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中职学校指导学生进行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的实践,认为通过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的方法可以抚育学生心灵,提高学校心育工作成效。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 剧本创作 心理辅导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职类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着保障、促进师生不断自我成长的校园心理辅导工作,也越发显现出重要性。在多年的校园心理辅导工作中,笔者发现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困扰触及面广、类型多样,对家庭、社会影响深远。
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职校心理辅导成效,笔者发现校园心理剧不失为一种有新时代特色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剧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雅各布·列维·莫雷诺(1889-1974)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索心理和社会问题的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其发展变化的一大分支,近年来在我国各类院校中被广泛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笔者发现,不仅仅是“演出”校园心理剧能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创作心理剧剧本,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在职校的校园生活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心育光芒。
一、中职学生心理状况简析
中职学生来源范围广,在文化学习中普遍有过受挫折的经历,家庭情况复杂(父母离异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小)。因此,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更复杂、更多样化的面貌。笔者把其大致划分为这几个类型:学业挫折、性格缺陷、家庭矛盾等,此外嫉妒心理、父母期望过高、中学生早恋等问题笔者在心理工作也有所接触。同时,笔者感到在中职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如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对自己的某些心理困扰有阻抗、不愿寻求帮助等等,这些都促使笔者在工作中不断寻求、探索。
二、借用剧本创作进行心理辅导的优势
1.消除自我防御,敞开心扉
在中职学校的心理辅导课上,笔者经常会遇到学生起哄、打岔或者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等现象。如何让学生不启动自我防御系统,不对辅导老师产生阻抗呢?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创作心理剧剧本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剧本的人物、情节设定虚拟化,学生可以放心地叙述心中的想法,把困惑倾诉出来,还可以得到老师的辅导、同学们的理解。组织学生创作心理剧剧本,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敞开自己的心扉。
2.宣泄情绪、释放自我
剧本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心中累积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心理学上有借助写日记或者是写书信来释放情绪的心理辅导方法,笔者认为编写心理剧同样具有如此功效。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情绪表露出来的时候,就是他们和外界沟通的一个良好开端。当他们在创作中思考的时候,也正是他们慢慢平静、沉淀心绪,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时候。
3.触及面广,约束面小
写作心理剧本,不受时间、场地、人力、物力等的限制,可以让学生表述各类心理困扰。所以笔者所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短短几年间创作了大量引人深思的作品。翻阅这些剧本,可以看到高中生们对周围的人与事有自己的深刻观察与体会。创作心理剧,是走进学生们内心的一个良好途径。
三、借用剧本创作进行心理辅导的具体运用
创作出一个好的剧本,是排演出一幕好剧的前提与基础。相比心理剧的表演需要受场地、道具、排练时间等的制约,剧本创作更为灵活,并能直抒作者胸臆。
1.自选主题与调查命题相结合
笔者借用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课或是心理社团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对于剧本创作的选题,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写自己心中的烦恼与困惑。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有些学生表示想写日记,但又怕被其他人窥探。但是创作心理剧本,可以设定虚拟的元素,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进行创作,把想不通的问题写出来,就不会压抑在心理。其实仔细想想,每个学生都会有内容可写,有心声可抒发。
如果学生一时找不到好的选题,那么笔者就会和学生一起设计一张开放式问卷,调查身边的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同龄人的心理共鸣往往能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拟定好自己的创作主题。
2.采用“四要素”法进行创作
所谓的“四要素”法,就是指在剧本写作中,不能缺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学生剧本的创作要尽量化繁为简,让学生用平实的叙述性的语言、简单的对话,把心中累积的情感能量释放出来。在处理“事件”这个要素时,笔者告诉学生们每个事件应对一个核心的冲突事件,要用最真实的感受来进行书写与表达。
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把写剧本和写作文区别开来,创作剧本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审视成长之痛、自我寻求心灵成长的过程。
3.单人创作与朋辈互助相结合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个性极强、语文基础不错的学生往往能很快创作出一个情感充沛的剧本,对于这类学生,可指导他们进行个人创作,让其在写作过程中体验自我效能感的树立。这类学生情绪体验丰富而深刻,写剧本既宣泄了他们的情绪,也提升了他们的能力。
选择合作创作的学生,可自由选择同伴共同进行创作。通过朋辈互助的形式,达到助人互助的目的。同学之间就某一主题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互相给予情感支持与鼓励,共同协商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达到心灵共同成长的目的。例如因为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而感觉痛苦不堪的学生,当他把这一困扰写进剧本里的时候,有过相似经历的同学就会提出建议——让其与父母沟通,要求爸妈不要在自己面前争吵,即使最终选择不在一起,也要把对子女的伤害减到最低。情感上的共鸣会拉近这些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相互之间交往也不会有自卑感,实现了朋辈互助的愿景。
4.进行分享,展开讨论
剧本创作完成之后,笔者会在班级、学校的宣传栏进行展示,或者在心理辅导课、心理社团活动进行排演,利用一切机会把学生创作的剧本进行展示分享。分享的过程还包括让编剧谈谈:我为什么会创作这个剧?这个心理剧表达了我怎样的想法和期待?
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与回答,也是帮助他们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考与提升的一个过程。在经历过这样一个剧本创作、讨论的过程之后,在经历自我成长以及老师、同伴的帮助后,剧本的创作者会更成熟、更理性地对待心中的矛盾冲突,周围的同学也会受到心育的渲染。
四、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如何引导部分观点偏激的学生
并不是每朵小花都会朝着太阳的方向。在剧本创作中,笔者也会发现一些色调灰暗的作品。在这些故事中,充满了自卑、沮丧的负面情绪。那么对这部分学生所表露出来的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一次两次的谈话见效甚微,一个月两个月的辅导也不一定有用,笔者认为,这需要集合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来解决。
2.学生缺乏心理专业知识
某些心理问题,在专业心理教师看来,和中职学生的分析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学生的剧本创作涉及心理层面较浅,在对问题的分析处理上,还是需要辅导老师的专业心理知识来支撑、引导。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开展校园心理剧剧本的创作活动,是学生心育的一条路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兮”,创作心理剧剧本这一心育方法,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心育理念贯穿其中,将会愈加显现其成效。
参考文献:
[1]黄辛隐,戴克明.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高思刚.中小学校园心理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海霞.提高校园心理剧在中职心理教育中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2009(12).
[4]胡艳玲.校园心理剧初探[J].科技信息,2007(22).
(作者单位: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 剧本创作 心理辅导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职类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为师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着保障、促进师生不断自我成长的校园心理辅导工作,也越发显现出重要性。在多年的校园心理辅导工作中,笔者发现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困扰触及面广、类型多样,对家庭、社会影响深远。
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职校心理辅导成效,笔者发现校园心理剧不失为一种有新时代特色的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剧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雅各布·列维·莫雷诺(1889-1974)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探索心理和社会问题的方法。校园心理剧是其发展变化的一大分支,近年来在我国各类院校中被广泛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笔者发现,不仅仅是“演出”校园心理剧能帮助学生心灵成长,创作心理剧剧本,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在职校的校园生活中,释放出五彩缤纷的心育光芒。
一、中职学生心理状况简析
中职学生来源范围广,在文化学习中普遍有过受挫折的经历,家庭情况复杂(父母离异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小)。因此,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更复杂、更多样化的面貌。笔者把其大致划分为这几个类型:学业挫折、性格缺陷、家庭矛盾等,此外嫉妒心理、父母期望过高、中学生早恋等问题笔者在心理工作也有所接触。同时,笔者感到在中职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如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对自己的某些心理困扰有阻抗、不愿寻求帮助等等,这些都促使笔者在工作中不断寻求、探索。
二、借用剧本创作进行心理辅导的优势
1.消除自我防御,敞开心扉
在中职学校的心理辅导课上,笔者经常会遇到学生起哄、打岔或者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等现象。如何让学生不启动自我防御系统,不对辅导老师产生阻抗呢?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创作心理剧剧本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剧本的人物、情节设定虚拟化,学生可以放心地叙述心中的想法,把困惑倾诉出来,还可以得到老师的辅导、同学们的理解。组织学生创作心理剧剧本,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敞开自己的心扉。
2.宣泄情绪、释放自我
剧本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心中累积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心理学上有借助写日记或者是写书信来释放情绪的心理辅导方法,笔者认为编写心理剧同样具有如此功效。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情绪表露出来的时候,就是他们和外界沟通的一个良好开端。当他们在创作中思考的时候,也正是他们慢慢平静、沉淀心绪,用理性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时候。
3.触及面广,约束面小
写作心理剧本,不受时间、场地、人力、物力等的限制,可以让学生表述各类心理困扰。所以笔者所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短短几年间创作了大量引人深思的作品。翻阅这些剧本,可以看到高中生们对周围的人与事有自己的深刻观察与体会。创作心理剧,是走进学生们内心的一个良好途径。
三、借用剧本创作进行心理辅导的具体运用
创作出一个好的剧本,是排演出一幕好剧的前提与基础。相比心理剧的表演需要受场地、道具、排练时间等的制约,剧本创作更为灵活,并能直抒作者胸臆。
1.自选主题与调查命题相结合
笔者借用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课或是心理社团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对于剧本创作的选题,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写自己心中的烦恼与困惑。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有些学生表示想写日记,但又怕被其他人窥探。但是创作心理剧本,可以设定虚拟的元素,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进行创作,把想不通的问题写出来,就不会压抑在心理。其实仔细想想,每个学生都会有内容可写,有心声可抒发。
如果学生一时找不到好的选题,那么笔者就会和学生一起设计一张开放式问卷,调查身边的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同龄人的心理共鸣往往能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拟定好自己的创作主题。
2.采用“四要素”法进行创作
所谓的“四要素”法,就是指在剧本写作中,不能缺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学生剧本的创作要尽量化繁为简,让学生用平实的叙述性的语言、简单的对话,把心中累积的情感能量释放出来。在处理“事件”这个要素时,笔者告诉学生们每个事件应对一个核心的冲突事件,要用最真实的感受来进行书写与表达。
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把写剧本和写作文区别开来,创作剧本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审视成长之痛、自我寻求心灵成长的过程。
3.单人创作与朋辈互助相结合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个性极强、语文基础不错的学生往往能很快创作出一个情感充沛的剧本,对于这类学生,可指导他们进行个人创作,让其在写作过程中体验自我效能感的树立。这类学生情绪体验丰富而深刻,写剧本既宣泄了他们的情绪,也提升了他们的能力。
选择合作创作的学生,可自由选择同伴共同进行创作。通过朋辈互助的形式,达到助人互助的目的。同学之间就某一主题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互相给予情感支持与鼓励,共同协商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达到心灵共同成长的目的。例如因为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而感觉痛苦不堪的学生,当他把这一困扰写进剧本里的时候,有过相似经历的同学就会提出建议——让其与父母沟通,要求爸妈不要在自己面前争吵,即使最终选择不在一起,也要把对子女的伤害减到最低。情感上的共鸣会拉近这些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相互之间交往也不会有自卑感,实现了朋辈互助的愿景。
4.进行分享,展开讨论
剧本创作完成之后,笔者会在班级、学校的宣传栏进行展示,或者在心理辅导课、心理社团活动进行排演,利用一切机会把学生创作的剧本进行展示分享。分享的过程还包括让编剧谈谈:我为什么会创作这个剧?这个心理剧表达了我怎样的想法和期待?
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与回答,也是帮助他们用理性思维进行思考与提升的一个过程。在经历过这样一个剧本创作、讨论的过程之后,在经历自我成长以及老师、同伴的帮助后,剧本的创作者会更成熟、更理性地对待心中的矛盾冲突,周围的同学也会受到心育的渲染。
四、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如何引导部分观点偏激的学生
并不是每朵小花都会朝着太阳的方向。在剧本创作中,笔者也会发现一些色调灰暗的作品。在这些故事中,充满了自卑、沮丧的负面情绪。那么对这部分学生所表露出来的问题,将会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一次两次的谈话见效甚微,一个月两个月的辅导也不一定有用,笔者认为,这需要集合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力量来解决。
2.学生缺乏心理专业知识
某些心理问题,在专业心理教师看来,和中职学生的分析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学生的剧本创作涉及心理层面较浅,在对问题的分析处理上,还是需要辅导老师的专业心理知识来支撑、引导。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开展校园心理剧剧本的创作活动,是学生心育的一条路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兮”,创作心理剧剧本这一心育方法,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心育理念贯穿其中,将会愈加显现其成效。
参考文献:
[1]黄辛隐,戴克明.校园心理剧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高思刚.中小学校园心理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张海霞.提高校园心理剧在中职心理教育中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2009(12).
[4]胡艳玲.校园心理剧初探[J].科技信息,2007(22).
(作者单位: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