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猪肉及相关制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养猪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又一增长点。随着大规模生猪养殖活动的开展,猪疾病预防工作方面缺陷凸显。本文对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进行探讨,总结生猪养殖過程中常见治病防治经验。提升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生猪经济稳步增长。
关键词:猪;疫病预防;治病治疗
世界上近50%的猪肉产品消费发生在我国。2017年,我国生猪产业总产值约1.3万亿元,占全部畜禽总产值的56.6%,市场体量庞大。近10年来,我国发生于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传染病新增30余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我国生猪死淘率却达到发达国家的1~3倍,在一些养殖场,生猪死淘率甚至高达15%。鉴于产业规模扩张与死淘率过高之间的矛盾,猪疾病防治刻不容缓。
一、猪的疾病预防
1.环境治理
猪疾病的爆发与养殖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温湿度失调、养殖场内清洁不到位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猪疫病的原因,影响生猪的生长质量。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养殖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在猪苗投放之前,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理,避免残留的细菌、病毒等感染猪苗。定期清理喂食槽、猪舍地面,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以免猪舍内滋生过多的病菌,确保猪舍干净、整洁。对于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需要结合猪苗的成长阶段、生长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灵活调整。例如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应加强猪舍通风,并适当增加清洁、消毒的频率,以免猪疾病大面积爆发。
2.接种疫苗
部分猪疾病能够通过疫苗接种被有效防治,例如常见的猪瘟、猪丹毒等疾病,产生的防治效果较佳,在猪疾病防治工作中被普遍应用。接种前,养殖人员要充分了解养殖猪品种的成长特点、抗病能力,结合以往养殖过程中猪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当地生猪养殖产业常见病症,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猪苗本身的抗病能力。另外,接种过程必须严格依照生猪养殖技术标准进行,斟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确保疫苗的疾病防治效果发挥到最大。当发现生猪出现患病症状后,及时将其隔离,以免疫病进一步发展扩散。对于病死生猪,应选择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防止病原体残留。
3.科学养殖
科学养殖指的是结合生猪生长的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养殖条件、投料方案等。例如,将粗饲料与精料混合,确保生猪摄取营养均衡。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菌霉素,提高生猪抗病能力,并防止其摄入过多的黄曲霉毒素,留下患病风险。选用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饲料,避免投喂粗劣、变质的饲料或杂食。科学养殖还要实现精细化养殖,例如,在饮用水中添加有利于杀菌降火、抗病消炎的中草药,按照生猪不同的成长阶段,改变投喂密度、投食量和饲料种类。
二、猪的疾病治疗
1.猪丹毒的治疗
猪丹毒是一种急热型传染病,具备传染能力强、适应性高等特点。发生猪丹毒感染后,在短时间内即会出现大面积的扩散,给生猪的正常生长带来极大威胁。该病的发病症状为,初期产生红色眼屎,后期生猪身体表面出现红斑。
(1)母猪和猪苗表现出猪丹毒疾病症状,若病况较急,可采用投喂速效青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2次/d,连续投喂3d左右;常规症状可使用长效青霉素,投喂48h后,根据病猪状态再次投喂。也可选用肌肉注射青霉素药剂的方法进行猪丹毒治疗,用药原则为1mL/10kg。或在饲料及饮用水中添加青霉素,用药量控制在200g/t,连续用药14d。(2)大面积出现猪丹毒疾病,需采用随食用药的方法,每吨饲料添加500g四环素。
2.气喘病的治疗
气喘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和气喘,急性情况下伴随肺水肿或肺气肿等症状发生。发病后,生猪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饲料摄入量减少,外部环境波动较大时为该病高发期,发病规律还与猪苗的品种及选择的饲料种类相关。在治疗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病情控制:(1)适量支原净随食投喂。(2)2mg/kg恩诺沙星肌肉注射治疗,2次/d。(3)投喂盐酸土霉素。第一次投喂每千克体重500mg,之后缩减为250mg/kg每天。(4)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0.25%的普鲁卡因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7d。结合病症发展情况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5)气管注射5mg/kg的抗病药剂。该方法药效发挥较快,防治效果明显。猪气喘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反复的现象,需要充分观察病猪病情发展状态。例如,在完成基本防治工作后,将病猪单独饲养、观察一段时间,待其生长状态好转,病情彻底恢复后再进行集中养殖。
3.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生于生猪的呼吸道系统,该疾病的产生源头为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发病症状为生猪面部畸形、生长速度放缓并伴随打喷嚏、流鼻血、鼻部歪斜等问题。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会导致生猪的抗病能力下降,引发其他病菌感染,导致生猪患病后的死亡率大大提升,易发群体为3月左右的生猪。
发现病症后,将已经无法根治的生猪淘汰,对于病情较轻的生猪,对其进行催肥尽快出栏,以免疾病大面积传播。该病症主要依靠前期筛查工作进行治理。例如,母猪产仔过程应将其隔离,猪苗生长前2月进行单独饲养,若无任何病症发生,再将其集中饲养。
4.链球菌病的治疗
链球菌病能够同时感染人和生猪,诱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人体疾病。该病在每年8~10月高发,导致生猪免疫系统失常。
该疾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也为淘汰患病猪和猪舍的彻底清理。目前,市场上研发出头孢他啶、青霉素G等新型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可有效防治链球菌感染。
三、结语
猪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生猪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求养殖人员依照生猪科学化养殖的要求,做好环境治理、育苗接种等工作,从根源防止猪疾病的发生。发病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治疗,并通过隔离、淘汰等以免猪疾病大面积爆发。提高猪疾病防控效果,创造更多的生猪养殖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路立新,唐花.浅谈猪的常见疾病治疗与预防[J].农家科技,2018(11):102.
[2]赵国翠.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探究[J].兽医导刊,2017,(16):110.26.
关键词:猪;疫病预防;治病治疗
世界上近50%的猪肉产品消费发生在我国。2017年,我国生猪产业总产值约1.3万亿元,占全部畜禽总产值的56.6%,市场体量庞大。近10年来,我国发生于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传染病新增30余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我国生猪死淘率却达到发达国家的1~3倍,在一些养殖场,生猪死淘率甚至高达15%。鉴于产业规模扩张与死淘率过高之间的矛盾,猪疾病防治刻不容缓。
一、猪的疾病预防
1.环境治理
猪疾病的爆发与养殖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温湿度失调、养殖场内清洁不到位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猪疫病的原因,影响生猪的生长质量。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养殖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在猪苗投放之前,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理,避免残留的细菌、病毒等感染猪苗。定期清理喂食槽、猪舍地面,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以免猪舍内滋生过多的病菌,确保猪舍干净、整洁。对于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需要结合猪苗的成长阶段、生长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灵活调整。例如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应加强猪舍通风,并适当增加清洁、消毒的频率,以免猪疾病大面积爆发。
2.接种疫苗
部分猪疾病能够通过疫苗接种被有效防治,例如常见的猪瘟、猪丹毒等疾病,产生的防治效果较佳,在猪疾病防治工作中被普遍应用。接种前,养殖人员要充分了解养殖猪品种的成长特点、抗病能力,结合以往养殖过程中猪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当地生猪养殖产业常见病症,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猪苗本身的抗病能力。另外,接种过程必须严格依照生猪养殖技术标准进行,斟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确保疫苗的疾病防治效果发挥到最大。当发现生猪出现患病症状后,及时将其隔离,以免疫病进一步发展扩散。对于病死生猪,应选择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防止病原体残留。
3.科学养殖
科学养殖指的是结合生猪生长的实际需求,设置适当的养殖条件、投料方案等。例如,将粗饲料与精料混合,确保生猪摄取营养均衡。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菌霉素,提高生猪抗病能力,并防止其摄入过多的黄曲霉毒素,留下患病风险。选用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饲料,避免投喂粗劣、变质的饲料或杂食。科学养殖还要实现精细化养殖,例如,在饮用水中添加有利于杀菌降火、抗病消炎的中草药,按照生猪不同的成长阶段,改变投喂密度、投食量和饲料种类。
二、猪的疾病治疗
1.猪丹毒的治疗
猪丹毒是一种急热型传染病,具备传染能力强、适应性高等特点。发生猪丹毒感染后,在短时间内即会出现大面积的扩散,给生猪的正常生长带来极大威胁。该病的发病症状为,初期产生红色眼屎,后期生猪身体表面出现红斑。
(1)母猪和猪苗表现出猪丹毒疾病症状,若病况较急,可采用投喂速效青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2次/d,连续投喂3d左右;常规症状可使用长效青霉素,投喂48h后,根据病猪状态再次投喂。也可选用肌肉注射青霉素药剂的方法进行猪丹毒治疗,用药原则为1mL/10kg。或在饲料及饮用水中添加青霉素,用药量控制在200g/t,连续用药14d。(2)大面积出现猪丹毒疾病,需采用随食用药的方法,每吨饲料添加500g四环素。
2.气喘病的治疗
气喘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和气喘,急性情况下伴随肺水肿或肺气肿等症状发生。发病后,生猪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饲料摄入量减少,外部环境波动较大时为该病高发期,发病规律还与猪苗的品种及选择的饲料种类相关。在治疗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病情控制:(1)适量支原净随食投喂。(2)2mg/kg恩诺沙星肌肉注射治疗,2次/d。(3)投喂盐酸土霉素。第一次投喂每千克体重500mg,之后缩减为250mg/kg每天。(4)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0.25%的普鲁卡因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7d。结合病症发展情况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5)气管注射5mg/kg的抗病药剂。该方法药效发挥较快,防治效果明显。猪气喘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反复的现象,需要充分观察病猪病情发展状态。例如,在完成基本防治工作后,将病猪单独饲养、观察一段时间,待其生长状态好转,病情彻底恢复后再进行集中养殖。
3.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生于生猪的呼吸道系统,该疾病的产生源头为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发病症状为生猪面部畸形、生长速度放缓并伴随打喷嚏、流鼻血、鼻部歪斜等问题。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会导致生猪的抗病能力下降,引发其他病菌感染,导致生猪患病后的死亡率大大提升,易发群体为3月左右的生猪。
发现病症后,将已经无法根治的生猪淘汰,对于病情较轻的生猪,对其进行催肥尽快出栏,以免疾病大面积传播。该病症主要依靠前期筛查工作进行治理。例如,母猪产仔过程应将其隔离,猪苗生长前2月进行单独饲养,若无任何病症发生,再将其集中饲养。
4.链球菌病的治疗
链球菌病能够同时感染人和生猪,诱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人体疾病。该病在每年8~10月高发,导致生猪免疫系统失常。
该疾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也为淘汰患病猪和猪舍的彻底清理。目前,市场上研发出头孢他啶、青霉素G等新型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可有效防治链球菌感染。
三、结语
猪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生猪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求养殖人员依照生猪科学化养殖的要求,做好环境治理、育苗接种等工作,从根源防止猪疾病的发生。发病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治疗,并通过隔离、淘汰等以免猪疾病大面积爆发。提高猪疾病防控效果,创造更多的生猪养殖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路立新,唐花.浅谈猪的常见疾病治疗与预防[J].农家科技,2018(11):102.
[2]赵国翠.猪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探究[J].兽医导刊,2017,(16):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