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曲溪.蛇桥游记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we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千年前,中原先民寻找土地跨海而来。农耕民族,依水而居。他们离开容易受到海盗袭击的危险的海岸,沿南渡江上行。据《正德琼台志》记载:“琼崖神岭,在县南二十里东谭都,平地中峙起一峰,即古珠崖地。”——先民来到“县南二十里东谭都”。在南渡江畔的珠崖岭上安营扎寨,挖珠崖泉,修城隍庙,建立了海南历史上首个封建建制“珠崖郡”。他们在琼北火山岩地貌寻找适合耕种的土地,在珠崖郡址以南、南渡江西岸的三十六曲溪流域,惊喜地发现大片肥沃的河流冲积平原。
  他们在西岸搭起茅草屋,焚烧田野的枯草,铸剑为犁,疏通淤塞的河道,开垦出万亩田洋。新移民陆续迁徙而来,在附近陆续建立起二十多个古村落,珠崖郡以及后来的琼州府得以站稳和发展。如果没有河流和沿岸肥沃的土地,先辈无法在此定居和繁衍生息,古代中央政权就很难在此设立建制和进行开发。
  我们离开引水槽,向着蛇桥方向,走在深一脚浅一脚的田埂,转过一片荒坡草地,意外地发现一个穿黑布衫的老农坐在水边,默默地吃着他自带的饭团,不远处有两大一小的黄牛在吃草,像一家子。这个干瘦无语的老人,静静地聆听风中传来的稻菽的窃语。他仿佛从远古穿越而来,要传递给我们怎样的信息和启示呢?
  前面出现一条小河,从西向东汇入三十六曲溪,是源自西北方向的美隆村大水潭。那边的树林后原来有二十多座古砖窑,现在还剩有十五座,专门烧制古代建筑用的青砖和灰瓦等。潭边原来有小渡口,烧制的砖瓦可以用船运,从小河通过三十六曲溪,转入南渡江再运送去琼州府,以及上游的金江和儋州等地。现在枯水季水浅,河面大约七八米宽。从这里过河就直达蛇桥了,免去绕道美隆村。
  大家正在面面相觑,“九歌”自告奋勇第一个下水,在我们敬佩和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先行渡河。大家学样把裤脚卷到大腿根部,小心翼翼下水,一点点向前摸索,最深处只及大腿,河底面上有一层薄薄的黄泥,底下是一尺半厚的黑泥浆。深陷下去,拔起一脚再踩下去,又粘又滑,两脚乌黑。这时才想起难怪田埂上都是黑土地。遥想去年十月我们徒步来蛇桥,那時蛇桥被大水淹没,一片汪洋。   终于安全渡河,岸上有两头小黄牛在悠闲地吃草,抬头静静地望着我们。有伙伴提议吃午饭啦!大家便应声依水而坐。解下背包,山哥拿出新式武器的速热快食面,“欢颜”和小黄牛对视低语良久,“文子”在草地发现了银白色的牛屎菇,菌伞圆如钢盔——可能是她自己的专用命名。再往前就是名闻遐迩的蛇桥了。
  遥想五百多年前的明代,为了方便村民过河去田洋劳作,自京城返乡的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发动抱元图(现在龙塘附近)的村民修建蛇桥。他们抬高美味河水,疏通三十六曲溪的河道,把河底多年沉积的淤泥挖出来,肥沃两岸土地,又在美隆村挖深池塘,在水中立石柱、刻水位警戒线,涝时储水,旱时灌溉,把三十六曲溪流域改造成连片的万亩良田,成为琼北最大粮仓。蛇桥边上有国仓村,不愧为琼北粮仓的美誉。
  农耕民族依河水而居,历代先民渡海来琼,雅咏村韦氏、昌茂村吴氏、仁何村何氏等迁琼始祖,在龙塘、龙泉一带定居,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开垦土地,兴修水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们修宗祠建庙宇,祭拜历代祖先神灵,追怀前德眷顾前途;他们延请名师教育子弟,大启文明声振家邦。先民又在三十六曲溪西岸,开采地下的火山石做石雕,采伐树木做木雕,建砖窑烧制青砖灰瓦,还种糖蔗熬制黑糖等等,建起了古代海南最密集的手工业作坊群落。这些古村落兴旺繁荣,宗祠神龛香火兴盛,菠萝蜜树下的祠堂里时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耕读农家,枝繁叶茂,他们再沿着南渡江逆流而上,分枝散叶到全岛。
  我们循着河边的土路继续西行,不远就看到蛇桥。枯水期蛇桥整个浮出水面,呈两个相连的S型,像一个长长的“乡”字,全由长约一米左右的火山石块叠垒,桥长150多米,宽1米半,浮出水面近一米。蛇桥以蛇形灵动的身姿而闻名,人们反而忘了它原来的名字——美味桥。因为是周日,蛇桥上青年男女,老人孩子,来来往往,拍照嬉乐。河边美味山山坡上立着丘濬《祭抱元境神碑》石刻,记录五百年多前丘濬调解上下游村民矛盾,治理河道的故事。
  踏上五十六级台阶的青石板古道,站在美味山上极目远眺,目光越过蛇桥,对岸万亩田洋,就像一本厚重的写满古老神秘符号的《农书》,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两千年的节气变化。何时播种何月收割,何时河水淹没整个田洋,塘中石柱上古老的水印和刻度线的含义。这本“农书”仿佛正在向我们招手,来啊,到田野来到溪边来。只要读懂这本书,就能明白“我从哪里来”和“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喜欢漫步美丽蜿蜒的蛇桥,更喜欢徜徉在万亩田洋,看“耕农种禾稻”,看黄牛静静地吃草,品读这本用无数汗水和经验写成的天书,感受先民砥砺前行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我们远望树林后袅袅升起的炊烟,听随风送来的民谣俚语,感受农耕摇篮的脉搏的跳动,找寻海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脉络。
  我们看了又看,流连忘返。让所有的风都朝这儿吹,所有的云霞都向這里涌,所有的雨滴都向这里洒。那风吹稻浪、五谷丰登,是祖辈凝视的目光之所在。它告诉我们,这儿是海南琼北农耕文明的摇篮,是珠崖郡和琼州府得以奠基的依托。一代又一代先辈蓑衣斗笠,草鞋疏食,挥洒辛勤的汗水,化作一座座火山石村门,化作一间间古老宗祠,化作大榕树下小小的土地庙,还有村外山坡上低矮简陋的墓碑。那黝黑的汗水滑过古铜色臂膀,落入土壤里,再被牛踏铁犁深埋,化作三十六曲溪的万亩田洋。这是两千多年来海南先民的奋斗史,凝聚着他们的艰辛和汗水,延续着世代的梦想和希望。
其他文献
3月23日上午,青春心向党,贯彻十九大——“青年之声”全国青少年漫像大赛评审会在京举行。秉承“公正、公开、公平”原则,专家评委们从网上投票与评审组初评产生的210幅作品中,经过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专业组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业余组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上述获奖名单将于近期在团中央“青年之声”、中国青年网等平台上进行公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中国美术家协会漫
“拿下奥运金牌。”中国女子铅球选手巩立姣的心愿无人不晓。巩立姣的实力也早已无需证明。她需要的只是静候比赛的到来。  8月的第一天,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第四次参加奥运会的巩立姣以20米58的个人最好成绩,毫无悬念地夺冠。破除了“只差一枚奥运金牌”的遗憾,终于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大满贯——作为两届田径世锦赛女子铅球冠军,从2007年开始参赛的巩立姣几乎拿遍除奥运会金牌以外的所有比赛金牌,曾获得2008年
大学第一年意味着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朋友和新的支 出。  许多大学生会寻找学校的兼职工作以减轻学费及日常花销的负担,但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他们有繁重的功课要处理,而且一个全日制大一学生挣的钱永远填补不了他们的花销。专家希望大一新生为避免影响学业应慎重考虑兼职工作。
回到乡村,我已成为陌生的旅人  乳白的雨霧收紧又放开  像口袋,倒出一截青山  暮春,缠绕在篱笆上的花藤  能够和盘托出的,只剩一朵花  春天的幕正在合拢  草木有急不可耐的理由  要像经幡一般,在雨水下徐徐升起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作为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11月27日上午,由共青团海口市委主办,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中国小记者海南站合作支持的“生活达人秀”趣味劳动技能活动如期举行。挑战生活技能、玩转家务劳作,都着实考验着小营员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意识。  面對日常熟悉的物品整理,小营员的表现可谓“画风迥异”,有的心灵手巧,轻松完胜;有的依葫芦画瓢,勉强过关;有的则
人们常说,16岁便是花季,那么15岁就是含苞待放、如诗如画的年龄。15岁的学生,或许正在教室里苦读唐诗宋词,了解迁客骚人的悲欢往事;亦或许正在为一道数学题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但如果有人将“世界顶尖科学家”、“斐波那契数列”等专业名词与这个年龄结合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而谈方琳做到了。聪颖少女初中一年级就迷上了研习数论  谈方琳,和大多数普通学生一样,今年16岁的她正在完成她的中学学业,在上课下课铃
方露在上海读了六年书,她没想到自己会在网上认识一个在外地读书的北方男生,甚至见了几次面。  之前从来没用过交友软件的李萌,也没预料到自己现在的男友居然是在一个校园社交app上认识。  社交是人类永恒的刚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用户规模达到7.37亿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8.2亿人。QuestMobile数据显示,交友软件Soul用户规模超过千万。  尽管微信微博地位稳固,
近日,英国内政部承诺改善在华签证服务,相关措施将在未来6个月内逐渐实施,这些措施还进一步完善过去18个月中已经实施的改进措施,诸如快速签证服务、在线申请以及部分签证申请中心的扩大和翻新。  英国驻中国使馆表示,在未来6个月内将推出一系列特别订制的更完善措施来改进签证服务,其中包括将快速签证服务资格范围扩大,包括第4级(Tier4)学生签证,而在符合快速签证服务要求的各类申请中,曾获申根签证的申请也
一群追逐新潮的年轻人引领了新的工作风潮。“时髦工作”(Hipster jobs)广受欢迎,虽然还未被列入劳工统计局的官方职业类别中,但是它的“信徒”却不少。  在大多数人看来,“时髦工作”不是众所周知的教师、销售员、律师等传统工作,而是更强调生活方式、更小众的工作。  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之后,“赶时髦的人”数量呈指数增长,由此衍生的亚文化拒绝大众主流定义,追求新鲜和与众不同。这群人对汽车和房屋
2015年3月30日,罗德基金会宣布成立罗德中国奖学金,“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项目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年龄在19-25岁的本科毕业生将有机会申请罗德中国奖学金,第一批罗德中国奖学金的获得者,将于2016年10月前往牛津大学攻读研究生课 程。  单笔奖学金超5万英镑/年  第一批罗德中国奖学金的获奖者,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奖学金总额超过5 万英镑,在牛津大学的平均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