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kaqiu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却显得并不高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以及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过分的强调民主,阅读教学课堂倒真成了“多声部”的对话,乱哄哄的学生齐上场,而老师也以“你说的很好”“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对不论怎样的发言都予以肯定,教师在课堂上成了什么?牧羊人?还是低眉顺眼的顺从者?可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有时被肢解的面目全非,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又何谈提高呢?阅读教学在自己的阵地上颓然缴械。那么,究竟如何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如下。
  一、加强朗读,激活思维
  朗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精于朗读,而且必须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可以绘声绘色的朗读。例如,笔者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要求先听读,感受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接着再自由朗读,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读的最好的一段或一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明理由。而接下来,同学们给出的理由也是十分精彩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应该要读出作者喜悦盼望的感情,因为作者是十分喜欢春天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句话中我们应该把“嫩嫩的,绿绿的”尽量读的缓慢些,要尽量可以读出小草的那种特殊的质感;而“偷偷地”只有把它读重了,方可以呈现出小草不注意就已然长出来的那种感觉。在这里同学们用点评式的朗读方法把自己对文章的思考结果呈现出来,而这些思考是学生初读文章时敏锐、快速地捕捉到的,这恰是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显现。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在朗读时声情并茂地读,且对其中的个别语句进行点评的活动其实是带着思考的,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二、引导学生,理解感知
  新课标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由此可看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大大增强了。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整体的感知,也叫“直觉”,“初感”,它在阅读活动中表现为对作品的整体直观把握。整体感知符合学生阅读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也是把握作品内蕴的必然要求。完形心理学要求人们在阅读一篇作品时,“不可入手就微观某个局部而去肢解作品,而应当首先从整篇作品出发,把作品视为一个格式塔,即知觉整体,在足够的时间里认真欣赏、揣摩、玩味,从而直接把握作品的主旨、情境、艺术营构技巧等等。”学生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会使阅读有正确的方向,把握主旨。学生面对一篇新课文,会产生一睹为快的心理需求,这时教师可设置“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你对这篇文章有何感想?”这类的问题促使学生整体阅读文章,快速进入文章,把握作品的主旨、情境、感情基调等等。这种从整体出发的直感是充满生机的。初读朱自清的《春》,读者仿佛看到红红的太阳、葱绿的小草、嗅到芬芳的花香、感到“吹面不寒杨柳风”,感受到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这就是“初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其次,局部分析,注意细节。经过初步的感知,学生对课文有了宏观的把握,但要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主旨,还要进行局部的分析,细处的把握。这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词语尤为重要。品味词语,要从词语的意义入手。词语的意义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的字面义;一种是靠临时语境营造的意义;一种是在语境意义上生发出来的文外的含义。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词语的意义,品味其滋味,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寻找切点,细读文本
  文本如何细读?该从哪里入手呢?显然,细读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找到一个“突破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找准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某一关键词句、某一重点段落、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根据文本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一小步一小步轻轻迈进文本,然后仔细推敲、细细琢磨,品味言语背后的内涵,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孔乙己》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篇目,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说。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及病态社会的冷酷。“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是全文的关键句,形象且概括地刻画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也暗示了孔乙己最终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因此阅读教学时不妨从关键字词入手,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引领学生:孔乙己为什么“站着喝酒”?“穿长衫”说明了什么?“惟一”能否去掉?由此学生逐步认识到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不仅如此,文中的其他关键字词也能帮我们对文本进一步细读,例如“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排”和“摸”,“排”表现孔乙己对短衣帮的不屑一顾与得意,诸‘摸”与先前的“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孔乙己生路被断的可怜。引导学生对这些字词细细品味,更能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四、结语
  总之,优化阅读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优化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为学生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邓彤.邓彤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其他文献
孙旭亮,贵州省首届小学中高级教师,1994年从遵义师院毕业。分配到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关镇中心小学任教,2000年参加贵州省科技活动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2007年被评为贵州省首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兴趣激发;有效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兴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  一堂课最成功、
地下水污染中DNAPL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且难以修复,所以对DNAPL污染的评估很重要。文章介绍了一种模拟DNAPL污染物运移的软件——DNAPL plume,并基于该软件快速评估场地DNAPL污
如果有人问教师是什么,那么,教师是循循善诱、耐心教导的师傅;教师是关心爱护、百般呵护的母亲;教师又是不徇私情,严厉教导的父亲。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
【摘 要】本文就中学生英语语言感知及综合运用的作用、教学策略运用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来阐述提高上述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内化生成。围绕中学生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的升华来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便于学生形成高度的英语学习自觉性和综合性,促进其学科综合素养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兴趣;表达;感知  英语作为用于表达交流的工具,不仅是表达者的思维情感流露,更是知识内涵以及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积累又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说话不通顺不完整,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语言积累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程度由易到难,据此我们归纳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字母歌》  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话训练进行语言积累,如在教学完拼音“j、q、x
GC1508型农用运输车 GC1508型农用运输车是江苏省高淳车辆制造厂调研,集各家车辆之长,经多次专家咨询,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产品。该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驾驶操作灵活,转弯直经
玉米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因此,玉米被称为"五谷之王",也是公认的"饲料之王"。近些年来,随着玉米深加工新增产能和饲料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玉米原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
所谓想象,就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在学生对语言文本的解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原因在于,文本解读是学生调动已有认知经验,凭借对字词意义的理解,展开个性解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对文本展开想象,形成相应的某种意境,而且还会自觉地“因境生情”、“由境生感”,获得对文本更为本质的理解和解读、更为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