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讣闻报道是一个重要的新闻品种。在西方,讣闻是几乎所有报纸的家常菜。除了时政新闻之外,讣闻报道深受西方报纸读者的喜爱。例如英国的《每日电讯报》讣闻版(Obituaries)刊登的讣闻报道每年都会结集出版,非常畅销。中国自古对讣闻就很重视,其文体形式主要是哀辞、祭文、碑志等。例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以及袁枚的《祭妹文》都是传世佳作。20世纪初的中国报章(例如《申报》和《大公报》)也常有讣闻登载。被人民群众传诵至今,由毛主席撰写的《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其实都可归于讣闻一类。但是长久以来,在公众的心目中,讣闻报道的对象是知名人士和典型人物。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光明日报》曾作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逝世可见报的规定,新闻媒体因有政策而不敢大胆泼墨。除此以外,备受媒体关注的“逝去”名人,大都集中在文化界、演艺圈。对于平民百姓的“逝去”,不但记者没有意识到它的新闻价值,就连大多数公众也不会想到将其登到报纸的版面上。
2005年3月,《新京报》在讣闻报道上做了国内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媒体,它学习《纽约时报》,每周二推出讣闻版,报道已故人物的生前故事,起名“逝者”。这个版面放在最为重要的A叠中间,紧贴在国内外重要新闻之后,并配备有专门采写讣闻的记者和编辑。由此可见《新京报》对这个版面的重视程度。逝者版对于讣闻的处理,短的十行八行,长的半个版面,而且还加上逝者的照片。讣闻的长短,和死者的社会地位、职业或财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新京报》“逝者版”令人耳目一新、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它从职业记者的角度出发,将讣闻报道的触角更多地投向普通人,把报道重点集中在挖掘普通人物的故事性上。《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豪厄尔·雷恩斯说,很多人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但知者甚少,如淹没不彰,对死者本人和读者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在《新京报》的“逝者版”上,去世者不论是自沉故里高梁河的年届81岁的老大爷尹启财,还是被病痛折磨到最后一息却想着省钱给弟弟治病的10岁男孩晨晨;不论是在球场上猝死的青年教师,还是捐献遗体的退休警察;不论是望女成凤、对女儿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急之下喝下敌敌畏的母亲,还是新婚不久就撇下新娘到北京打工,拆旧房时被突然坍塌的老墙压死的打工仔杨华洪,都有一席之地。而且每一篇报道都力图用流畅、形象的语言挖掘出逝者生命中的亮点和特色。更让读者惊奇的是,这些报道不单纯用悲灰的笔触去复述逝者。原来讣闻也可以写得有趣或动人。例如在报道活了95岁的书店退休老员工“赵老”时,记者抓住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有趣的细节:“赵老活了34434天,这是他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从60岁开始,赵老喜欢记录数字,算着自己活了多少天。他曾说,这不是计较,而是时时让自己明白知足。”(《新京报》2005年3月29日A15逝者版)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郑老”除了铮铮铁骨,还有一双巧手,“在抗战根据地,郑山还学会了针线活、织毛衣,大儿子记得,小时候兄弟姐妹都穿过父亲织就的毛衣。”(《新京报》2005年7月5日A13逝者版)和采写其他新闻的记者相比,讣闻版的记者在选取素材时,范围更广,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只要记者有智慧、有时间、有渴望去寻找,人生都是富有戏剧性的。在《新京报》逝者版讣闻报道的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组织报道,始终把普通人奉为主体,努力展现出一个个普通人最光彩或者是最曲折的一面,透过逝者来展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真实人生,并从文化角度肯定这些普通人的存在价值和尊严,因而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人文情感。这些讣闻报道不过分渲染、不煽情,于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浸透着对逝去的平凡生命的人文关怀,唤起存在于人们心中长久的、朴素的、最可贵的人情,读者读后或感动、或感叹,回味悠长。
美国学者吉奈斯·哈姆曾精辟地认为:讣闻“蒸馏了人的一生,是生命的记事,它反映着社会价值。同时,对于讣闻的思考还帮助我们理解时代文化的重要部分和社会的公共记忆”。的确,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开发普通人讣闻,让普通人一生的经历感染同是普通人的读者,这对于社会公共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新京报》逝者版上,你可以发现一个普通人一生中的光荣、成就、平凡与失败,他们的一生是透视社会和人生的一面镜子。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开发普通人讣闻,让普通人一生的经历感染同是普通人的读者,这对于社会公共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是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更接近社会真相。
通过阅读讣闻版,读者在其他人的生命历程里,引发思考,得到提醒。这样,这个逝去的普通人与广大读者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联系。那么,讣闻报道传达的也就不仅仅是怀念,更多时候它是一个让读者更好地看待和理解社会的窗口,启发读者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引导人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例如,逝者版上自杀的报道频繁出现。自杀者有老人、有中年人、有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有中学生。他们去了另一个世界,留给生者无尽的悲哀和猜测。在我们这个一向崇尚“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国度,这个现象给读者的触动是很大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自杀?究竟是什么样的绝望压倒了他们,使他们如此毅然决然地弃绝了那些爱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弃绝了这个世界?我们能为我们周围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让他们重拾生活下去的信心?这些报道透露出来的疑问都会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和现实的关注。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05年3月,《新京报》在讣闻报道上做了国内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媒体,它学习《纽约时报》,每周二推出讣闻版,报道已故人物的生前故事,起名“逝者”。这个版面放在最为重要的A叠中间,紧贴在国内外重要新闻之后,并配备有专门采写讣闻的记者和编辑。由此可见《新京报》对这个版面的重视程度。逝者版对于讣闻的处理,短的十行八行,长的半个版面,而且还加上逝者的照片。讣闻的长短,和死者的社会地位、职业或财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新京报》“逝者版”令人耳目一新、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它从职业记者的角度出发,将讣闻报道的触角更多地投向普通人,把报道重点集中在挖掘普通人物的故事性上。《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豪厄尔·雷恩斯说,很多人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但知者甚少,如淹没不彰,对死者本人和读者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在《新京报》的“逝者版”上,去世者不论是自沉故里高梁河的年届81岁的老大爷尹启财,还是被病痛折磨到最后一息却想着省钱给弟弟治病的10岁男孩晨晨;不论是在球场上猝死的青年教师,还是捐献遗体的退休警察;不论是望女成凤、对女儿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急之下喝下敌敌畏的母亲,还是新婚不久就撇下新娘到北京打工,拆旧房时被突然坍塌的老墙压死的打工仔杨华洪,都有一席之地。而且每一篇报道都力图用流畅、形象的语言挖掘出逝者生命中的亮点和特色。更让读者惊奇的是,这些报道不单纯用悲灰的笔触去复述逝者。原来讣闻也可以写得有趣或动人。例如在报道活了95岁的书店退休老员工“赵老”时,记者抓住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有趣的细节:“赵老活了34434天,这是他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从60岁开始,赵老喜欢记录数字,算着自己活了多少天。他曾说,这不是计较,而是时时让自己明白知足。”(《新京报》2005年3月29日A15逝者版)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郑老”除了铮铮铁骨,还有一双巧手,“在抗战根据地,郑山还学会了针线活、织毛衣,大儿子记得,小时候兄弟姐妹都穿过父亲织就的毛衣。”(《新京报》2005年7月5日A13逝者版)和采写其他新闻的记者相比,讣闻版的记者在选取素材时,范围更广,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只要记者有智慧、有时间、有渴望去寻找,人生都是富有戏剧性的。在《新京报》逝者版讣闻报道的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和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组织报道,始终把普通人奉为主体,努力展现出一个个普通人最光彩或者是最曲折的一面,透过逝者来展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真实人生,并从文化角度肯定这些普通人的存在价值和尊严,因而更具人性化、更富有人文情感。这些讣闻报道不过分渲染、不煽情,于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浸透着对逝去的平凡生命的人文关怀,唤起存在于人们心中长久的、朴素的、最可贵的人情,读者读后或感动、或感叹,回味悠长。
美国学者吉奈斯·哈姆曾精辟地认为:讣闻“蒸馏了人的一生,是生命的记事,它反映着社会价值。同时,对于讣闻的思考还帮助我们理解时代文化的重要部分和社会的公共记忆”。的确,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开发普通人讣闻,让普通人一生的经历感染同是普通人的读者,这对于社会公共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新京报》逝者版上,你可以发现一个普通人一生中的光荣、成就、平凡与失败,他们的一生是透视社会和人生的一面镜子。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开发普通人讣闻,让普通人一生的经历感染同是普通人的读者,这对于社会公共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是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更接近社会真相。
通过阅读讣闻版,读者在其他人的生命历程里,引发思考,得到提醒。这样,这个逝去的普通人与广大读者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联系。那么,讣闻报道传达的也就不仅仅是怀念,更多时候它是一个让读者更好地看待和理解社会的窗口,启发读者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引导人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例如,逝者版上自杀的报道频繁出现。自杀者有老人、有中年人、有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有中学生。他们去了另一个世界,留给生者无尽的悲哀和猜测。在我们这个一向崇尚“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国度,这个现象给读者的触动是很大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自杀?究竟是什么样的绝望压倒了他们,使他们如此毅然决然地弃绝了那些爱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弃绝了这个世界?我们能为我们周围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让他们重拾生活下去的信心?这些报道透露出来的疑问都会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索和现实的关注。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