刚开始,没有任何治沙经验的六位老汉,只能按“一步一口口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栽种树苗,他们头顶烈日,脚踩黄沙,整天在沙漠中拼命,干到天黑回到住地,才能动手做一口热平饭。有时大风一起,风沙刮到锅里碗里,吃到嘴里,牙齿吱吱地响。几经艰辛,终于在沙窝窝里种上了将近1万亩的树苗。可第二年春天的两场大风就把一半的树苗刮断了。“我去跟林业部门汇报这些事情时说,这是天灾这没办法,但是我们自己会想办法慢慢地栽。沙漠上那些有草的地方树就能成活,所以我们一棵树一把草,压住黄沙防风掏,最后我们成功了。”张润元说。
  为了兑现那份绿色的承诺,“六老汉”日夜操劳,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乃至生命。结伴洽沙的老汉中4个走了,两个年老力衰了,但7.5万亩的八步沙才治了一半。为了完成父辈们的遗愿,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和贺老汉的儿子贺忠祥、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六兄弟接过了治沙的接力棒,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树绿了又黄,花谢了再开。在八步沙林场,当年六老汉栽下的柠条、花棒已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现在开花的都是“六兄弟”種下的。郭万刚指着一处正在开花的点地梅说:“新树接老树,也是传承不断。”2017年春天,郭万刚的侄子郭玺加入林场,他开着车穿梭在沙漠,成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
  就这样,38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的毅力让荒漠变成了绿洲。
  在武威市的另一个下辖县民勤县,同样的一代代治沙人也在创造沙海播绿的奇迹。
  杨可畅,1952年至1963年,带领群众在大坑沿村造林3200亩,封沙育草1万多亩;
  郭普,1961年起在民勤研究治沙20年,获“全国治沙劳动模范”奖章;
  许齐科,1984年到1991年7年间,治理了16551亩沙丘,挡住了280万立方米沙子;
  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环境下,民勤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从一株红柳、一棵梭梭种起,毕其功于一役,在祖国大西北构建起一道阻风挡沙不屈的“绿色脊梁”。
  “麦草入沙10厘米,草扎直立,露出20-30厘米,横竖成行,间距1米。”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纳米比亚学员埃利娜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一边复述着技术要领,一边熟练地使用铁锨在沙地上开槽、覆草,半个小时后,一片草方格沙障就初具规模。2018年7月,埃利娜与来自埃及、博茨瓦纳等国家的其他11名学员一起,参加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承办的2018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班,学习先进的中国治沙经验和技术。
  研究所就是在民勤县第一代治沙人郭普的建议下创建的,由他出任第一任所长。这支队伍经历了各种“风暴”,越战越勇,不断壮大,从37人增加到127人。也是在郭普建议下建设的“民勤沙生植物园”,40多年前就轰动了国际林学界和治沙科技界,近年来更有来自联合国及10多个国家的官员、学者纷纷来此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
  近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7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科技交流,与130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合作研究;600多位国外专家、官员来甘肃考察学习,30位专家出国交流;执行了3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举办43期国际培训班,将中国洽沙技术推向了世界。
  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甘肃,是全国荒漠化的主要省区,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近46%。曾经荒漠化与环境脆弱,是影响甘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今,走在治沙前列的甘肃,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国外友人前来学习“取经”,将甘肃科学治沙技术带向世界。
其他文献
中国正在借“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中东的关系。鉴于历史上的联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或许并不令人意外。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在内的一些国家曾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与中国相连,商人们从事香料、皮革和宝石贸易。沙特等国认为,对华原油出口存在扩展的空间,埃及等其他国家则正准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中国与中东的贸易额约为3000亿美元,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巴拿马《星报》:“一带—路
期刊
2019年12月20日上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會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他希望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站高望远、居安
期刊
地處成都三河场的南丝绸之路起点——锦门  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川滇藏,连接缅、印,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家古老的国际通道。它和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同为我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南丝绸之路起始于四川成都,经过云南、西藏等地区进入南亚等地。至今,在这条千年风雨铸造的驿道上,商旅、文化、意趣、风情依然是俯拾皆是。地处成都三河场的南丝绸之路起点——锦门  
期刊
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行動
期刊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侧记  6月10日,一场夜雨退去了成都的夏意,凉风抚慰着整座城市。在城市的另一角,城西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里,礼炮声、锣鼓声却依然将夏日的火热延续着、燃烧着,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这样一派热闹非凡中拉开了帷幕。  此次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独具特色的非遗系列大展、高手云集的非遗竞技活动
期刊
记者:“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铁路建设管理官员研修班”培训在培训人数和国别上都创了这几年的新高,这次培训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特点呢?  罗照新:首先要感谢国家商务部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的强力支持,感谢集团公司领导的关怀指导和海外部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让这个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商务部研修学院联合承办的研修班招生生源非常理想。援外培训工作有很多难点,以本次研修班来说,45名学员
期刊
2019年12月6日,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牧牛山风电项目举行首批风机并网发电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3.3亿澳元,投产后可为超过6万个家庭提供优质清洁能源。  中國铁路、中国北方工业: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日建设完成  12月10日,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举行建成和试车仪式,这标志着巴基斯坦首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完成。该项目总投资约16亿美元,是中巴经济走廊
期刊
600亿人民币——用于沿线发展中国家建设民生项目  2017年至2020年间,中国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人民币援助,主要包括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可根据民生发展的核心关切问题,确定优先发展合作重点,围绕“五通”等领域提出具体项目需求。  20亿人民币——用于缓解食品短缺,提升粮食安全  中国政府根据有关国家具体需求,通过多双边渠道
期刊
2015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首届大使馆节上,人们在中国展台等待领取写着自己中文名字的书法作品(新华社 供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构建起新的历史进程下延展的共同发展之路。几年间,项目合作全面开花,在“一带一路”沿线不断落地落实,推动着互联互通的完善,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人文基础的民心相通领域,也交出了优异的“成绩
期刊
2019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 22億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被授予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本次获奖也是继20侣年浙江省“千村万户”工程、2017塞罕坝治沙之后,联合国连续第三年把地球卫士奖颁发给中国,这背后是对中国生态文明的肯定。  同时,绿色“一带一路”也在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延伸。中企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