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其编排而言,在语文教材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就其教学而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不知是何原因,长期以来,教师们仅仅满足于学生对古诗诗义的疏通和翻译以及诗句的积累,古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往往顾及不到。我在听课中甚至还发现,有的古诗教学仅达到以下目标:1.弄懂字(词)义;2.会背诵;3.记住诗人的名字及朝代,其余就是一片空白!怎样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的世界呢?笔者从几年来古诗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探索出“五重视”教学构想或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读作者
优秀的诗人本身也是一部书,值得研读、玩味。读作者,了解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探寻诗人的成长历程,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在与诗人的对话、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中,便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叩开古诗之门,步入理想的殿堂。常言道“字如其人,诗如其人”。读懂了作家,也就初步感知了诗品、诗风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一句话,走近诗人,也就容易走近作品,即帮助学生从侧面感知古诗的内涵,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进一步学习古诗找到切入点。如,唐代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安史之乱”后更是“长斋奉佛”,脱离现实,遁入空门参禅悟道,他的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等难免烙上“空灵”、粉饰现实的印记;而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长期流离失所,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的诗多是沉郁顿挫式的关乎民生疾苦的篇章。
二、重视读背景、读故事
有些古诗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或环境中创作的。由于年代的久远,诗中所反映的古代人文、民俗、社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时空跨度太大,特别是含有典故、故事的古诗,往往借古喻今,有所寄托,加之学生的阅历较浅,对其较陌生,如不让他们读懂或听懂其中的来龙去脉,则难以与诗人进行情感和理趣的沟通。如,初唐宋之问的《渡汉江》是诗人遭贬被流放到岭南数年后返乡时写的,诗人那种长期对故土的思念但又“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矛盾心境在诗中被逼真地表现了出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便用了《山海经》中的典故: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皆西王母所使也”;又有汉武帝的故事,称西王母会汉武帝,有青鸟先到殿前报信。后“青鸟”遂为使者的代名词。若不弄清此典故,则学生不知此诗所云何物。
三、重视借“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古诗文字虽浅白、朴实无华,但若一味地靠讲读古诗本身却难以理解透其内涵。若借助其他古诗参读、比照,以诗解诗,则其意有所悟。如唐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滞:凝滞不流。诗中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思归不得的忧伤之情。但长江凝滞不流与作者之“悲”有何相干?现在,我们再看看唐人岑参的《见渭水思秦川》:“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山中》与《见渭水思秦川》皆表达游子不得归的悲切情怀,二者皆以水起兴,前者为“滞”,后者取“流”。通过比照阅读,我们发现:岑参人虽滞,但水流,尚且有寄情之托者——东流水,而王勃则是人滞水亦滞——“长江悲已滞”,作者连寄情之托者——“长江水”都指望不上了,岂不悲哀之至!两诗参读,其势更足、味更浓。如果说王勃的《山中》是块难解的玉,那么岑参的《见渭水思秦川》则为“他山之石”。
四、重视点拨
一方面,古人作诗著文惜墨如金,使诗句更加凝练;另一方面,词类的活用、词语的省略及语句的倒装等现象,又使话语风格距现今学生的语感相去甚远,造成了古诗句理解上的不顺畅,影响到意象、意境的领悟。古诗中这些修辞手法,现今新课标虽不要求作为考试内容而讲透,但为了帮助学生理顺诗句,教师作些点拨,还是有必要的。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诠“互文”
如唐人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正常说则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南北朝时民歌《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即为“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脚扑朔眼迷离”之意,等等。读有互文的诗句,只有知道“互文”,才能“见义”。
2.补省略
省略可使诗句紧缩、精炼。古诗中运用的较多,如《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八月、九月”之后皆略去了“蟋蟀”,理解时要补上这个意思;《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若不了解“香炉”即“香炉峰”的省略,就有可能认为“太阳照着香炉,香炉里生着紫烟”了。
3.调倒装
如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意思是说:在稻花香里听到一片蛙的叫声,像是在说今年的好收成。若不知道这是倒装,便可能误解为:人们在谈论着丰收年,又听到一片蛙的叫声。读有倒装的诗句,心里要把倒装的意思调过来。
4.品“诗眼”
古诗的语言最为精炼,且往往“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语),一个字会影响一句乃至全诗的艺术性,古人称之为“诗眼”。最著名的要算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了。概原因有二:一是“绿”比其他“到、过、入、满”等字色彩鲜明,更具形象性;二是“绿”往往唤起联想——“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绿时易勾起思归的心绪,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相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抓住了“诗眼”进行玩味、品读,更易品出诗味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朗读和吟诵
一首再美的古诗,如果只讲给学生“结果”,而不让他们去经历“朗读、吟诵”的过程,就没有更深的情感体验,也不易形成语感。朗读和吟诵极易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可增强其感染力,受到美的熏陶。
朗读和吟诵要注意方法:
1.要讲究节奏和音步。四言为“二二”两个音步。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三个音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为“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四个音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要注意停顿、延音和逻辑重音。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鸣”字要读得清脆响亮,字音略延长些;“上”是展翅高飞,充满活力,宜加重语气读;第一联为近景,第二联写远景。读完第一联,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视线转移这个过程。
3.要注意感情基调。如杜甫的诗一般是沉郁顿挫的,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为其“平生第一快诗”,其基调是轻快、愉悦的。
总之,古诗教学法还有很多,如图画图片法、风光片欣赏法、表演法等。在教学中,这些方法不是被机械、死板、孤立地运用着,而应该是灵活的、相互关联的。相信,上述构想或方法会给老师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重视读作者
优秀的诗人本身也是一部书,值得研读、玩味。读作者,了解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探寻诗人的成长历程,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在与诗人的对话、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中,便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叩开古诗之门,步入理想的殿堂。常言道“字如其人,诗如其人”。读懂了作家,也就初步感知了诗品、诗风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一句话,走近诗人,也就容易走近作品,即帮助学生从侧面感知古诗的内涵,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进一步学习古诗找到切入点。如,唐代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安史之乱”后更是“长斋奉佛”,脱离现实,遁入空门参禅悟道,他的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等难免烙上“空灵”、粉饰现实的印记;而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长期流离失所,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的诗多是沉郁顿挫式的关乎民生疾苦的篇章。
二、重视读背景、读故事
有些古诗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或环境中创作的。由于年代的久远,诗中所反映的古代人文、民俗、社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时空跨度太大,特别是含有典故、故事的古诗,往往借古喻今,有所寄托,加之学生的阅历较浅,对其较陌生,如不让他们读懂或听懂其中的来龙去脉,则难以与诗人进行情感和理趣的沟通。如,初唐宋之问的《渡汉江》是诗人遭贬被流放到岭南数年后返乡时写的,诗人那种长期对故土的思念但又“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矛盾心境在诗中被逼真地表现了出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便用了《山海经》中的典故: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皆西王母所使也”;又有汉武帝的故事,称西王母会汉武帝,有青鸟先到殿前报信。后“青鸟”遂为使者的代名词。若不弄清此典故,则学生不知此诗所云何物。
三、重视借“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古诗文字虽浅白、朴实无华,但若一味地靠讲读古诗本身却难以理解透其内涵。若借助其他古诗参读、比照,以诗解诗,则其意有所悟。如唐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滞:凝滞不流。诗中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思归不得的忧伤之情。但长江凝滞不流与作者之“悲”有何相干?现在,我们再看看唐人岑参的《见渭水思秦川》:“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山中》与《见渭水思秦川》皆表达游子不得归的悲切情怀,二者皆以水起兴,前者为“滞”,后者取“流”。通过比照阅读,我们发现:岑参人虽滞,但水流,尚且有寄情之托者——东流水,而王勃则是人滞水亦滞——“长江悲已滞”,作者连寄情之托者——“长江水”都指望不上了,岂不悲哀之至!两诗参读,其势更足、味更浓。如果说王勃的《山中》是块难解的玉,那么岑参的《见渭水思秦川》则为“他山之石”。
四、重视点拨
一方面,古人作诗著文惜墨如金,使诗句更加凝练;另一方面,词类的活用、词语的省略及语句的倒装等现象,又使话语风格距现今学生的语感相去甚远,造成了古诗句理解上的不顺畅,影响到意象、意境的领悟。古诗中这些修辞手法,现今新课标虽不要求作为考试内容而讲透,但为了帮助学生理顺诗句,教师作些点拨,还是有必要的。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诠“互文”
如唐人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正常说则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南北朝时民歌《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即为“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脚扑朔眼迷离”之意,等等。读有互文的诗句,只有知道“互文”,才能“见义”。
2.补省略
省略可使诗句紧缩、精炼。古诗中运用的较多,如《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八月、九月”之后皆略去了“蟋蟀”,理解时要补上这个意思;《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若不了解“香炉”即“香炉峰”的省略,就有可能认为“太阳照着香炉,香炉里生着紫烟”了。
3.调倒装
如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意思是说:在稻花香里听到一片蛙的叫声,像是在说今年的好收成。若不知道这是倒装,便可能误解为:人们在谈论着丰收年,又听到一片蛙的叫声。读有倒装的诗句,心里要把倒装的意思调过来。
4.品“诗眼”
古诗的语言最为精炼,且往往“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语),一个字会影响一句乃至全诗的艺术性,古人称之为“诗眼”。最著名的要算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了。概原因有二:一是“绿”比其他“到、过、入、满”等字色彩鲜明,更具形象性;二是“绿”往往唤起联想——“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绿时易勾起思归的心绪,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相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抓住了“诗眼”进行玩味、品读,更易品出诗味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朗读和吟诵
一首再美的古诗,如果只讲给学生“结果”,而不让他们去经历“朗读、吟诵”的过程,就没有更深的情感体验,也不易形成语感。朗读和吟诵极易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可增强其感染力,受到美的熏陶。
朗读和吟诵要注意方法:
1.要讲究节奏和音步。四言为“二二”两个音步。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三个音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为“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四个音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要注意停顿、延音和逻辑重音。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鸣”字要读得清脆响亮,字音略延长些;“上”是展翅高飞,充满活力,宜加重语气读;第一联为近景,第二联写远景。读完第一联,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视线转移这个过程。
3.要注意感情基调。如杜甫的诗一般是沉郁顿挫的,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为其“平生第一快诗”,其基调是轻快、愉悦的。
总之,古诗教学法还有很多,如图画图片法、风光片欣赏法、表演法等。在教学中,这些方法不是被机械、死板、孤立地运用着,而应该是灵活的、相互关联的。相信,上述构想或方法会给老师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