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德育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显著,只有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为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德育工作的整体现状来看,其开展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广大教育者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從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困境;对策
引言:
德育工作作为初中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要抓住机遇,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为推动我国人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时的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摆脱困境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时的困境
1、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缺少紧密的联系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初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他们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德育教育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计划,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1]与此同时,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是独立进行的,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头雾水,不仅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而且还浪费了学校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德育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目前,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大多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德育教育只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所学的德育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导致德育教育趋于形式化和机械化。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的渗透,难以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致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加强德育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为实现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摆脱初中德育工作困境的有效对策
1、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较为细腻、情感丰富、内心躁动不安,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关注和了解学生行为意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对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理性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引导建议,而不是全盘否定、一味说教、批评,以致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2]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聊天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大胆提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我国初中教学活动的学科分类较多,目前承担德育教育工作的学科主要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分布在教学活动的每一项科目当中,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个学科之间的配合,只有将德育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初中教育的每个学科中,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才能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学中,政治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法治方面的教育;历史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民族史观教育;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则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体会德育教育的实质内涵,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活动
德育教育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它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课本知识转移到课堂以外,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通过现实问题的参与解决,切实理解和感受教材中的教学理论,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德育的最高教学目标。[3]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活动的生活性、实践性,将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选择生活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实体会和理解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善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农基地参与劳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参加相关的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持。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正确看待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教育方法,以便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为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永.浅议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新课程(下),2017(07).
[2]荣晶.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选择[J].吉林教育,2014(12).
[3]杨勇.浅议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师教育,2014(24).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困境;对策
引言:
德育工作作为初中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要抓住机遇,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为推动我国人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时的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摆脱困境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时的困境
1、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缺少紧密的联系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初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他们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德育教育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计划,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1]与此同时,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是独立进行的,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头雾水,不仅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而且还浪费了学校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德育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目前,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大多都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德育教育只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所学的德育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导致德育教育趋于形式化和机械化。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的渗透,难以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致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加强德育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为实现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摆脱初中德育工作困境的有效对策
1、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较为细腻、情感丰富、内心躁动不安,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关注和了解学生行为意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对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理性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引导建议,而不是全盘否定、一味说教、批评,以致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2]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聊天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大胆提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我国初中教学活动的学科分类较多,目前承担德育教育工作的学科主要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分布在教学活动的每一项科目当中,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个学科之间的配合,只有将德育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初中教育的每个学科中,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才能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学中,政治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法治方面的教育;历史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民族史观教育;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则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能体会德育教育的实质内涵,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活动
德育教育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它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课本知识转移到课堂以外,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通过现实问题的参与解决,切实理解和感受教材中的教学理论,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德育的最高教学目标。[3]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活动的生活性、实践性,将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选择生活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实体会和理解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善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农基地参与劳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参加相关的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持。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正确看待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有效的改进策略和教育方法,以便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为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永.浅议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新课程(下),2017(07).
[2]荣晶.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选择[J].吉林教育,2014(12).
[3]杨勇.浅议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师教育,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