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责任感问题研究的新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sha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首先指出教师责任感是从教师的义务中引申出来的,它包括教师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教师对自己的责任三个方面,并就存在问题和如何提高教师责任感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教师责任感 存在问题提高
  
  教师有没有责任感是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也是最关键的标准。没有责任感的教师,对工作对学生不负责任,即使知识水平和能力再高也不可能把工作搞好。反之,责任感强的教师,即使知识水平和能力差些也会在责任感驱使下,尽快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全力以赴,负起应有的责任。
  
  一、什么是教师责任感
  
  什么是教师责任感?教师责任感是指个体将国家、社会对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积淀于个体身上,形成巩固而稳定的一种道德义务。通俗地说,教师责任感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责任感是从教师的义务中引申出来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是国家、社会对教师的总体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必须遵守宪法、法律、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切实履行教师的聘约,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对学生的责任。
  (1)教师必须根据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经常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法制教育,还必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抵制和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不良现象。通过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公民,即具备法律素质。
  (2)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即具备思想道德素质。
  (3)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技术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即具备科学文化和技能素质。
  (4)教师必须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即具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教师对自己的责任。
  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用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既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又是学生人生导师,还是学者。
  教师责任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教师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是教师责任感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教师对自己的责任,是责任感的基石。没有“灵魂”,只有“基石”,或者只有“灵魂”,没有“基石”,都是片面的。教师责任感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位教师在道德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教师的状况看,我们不能说所有教师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也不能说都把责任感放在了首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发生变异,一些人受利益的驱动,社会责任感日趋淡薄,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界。事实上,确有不少教师责任感不足,常见的情况有:
  
  1.只把教师工作当作谋生的一个职业,而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以钢琴课为例,钢琴课若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统一的授课内容,课上得怎样全凭老师的态度,老师听一遍学生弹的曲子随便说两句是一节课,老师认真听,认真教又是一节课,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尺度,完全凭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心,教好或教不好就看有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2.上课没有热情。
  很多青年教师对教师这个行业认识不够,缺乏热情,只是把上课当成一项任务,每周上够课时,学期末拿钱。没有认识到教师工作讲求的是奉献而非索取,而考虑更多的是索取而非奉献。
  
  三、如何提高教师责任感
  
  1.大力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教育是新一代成长和社会生活得以继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没有教育,人类无法延续,社会无法发展,教育工作者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如果教师能认清这一点,也就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认识到了本职工作的重要,这无疑会有助于培养责任感。因此,首先应向教师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2.严格要求。
  根据素质教育的任务严格要求教师,经常检查考核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情况,使教师感到压力和责任,从而逐渐形成认真负责的习惯,逐步提高责任感。
  
  3.由光荣感引发责任感。
  积极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多给教师一些荣誉,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光荣,进而热爱教师工作,引发责任感。
  
  4.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促进其对本专业的热爱,从而促进其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会觉得工作负担减轻,自然也会减少厌倦情绪,也更容易做出成绩,获得荣誉。这对他们形成责任感是很有帮助的,对提高教育质量也大有好处。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丰富了教育的内涵,从质和量两方面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固然重要,但从主观作用来看,责任感更为重要。可以说,责任感应当为教师素质的首要因素。责任感是一种态度体验。教师的责任感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较低层次,属于社会从众倾向。教师受团体中的无形压力而在认识倾向与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多数趋于一致。他们身处教育环境中,工作的内容、上级的要求、同行的言行、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等使其感觉到责任在身。二是较高层次,属于情感范畴,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了动力定型,对教师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能对其行为负责。责任感处于较低层次时,行为是被动的,但也可能在外界的压力下负起责任来;当处于较高层次时,则能主动地负起责任来,而不需任何外界压力,就能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祖钧.教师责任感与素质教育.龙岩师专学报,1998.9.
  [2]张维达,马玉莲.论教师的责任感,1999.3.
其他文献
从能量产量、粗蛋白质产量、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和致膨胀特性等方面对已通过审定的23个我国苜蓿栽培品种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河西苜蓿、准格尔苜蓿、陇东苜蓿、肇
摘要: 本文通过自编《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对长春市4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结果 53.5%的大学生正处于恋爱中或以前有过恋爱经历,60%的学生在恋爱中追求天长地久,但只有不到50%的学生打算与大学时代的恋人结婚。不论男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家庭和事业同等重要,而且不维系没有爱情的婚姻,对性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对在校结婚学生基本持否定态度,并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婚姻观较为积极乐观,性观念逐步开
新的世纪,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依照学校发展规律,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是学校管理人员的永恒话题。如何优化管理,树立良好形象,铸造品牌学校呢?笔者以下将浅谈亲身的经验。    1.形成和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1)真正落实“面向全体”,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真正落实“面向全体”,首先要求在管理上不开除(劝退)任何一个学生,在教育上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既要站在为国家负责的高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