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能怪自己眼力没到,即使人家不给退,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打眼”是收藏行里对买到赝品的一种称谓。打眼的事儿极普遍,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古玩市场十货九假,打眼的大有人在,几千万购置的全是假瓷器的也不鲜见。大部分打过眼的收藏者都不愿家丑外扬,但也有收藏方家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给大家提个醒儿。樊志刚就是这样一位。在太原收藏圈里,樊志刚是收藏杂项的方家,主要是收藏文玩核桃、象牙、玉饰、紫檀这些可以随身携带的物件儿。
文玩核桃是收藏项目中的一个小项,源于核桃的健身作用,两只核桃在手里盘转,可以舒筋活血。乾隆皇帝曾有诗云:“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讲的就是盘核桃。
收藏核桃在清中期最鼎盛,皇帝带头全民效仿,老北京有句话叫“贝勒手里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民间也盛传这类俗语,比如“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樊志刚说自己揉了这几年核桃,大小病都没犯过,要在以往,冬天感冒发烧是年年要有的。
在他的衣袋里就揣着一对核桃,因为玩的年头久了,颜色红若玛瑙,剔透如玉。这是一对狮子头,是文玩核桃中四大名品中的首席。所谓狮子头是以形状来分的。好的狮子头极难得,往往一火车核桃里也配不出一对来。樊志刚这对狮子头品相十足,上有水波纹,只是个头不十分大。在文玩核桃里,个头大小直接影响价格,直径40毫米以上的核桃每多一毫米价格就相差悬殊。如果是40毫米以上的好点的狮子头,现在都在万元以上了。一些传世的老核桃,几万十几万元的也有。
打了樊志刚的眼的不是狮子头,是一对虎头和两对官帽,都是文玩核桃里的名品,地点是在太原的南宫露天古玩市场。
闲逛的樊志刚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几对不错的核桃,细细端详,越发觉得好,成对的核桃一样大小,虽满是泥垢,但看得出纹路极相似,颜色、大小、纹理、包浆……用老樊的话讲,要啥有啥。
摊主是个河北人,开口要价6000元,老樊侃到1050成交。
满心欢喜的樊志刚回家把核桃清理干净。拿出了30倍的放大镜细细观察起来但这核桃就好比人的指纹,不可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这让樊志刚犯了嘀咕。樊志刚叫朋友来看,在核桃里发现了气泡。树脂的!模具里浇铸出来的假核桃。
樊志刚赶到古玩市场,幸好那个摊主竞没走。樊志刚把他拉到一边,悄声说到,“朋友,你这个核桃有点不对劲儿啊。”摊主开始还不认,后来发现樊是个内行,勉强退了钱。
没全退,扣了二百。这也是古玩行里的规矩,打了眼,只能怪自己眼力没到。
核桃的真假辨认,对于玩了这么多年的樊志刚而言并不难,之所以打眼,樊志刚讲就是因为捡漏的心理,总觉得好事就是让自己碰到了,其实如果核桃是真的,不要说三对,一对就值五六千了。现在人人搞收藏,好东西本就不多,偶然看见,往往首先考虑如何据为己有,真假的辨认可能就托大了。
被核桃打了眼,樊志刚的朋友也多有经历。即便是一些玩了几十年的藏家也在所难免。杨先是其中一位,而他的打眼是被樊志刚发现的。
那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同样是南宫的古玩市场。50出头的杨先早早来到了古玩市场。
南宫古玩市场在太原极有名,摆地摊的各路神仙大体上有个划分,比如说河南人多是卖瓷器、玉器、铜器的;山西平遥人多卖木器、瓷器、字画书籍的;河北人则是卖竹器、古钱币、玉器等杂项的。
卖杨先核桃的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那是一对狮子头,个头极大。杨先玩了十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核桃,闷尖、矮桩、大底座、水龙纹,直径至少在42毫米以上,更妙的是两只核桃几乎一样,世所稀见。
摊主开价五千。杨先开始挑毛病,“你这尖损了”,“大小有差异啊”,最后,杨先以1200元买下这一对狮子头。
核桃拿到手,杨先第一件事就是去樊志刚那里显摆。打过眼的老樊一看如此完美的核桃,就存了疑,拿出他那30倍的放大镜仔细观看——树脂的!
杨先不死心,拿着小刀子刻了一下,果然是人工合成的假货,再回去找时,已经是人去摊空,1200元交了学费,换来两个树脂核桃。
“打眼”是收藏行里对买到赝品的一种称谓。打眼的事儿极普遍,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古玩市场十货九假,打眼的大有人在,几千万购置的全是假瓷器的也不鲜见。大部分打过眼的收藏者都不愿家丑外扬,但也有收藏方家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给大家提个醒儿。樊志刚就是这样一位。在太原收藏圈里,樊志刚是收藏杂项的方家,主要是收藏文玩核桃、象牙、玉饰、紫檀这些可以随身携带的物件儿。
文玩核桃是收藏项目中的一个小项,源于核桃的健身作用,两只核桃在手里盘转,可以舒筋活血。乾隆皇帝曾有诗云:“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讲的就是盘核桃。
收藏核桃在清中期最鼎盛,皇帝带头全民效仿,老北京有句话叫“贝勒手里三件宝,扳指核桃笼中鸟。”民间也盛传这类俗语,比如“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
樊志刚说自己揉了这几年核桃,大小病都没犯过,要在以往,冬天感冒发烧是年年要有的。
在他的衣袋里就揣着一对核桃,因为玩的年头久了,颜色红若玛瑙,剔透如玉。这是一对狮子头,是文玩核桃中四大名品中的首席。所谓狮子头是以形状来分的。好的狮子头极难得,往往一火车核桃里也配不出一对来。樊志刚这对狮子头品相十足,上有水波纹,只是个头不十分大。在文玩核桃里,个头大小直接影响价格,直径40毫米以上的核桃每多一毫米价格就相差悬殊。如果是40毫米以上的好点的狮子头,现在都在万元以上了。一些传世的老核桃,几万十几万元的也有。
打了樊志刚的眼的不是狮子头,是一对虎头和两对官帽,都是文玩核桃里的名品,地点是在太原的南宫露天古玩市场。
闲逛的樊志刚在一个地摊上发现了几对不错的核桃,细细端详,越发觉得好,成对的核桃一样大小,虽满是泥垢,但看得出纹路极相似,颜色、大小、纹理、包浆……用老樊的话讲,要啥有啥。
摊主是个河北人,开口要价6000元,老樊侃到1050成交。
满心欢喜的樊志刚回家把核桃清理干净。拿出了30倍的放大镜细细观察起来但这核桃就好比人的指纹,不可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这让樊志刚犯了嘀咕。樊志刚叫朋友来看,在核桃里发现了气泡。树脂的!模具里浇铸出来的假核桃。
樊志刚赶到古玩市场,幸好那个摊主竞没走。樊志刚把他拉到一边,悄声说到,“朋友,你这个核桃有点不对劲儿啊。”摊主开始还不认,后来发现樊是个内行,勉强退了钱。
没全退,扣了二百。这也是古玩行里的规矩,打了眼,只能怪自己眼力没到。
核桃的真假辨认,对于玩了这么多年的樊志刚而言并不难,之所以打眼,樊志刚讲就是因为捡漏的心理,总觉得好事就是让自己碰到了,其实如果核桃是真的,不要说三对,一对就值五六千了。现在人人搞收藏,好东西本就不多,偶然看见,往往首先考虑如何据为己有,真假的辨认可能就托大了。
被核桃打了眼,樊志刚的朋友也多有经历。即便是一些玩了几十年的藏家也在所难免。杨先是其中一位,而他的打眼是被樊志刚发现的。
那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同样是南宫的古玩市场。50出头的杨先早早来到了古玩市场。
南宫古玩市场在太原极有名,摆地摊的各路神仙大体上有个划分,比如说河南人多是卖瓷器、玉器、铜器的;山西平遥人多卖木器、瓷器、字画书籍的;河北人则是卖竹器、古钱币、玉器等杂项的。
卖杨先核桃的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那是一对狮子头,个头极大。杨先玩了十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核桃,闷尖、矮桩、大底座、水龙纹,直径至少在42毫米以上,更妙的是两只核桃几乎一样,世所稀见。
摊主开价五千。杨先开始挑毛病,“你这尖损了”,“大小有差异啊”,最后,杨先以1200元买下这一对狮子头。
核桃拿到手,杨先第一件事就是去樊志刚那里显摆。打过眼的老樊一看如此完美的核桃,就存了疑,拿出他那30倍的放大镜仔细观看——树脂的!
杨先不死心,拿着小刀子刻了一下,果然是人工合成的假货,再回去找时,已经是人去摊空,1200元交了学费,换来两个树脂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