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探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分析了其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现状,提出了通过建立人才一体化的评价机制、培养机制、流动机制和政策机制来推动和促进区域人才合作和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经济中,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竞争直接表现为创新的竞争,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区域创新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人才在区域创新中是主体,在区域内形成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获取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能力和提升创新经济绩效能力。①1996年,国内首次出现了“区域创新能力”这个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区域创新能力有不同的结构: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科技创新的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构成;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的角度考虑,区域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构成;区域创新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活动要素,正是这些活动要素的参与和协同作用,才形成了区域创新能力,从这个角度考虑区域创新能力可以划分为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推动落后地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走向发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②“内生性增长”理论把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生性要素,能够支持经济长时期持续增长。③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看,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2 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1)实现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资源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人才一体化作支撑,而这种支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人才整体优势,只有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才能带动各城市的人才优势增大、能级提升,从而提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步的人才保障。
  (2)实现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构建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协调机制,将使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本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流渠道顺畅,使区域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达到较优程度,从而有效增强区域人才区位优势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3)实现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是增强区域人才吸引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当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区域合作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定区域总体实力和整体影响力的主要竞争,实现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对于打破科技人才壁垒,消除科技人才资源分散,解决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形成区域人才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
  
  3 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人才共享的关系
  
  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人才共享关系极其密切,首先,人才资源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人才一体化作支撑;其次,实现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构建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协调机制,将使圈内各城市的资本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流渠道顺畅,使区域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共享达到较优程度,从而有效增强区域人才区位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再者,实现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建立区域科技人才共享机制,积极推进区域科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可牵引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 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
  
  “武汉城市圈”是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出发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中部崛起的整体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以武汉为圆心,包括周边100公里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8市,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土地面积约5.78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31.1%,人口约3110万,占全省的51.5%,人口密度为538人/平方公里。④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9市之间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
  区域人才竞争力是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人力资源是直接投入要素,参与生产和价值形成。目前,湖北省人才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⑤
  (1)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优势。首先,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不断深入,圈内城市的联系日趋紧密,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商品、市场等各类要素逐步呈现融合态势,为城市圈内科技人才流动与合作提供了更多便利,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具有良好的环境。其次,针对人才资源共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正研究编制统一的城市圈人才需求开发导向目录,以实现圈内流动人员职称互评,人才评价、培训证书互认,建立圈内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这些为科技人才合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优势十分明显,湖北历来是人才、科教大省,武汉市科教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密集,综合科教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3位。在全国50个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中,武汉是中部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人才竞争力较强,全国排名第9,中部第1位。⑥
  (2)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劣势。首先,城市圈人才流动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人才流动缺乏统一性,因圈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薪酬分配的杠杆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难以体现重要岗位同普通岗位、复杂劳动价值同简单劳动价值的差别,难以实现科技人才的真正价值,导致城市圈内中小城市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多向武汉等中心城市流动。其次,城市圈人才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还没有统一的人才信息网,没有完整的、最新的职位需求和供给搜索引擎,没有建立和完善圈内各城市人才需求报告制度和各城市人才余缺情况定期分析制度。再者,城市圈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才配置还没有完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为地域、部门、单位所有的观念,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现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一体化人才评价机制。科学统一的人才评价机制是营造和谐人才创业环境,实现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逐步消除区域内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机制,促进区域人才的有序竞争和合理流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选用机制,统一人才评价机制,以推进市场化、职业化。
  (2)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区域人才现状、产业结构布局情况,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动态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对科技人才未来需求情况进行展望和预测,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拟定区域人才培养计划,整合利用区域较为密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现有的场地、师资、教科研设备等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有计划地委托学校定期定向优先培养区域所需的紧缺人才。
  (3)建立一体化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区域人才流动一体化机制,完善市场功能,促进区域人才自由流动。在现有人才市场的基础上,整合人事部门所属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所属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体系;为区域人才流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统一完善的区域人才网络信息库,构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兼职聘用、科技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才,把“单位独享”变成“社会共享”;搭建创业平台,围绕支柱产业着力在交通便利、设备齐全、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创办创业园,形成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强磁场”效应。
  (4)建立一体化人才政策机制。加强人才评价、人才开发、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事代理、职称评审、人事考试等方面政策的协商,建立有利于区域人才资源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为人才跨地区从事智力服务、科研合作、投资创业提供宽松环境;加快建立区域统一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统一社会保障;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性互动的环境。
  总之,加强区域人才整合,实行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将大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区域创新能力、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从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地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代史籍中,不乏心理描写、动作行为描写、神话、传说等文学特征。这也验证了古人所说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籍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通常人们很少把古代史籍与文学性相联系,似乎史籍就应当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其实不然,史籍中不乏文学的种种特征。  纪晓岚曾对《聊斋志异》不以为然,其门生曾引他的疑惑说:“燕昵之词,嬫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
期刊
摘要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重视,也寄予学校教育很大期望。很多学校开始引入心理咨询技术为问题学生服务。如何更大限度地吸收心理咨询技术的精华,让其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学校教育出谋划策,便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心理咨询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们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为此许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咨
期刊
摘要鲁迅先生的翻译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前期归化、后期异化的倾向。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了鲁迅先生翻译策略变化的原因,认为他的翻译同他的创作一样,都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的。理解鲁迅的翻译作品,不应该只将目光局限在他的译作本身,而应放大到他对新知的诉求和对变革的渴望的更大的文学和社会运动中去。不应仅从技术的层面去看待鲁迅的翻译,因为鲁迅倡导直译,实则是在倡导一次旨在涤荡国人陈腐思想、打开民众局限视野的伟
期刊
摘要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一种西方的法律话语系统,西方的法律话语和法律制度迅速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法律话语和法律制度。学者们亦用此构建中国的法律系统,但未有人分析这一系统是否合理。本文拟从谋反与谋叛两罪的区别出发,探讨中国古代是否存在犯罪构成理论,进而得出结论。  关键词谋反 谋叛 犯罪构成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    关于中国法律传统中是否存在犯罪构成这一理论,学界真可谓一人一议。综
期刊
摘要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在我国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弥补监事会的缺陷以及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文针对“内部人控制”说明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及应当具备的职责。分析了我国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应当如何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关键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内部人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1 独立董事的引入及立法目的    2001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
期刊
摘要闪婚在中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根源。随着这种快餐式婚姻潮流的不断涌现,离婚率也在不断攀升,“闪婚”也就由此被推到了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本文使用文献法,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内驱型闪婚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闪婚风险社会交换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1 对内驱型闪婚的概念厘定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婚姻常被写作“昏姻”或“婚因”。何为婚姻?现实社会中,作为一种社会关系
期刊
摘要应用D16米便梁进行线路加固,保证顶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D16米便梁框架桥桥路基防护桩顶进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1—8m框架桥,位于南同蒲线K848+296.66处,桥总长为9m,桥轴线与铁路中心线夹角为90度。主体采用C35级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厚度为0.65m,净高5.5m,底板厚度0.75m,设计最大顶力906T,顶进方式采
期刊
摘要培养、造就、留住、用好大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素质高、创新性强的后备人才,是实现人才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政府部门人才储备制度是一种前瞻性的人才开发和储蓄机制。作为一个新的探索,我们需要从过去对人才储备的误区中走出来,明确人才储备的意义和必要性,储有用之才,备发展之需,才能实现我国政府部门人才供给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政府部门人才人才
期刊
摘要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艺术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派独具特色的盛唐之世。本文从唐朝书法、绘画与诗歌三方面着手,通过当时较有代表性的艺术论著来探讨唐朝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唐朝书法绘画诗歌  中图分类号:G10-09文献标识码: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首杜甫的《忆昔》可谓将唐朝的盛世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殊不知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外,唐朝在诗、
期刊
摘要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要求体现对学生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灵活运用的特点,并从中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工程施工投标文件的编制则能够充分体现了上述要求。通过多年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认为将工程施工投标文件的编制作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关键词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投标文件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