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专题”复习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所以农业历来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高考聚焦]聚焦一:
  对农业进行区位分析,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经常涉及到的考点。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能很好地体现以“能力立意”为中心的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一、区位含义
  
  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某事物的位置;二是指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空间的联系。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二、了解地理要素,对农业进行区位分析
  
  1.地理要素构成
  地理要素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政策、科技、人口、城市、商贸、旅游等)。 地理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所以要注意发散思维,用联系法对地理要素进行分析。
  
  2.构建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布局的基础,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农业布局,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资金、地价。
  对农业区位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人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所以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如:甘蔗主要生长在南方,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等。
  


  其次,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具有可行性,对农业区位选择做进一步考虑。
  (1)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下面举例说明:
  ①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对气候的改造和合用,如温室农业、大棚育秧;
  ②低洼地、丘陵山地、黄土高原等对地形的改造与立体农业的发展。主要形式有基塘农业、鱼塘一台田农业,丘陵山区韵林地—梯田—鱼塘,黄土高原的打坝於地与梯田等,都是对不利的地形条件加以改良,再进行立体农业的综合开发。
  ③改良土壤,使之适宜农业发展,提高产量。如东北的沼泽土改良,黄淮海盐碱地的治理,南方山区红壤的改良等。
  ④开发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包括节约用水,引水灌溉。如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南疆绿洲农业。
  (2)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杂交品种的推广使农业的区位范围扩大。
  最后,从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等)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有变化的因素的发展变化。如一方面表现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如美、加、澳、法、阿根廷等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乳畜产品生产国;拉美、非洲、东南亚、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荷兰成为世界花卉生产供应国;另一方面表现在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过来经营规模则会缩小。
  


  总之,自然因素对区位的影响是基本,一般,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是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3.考查的题型
  (1)分析影响某地作物的主导因素
  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光热条件,如古巴的甘蔗——热带作物,所以主导因素为热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夏季高温,有高山冰雪水灌溉,所以主导因素为水源;东北的优质大豆——当地有肥沃的黑土,所以主导因素为热量;珠江三角洲的鱼塘——河网密布,地势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利于挖泥成塘,所以主导因素为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如上海、北京市郊区的乳牛场和养鸡场、蔬菜生产基地的主导因素为市场,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侧重于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的需要量。我国南方蔬菜基地——主导因素为交通运输条件、保鲜冷藏技术;美国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和生产过程专业化——主导因素为科技进步;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将一部分粮田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基塘养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和措施;欧洲北海沿岸地区多种植甜菜、马铃薯和麦类作物,很少种植谷类作物,其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
  (2)构建农业布局
  另一种区位选择,是对农业种类的微观选择,同样也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计划布局小麦地、果园地、蔬菜地、乳牛或养鸡场等农业类型,需要考虑地价、农产品的产值、需水量及对交通的要求。一般来说,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不同农业类型单位面积的产值不同,如产值由高到低的排列是乳牛业或养鸡场、蔬菜、果园、小麦;不同农业类型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如乳牛业或养鸡场的产品需要尽快进入市场,所以应靠近市场区位并且要求交通便利;蔬菜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且需水量大,应靠近市场和水源;小麦占地面积大,因此应该在面积较大的地形平坦的郊区;另外,农业区位的选择还要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来确定,如果园、林地等适宜建在丘陵坡地上,利于保持水土;畜牧业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丘陵或高山高原;渔业在湖泊、水库、海区:种植业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甘蔗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甜菜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棉花在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柑橘在气候湿润的亚热带;苹果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热带经济作物在热带雨林季风气候区)。
  


  (3)分析有利和限制性因素
  区位因素包括有利(优势)和不利(限制)因素。在区位分析中要明确问题指向,结合区域背景回归题目:在区域发展中要协调区域要素,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力求趋利避害。在解题中常会遇到,某些区位因素既是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又是局部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而河西走廊成为西北“粮棉瓜果之乡”的有利条件却是水源——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解决了局部区域缺水的现状。
  总之,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合理布局时,需要综合考 虑多种因素,考虑影响它的主导因素或主要限制性因素,辨证地、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影响区位选择的各因素。
  [高考聚焦]聚焦二: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①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光热条件优越。②土地资源总量大,类型多,质量好。③水资源总量大。④生物种类繁多,品种丰富。⑤劳动力资源丰富。⑥农业历史悠久,传统耕作经验丰富。
  
  二、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分布
  
  (1)主要粮食作物
  ①小麦:耐早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
  春小麦——长城以北,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以黑龙江产量最多。
  冬小麦——长城以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以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等产量最多。
  ②水稻:性喜温湿。秦岭——淮河以南则是水稻的集中分布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台西平原,以湖南,广东,四川,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等省产量最多。
  ③玉米:性喜暖湿,集中分布在黑龙江至云贵高原的东北——西南向的长形地带。以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产量最多。
  ④大豆:喜温作物。适宜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主要在松辽平原和黄淮平原。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辽宁,安徽为主。大豆是粮、油兼用作物。
  (2)主要经济作物:
  ①棉花:喜温好光作物。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江苏,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地。
  ②花生:原产热带,对热量要求较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
  ③油菜:喜凉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出现“北移南迁”——北到黑龙江、辽宁,南到华南地区。
  ④芝麻:喜温怕涝。淮河流域,汉水流域,江汉平原。
  ⑤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
  ⑥甜菜:喜温凉,耐早耐盐碱,生长期短。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产量最大。
  (3)经济林:
  ①茶叶:喜温好湿,喜酸耐阴,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我国是茶叶的故乡。
  ②果树:品种多,质地好。温带水果——苹果、梨、桃、葡萄;亚热带水果——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热带水果——椰子、芒果。
  (4)畜产品:
  ①马:内蒙古的三河马,青海的河曲马。
  ②牛:内蒙古三河牛,青藏地区的牦牛。
  ③羊:宁夏的滩羊,新疆的细毛羊,青藏高原的藏绵羊、藏山羊。
  
  三、农业生产分布区
  
  1.商品粮生产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苏皖北部平原、珠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等。
  2.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3.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和油菜。花生产于山东和两广丘陵,油菜的集中产区是长江流域。
  4.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四川、云南是甘蔗主要卢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是甜菜主要产区。
  5.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牧区为我国四大牧区,其中内蒙古牧区最大。
  6.农产品出口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
  
  四、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东北区(黑、吉、辽)
  1.自然条件分析
  (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
  (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4)沼泽地面积很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所以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
  (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2.农业特色
  (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
  
  1.自然条件分析
  (1)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早(春季和初夏干旱)威胁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方灌溉水源不足。
  (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方,盐碱危害很严重。
  (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
  
  2.农业特色:
  (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
  (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
  
  三、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
  
  1、自然条件分析:
  (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早,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
  (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2.农业特色:
  (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 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人。
  
  四、南部沿海地区(闽、台、粤、桂、琼及香港、澳门特区)
  
  1.自然条件分析:
  (1)我国纬度最低的一个区,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濒临海洋,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这里丰沛的降水,雨季从4、5月份开始,延续到9、10月份。本区气候炎热多雨,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台风活动频繁,侵入我国的台风约80%在本区登陆。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
  (3)地形人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的西部平原是本区最人的两个冲积平原。
  
  2.农业特色
  (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
  (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
  (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五、西南区(川、黔、滇、渝)
  
  1.西南三省一市在北纬35°以南,云南省南部还伸入到北回归线以南。四川、贵州、重庆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南南部属热带。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气候显著降低,形成高山气候。
  2.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3.成都平原为冲积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美誉。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
  4.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
  5.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而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
  
  六、青藏区(藏、青)
  
  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叫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七、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
  
  1.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送到,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日照丰富;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
  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这里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北区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植物来说,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夜间气温低,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本区所产瓜果品质十分优良。
  3.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灌溉,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长良好。
  (1)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流向微微倾斜的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汉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向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塞上米粮川”。
  (2)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农业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的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长绒绵的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一坎儿井。
  4.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因降水较丰而成为我国水草最丰美的牧场和打草场,三河一带出产的三河牛、三河马,闻名全国;宁夏所产的滩羊是稀有的比质裘皮羊品种:新疆境内的天山、阿尔泰山,地形雨较多,山腰以云衫林为主的山地针叶林,以上以下生
  2.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的优势、问题及措施长牧草,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细毛羊是优良畜种。
  5.本区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任意樵采,造 成严重的沙漠化危害。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防止沙漠蔓延和草场退化,是本区环境治理和改造的重要任务。
  [高考聚焦]聚焦三:
  关于“三类农业区域的开发与治理”是高考重点。常以区域图或数据统计资料分析某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和发展方向。
  1.低湿地和盐碱地治理的方法
  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特别是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并其起伏和缓,在岗间形成许多浅平封-闭的洼地:每到雨季,洼地积水,河水倒灌入洼,地下水位升高,致使洼底沼泽化,洼地盐碱化。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实行“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鱼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气候的旱涝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含盐的水分迁移。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治理盐碱地的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控土壤的水盐运动。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引淡淋盐、并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启示
  1.注意区域农业开发的分析思路
  分析某区域农业开发的地理条件,提出开发建设、综合治理的对策;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中国某区域农业车产条件、特点与美国、印度等国家进行对比。
  2.注意结合热点,联系生活
  如东北农林基地的建设应联系“湿地”,考虑“湿地”的含义、我国保护的措施等。
  [高考聚焦]聚焦四:
  国土整治中的两类农业灾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1.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原因
  3.水土流失的治理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由于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等的地带,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不稳。所以自然灾害多如水土流失等;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使得灾害更加严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必要前提):
  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地形: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土壤: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2)人为原因(决定性因素)
  植被破坏如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开矿等。
  
  二、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植被状况—覆盖率低,缺乏保护。
  (2)人为原因(决定性因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开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程建设不当等。
  2.荒漠化的防治
  3.整治措施
  整治措施;①生态措施——种草为主;耐旱树种为辅;恢复自然植被;②工程措施——草方格沙障固沙,增加地表粗糙度,截流水分;小流域综合整治。飞机播种、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是世界领先技术;③农技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早作物品种。
  典型案例: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技术等。
  
  (审稿:张兵 编校:何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老年肺癌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4例进行肺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
肥胖和哮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两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两者间存在关联,肥胖时哮喘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加大,表明肥胖是哮喘的危险因素。肥胖
本文简单探讨了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相关差异性,重点分析了美国、德国及日本的金融监管制度,为我国未来的金融监管改革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粒度频率曲线和沉积速率等特征分析,探讨乌梁素海湿地沉积物历史沉积过程和环境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乌梁素海各样点WLSH
在2011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出台和落实的今天,根据学科素养提升的培训和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乃是教学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在中学
清代前期和中期是书写辉煌的时代,它继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之后,又开创了康乾盛世,使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了国强民富。然而到了清末,随着政治腐败、社会矛盾的
《中国疗养医学》2020年第29卷第5期刊登的论文《益气活血化痰汤联合西药对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表2中“FEV1/L”“(FEV1/FVC)/%”有误,现更
艺术学科的基础史论课程,是建立整体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史论课程颇具难度。戏剧史论教学不仅要提供一个语境,以追踪戏剧在各个时代的发展,还要重视学科基础
摘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很多。实践证明,民间游戏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灵活最快乐的活动。它是中华民族最质朴的一种游戏,具有历史文
<正> 一、关于肾炎、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最新进展1.抗凝剂及多剂并用疗法自Kincaid-Smith报告把肝素、华法令、潘生丁联合应用于肾疾病的治疗以来,抗凝疗法在临床经常应用,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