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调整学生心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过程生活化以及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等四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参与性 学习兴趣
1 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
学生的学习心态至关重要。基于学生重视专业课而漠视基础课的事实,即使我们反复强调数学知识对他们所学专业非常重要,他们在很多时候也是置若罔闻。有的学生干脆开学伊始就放弃了数学,自暴自弃,在数学学习方面不求进取。因此我认为第一次课对学生的心态调整至关重要。我们应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除了枯燥的定理定义,除了无休止练习计算之外还有其它的形式,还应领略其独特的数学美。因此我上课时往往会引入一些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小知识,让学生猜猜数学灯谜;或是讲一些杰出数学家的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引用一首古代的诗词《西江月》:平地秋千起,板绳离地一尺,送行二步恰齐竿,五尺板高离地,侍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笑,良玉高士请言知,借问索长有几?学生念起来朗朗上口,念完后再让学生想想,这首词里隐藏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觉得很别致,还很好奇,原来数学也不是一味的枯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还有趣味,从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发求知欲。而对于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更得注意调整心态,以防他们破罐子破摔,因此上课时对他们要求数学的严谨性是没有意义的,得重解题实践,轻理论概念,甚至在解题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比如讲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0),要求a>0,困难生对一般的因式分解法或图像法无法理解,因此我通过几个例子归纳出:当判别式△>0,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ax2+bx+c=0两个不同的根x1,x2,其中x1>x2则ax2+bx+c>0的解在这两根的两边,即x>x1或x0的解为x≠0,ax2+bx+c<0无解;当判别式△<0时,ax2+bx+c>0的解是一切实数R,而ax2+bx+c<0无解,发现数学困难生居然可以通过这种“傻瓜”求法独立做题了,这样对调整学生厌烦数学的心态很有帮助,为以后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打下一点良好的基础。
2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许多学生怕数学,有的是基础过于薄弱,对数学有畏惧排斥心理,而有的学生则是懒于思考,解题应付老师,只为交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例如我在讲到概率这一章节时,先设计了一个问题:某校的学生各年段加起来共100个班级,为了学生进出管理方便,学校规定只能用红色和蓝色作为学生的校服,于是有的班级订红色校服,有的班级订蓝色校服,分别占全校的20%和80%,一天晚上,有个学生砸破了一楼一间教室的玻璃,有人说他看见了,但由于夜里黑,他只能80%肯定肇事人是穿红色校服的学生,学校认为80%的分辨率已经很高了,于是就从穿红色校服的班级里查找肇事学生,请问:这样的认定公平吗?先让学生思考,再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有的说公平,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也可能是蓝色校服,等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差不多了,就让大家自己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概念,寻找概率的计算方法,因为有个问题摆在那儿,学生就有一种探知结果的欲望,阅读起来也比平时认真多了。然后学生就根据题意整理信息,得出计算过程,最后我把各种信息列成表格:
表中一目了然看出,确实是红色的概率和是蓝色的概率都为≈0.5,因此在数据面前,学校的认定对穿红色校服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最后教师再对本章节知识点作出归纳、总结。这样一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充分体会到学习的轻松与快乐。
3 教学过程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如果我们能让数学课堂也充满着生活气息,那么学生学起来应该会饶有兴趣,就会意识到原来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息息相关。例如绳子是我们常见的,大家知道用一根绳子就能可以围成任何一种我们已知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测量圆周和直径,让学生想想如果有一根无限长的绳子,用它在平面内围成的图形面积是不是也是无限的,这就是极限思想的应用,对这个问题的讲解加强了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多通过生活实例来讲相关的数学知识,更能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再利用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心情,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函数应用时我结合眼下正热门的住房问题:本市去年底有住房面积1000万m2,每年拆除10万m2的旧房,假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是前一年的5%,(1)问到今年年底的住房面积?(2)求经过10年后的住房面积?分析:到今年底,也就是一年后,住房面积为1000 ×(1+5%)-10,继续求两年后的住房面积为[1000×(1+5%)-10] ×(1+5%)-10=1000(1+5%)2-10×(1+5%)-10,三年后为[1000(1+5%)2-10×(1+5%)-10]×(1+5%)-10=1000×(1+5%) 3-10×(1+5%)2-10×(1+5%)-10,设经过x年后住房面积为y万m2,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0×(1+5%)x-10×(1+5%)x-1 -10 (1+5%)x-2-…-10×(1+5%)-10,则10后住房面积1000× (1+5%)10-10×(1+5%)9-10×(1+5%)8-…-10×(1+5%)-10=1735.5,以上计算中还涉及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通过联系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很有帮助,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教学中以鼓励为主
有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很差,往往对一些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也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一着急,有时就会说出一些如“你真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别学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语会极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不行,我学不会。长此以往,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学生,千万不要吝啬赞扬的话语,哪怕学生学习时有一点点的起色,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适时地予以夸奖,让学生感觉到通过一定的努力,自己还是能行的,还是会学有所得的,这样慢慢就会有成就感,就能体验到一些愉快的情感,当成就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功解题的几率就会提高,而成功的快乐又能焕发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在此良性的循环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对数学产生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产生了兴趣,就不会觉得数学乏味,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心经营,从各方面、多角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琛.例谈概率的应用,数学通讯2003年6月第11期.
[2]向红艳.一堂有关数学史的课,数学教学2003年第9期.
[3]宋庆龙.《如何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北方论丛20
04年11月第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参与性 学习兴趣
1 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
学生的学习心态至关重要。基于学生重视专业课而漠视基础课的事实,即使我们反复强调数学知识对他们所学专业非常重要,他们在很多时候也是置若罔闻。有的学生干脆开学伊始就放弃了数学,自暴自弃,在数学学习方面不求进取。因此我认为第一次课对学生的心态调整至关重要。我们应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除了枯燥的定理定义,除了无休止练习计算之外还有其它的形式,还应领略其独特的数学美。因此我上课时往往会引入一些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小知识,让学生猜猜数学灯谜;或是讲一些杰出数学家的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引用一首古代的诗词《西江月》:平地秋千起,板绳离地一尺,送行二步恰齐竿,五尺板高离地,侍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笑,良玉高士请言知,借问索长有几?学生念起来朗朗上口,念完后再让学生想想,这首词里隐藏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学生觉得很别致,还很好奇,原来数学也不是一味的枯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还有趣味,从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发求知欲。而对于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更得注意调整心态,以防他们破罐子破摔,因此上课时对他们要求数学的严谨性是没有意义的,得重解题实践,轻理论概念,甚至在解题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比如讲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0),要求a>0,困难生对一般的因式分解法或图像法无法理解,因此我通过几个例子归纳出:当判别式△>0,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ax2+bx+c=0两个不同的根x1,x2,其中x1>x2则ax2+bx+c>0的解在这两根的两边,即x>x1或x
2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许多学生怕数学,有的是基础过于薄弱,对数学有畏惧排斥心理,而有的学生则是懒于思考,解题应付老师,只为交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例如我在讲到概率这一章节时,先设计了一个问题:某校的学生各年段加起来共100个班级,为了学生进出管理方便,学校规定只能用红色和蓝色作为学生的校服,于是有的班级订红色校服,有的班级订蓝色校服,分别占全校的20%和80%,一天晚上,有个学生砸破了一楼一间教室的玻璃,有人说他看见了,但由于夜里黑,他只能80%肯定肇事人是穿红色校服的学生,学校认为80%的分辨率已经很高了,于是就从穿红色校服的班级里查找肇事学生,请问:这样的认定公平吗?先让学生思考,再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有的说公平,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也可能是蓝色校服,等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差不多了,就让大家自己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概念,寻找概率的计算方法,因为有个问题摆在那儿,学生就有一种探知结果的欲望,阅读起来也比平时认真多了。然后学生就根据题意整理信息,得出计算过程,最后我把各种信息列成表格:
表中一目了然看出,确实是红色的概率和是蓝色的概率都为≈0.5,因此在数据面前,学校的认定对穿红色校服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最后教师再对本章节知识点作出归纳、总结。这样一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充分体会到学习的轻松与快乐。
3 教学过程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话:“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如果我们能让数学课堂也充满着生活气息,那么学生学起来应该会饶有兴趣,就会意识到原来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息息相关。例如绳子是我们常见的,大家知道用一根绳子就能可以围成任何一种我们已知的平面图形,也可以测量圆周和直径,让学生想想如果有一根无限长的绳子,用它在平面内围成的图形面积是不是也是无限的,这就是极限思想的应用,对这个问题的讲解加强了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多通过生活实例来讲相关的数学知识,更能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再利用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心情,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函数应用时我结合眼下正热门的住房问题:本市去年底有住房面积1000万m2,每年拆除10万m2的旧房,假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是前一年的5%,(1)问到今年年底的住房面积?(2)求经过10年后的住房面积?分析:到今年底,也就是一年后,住房面积为1000 ×(1+5%)-10,继续求两年后的住房面积为[1000×(1+5%)-10] ×(1+5%)-10=1000(1+5%)2-10×(1+5%)-10,三年后为[1000(1+5%)2-10×(1+5%)-10]×(1+5%)-10=1000×(1+5%) 3-10×(1+5%)2-10×(1+5%)-10,设经过x年后住房面积为y万m2,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0×(1+5%)x-10×(1+5%)x-1 -10 (1+5%)x-2-…-10×(1+5%)-10,则10后住房面积1000× (1+5%)10-10×(1+5%)9-10×(1+5%)8-…-10×(1+5%)-10=1735.5,以上计算中还涉及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通过联系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很有帮助,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教学中以鼓励为主
有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很差,往往对一些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也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一着急,有时就会说出一些如“你真笨”、“这么简单都不会,别学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些话语会极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不行,我学不会。长此以往,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学生,千万不要吝啬赞扬的话语,哪怕学生学习时有一点点的起色,一点点的进步,也要适时地予以夸奖,让学生感觉到通过一定的努力,自己还是能行的,还是会学有所得的,这样慢慢就会有成就感,就能体验到一些愉快的情感,当成就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功解题的几率就会提高,而成功的快乐又能焕发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在此良性的循环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对数学产生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产生了兴趣,就不会觉得数学乏味,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心经营,从各方面、多角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琛.例谈概率的应用,数学通讯2003年6月第11期.
[2]向红艳.一堂有关数学史的课,数学教学2003年第9期.
[3]宋庆龙.《如何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北方论丛20
04年11月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