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实践与构想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其编排而言,在语文教材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就其教学而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不知是何原因,长期以来,教师们仅仅满足于学生对古诗诗义的疏通和翻译以及诗句的积累,古诗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往往顾及不到。我在听课中甚至还发现,有的古诗教学仅达到以下目标:1.弄懂字(词)义;2.会背诵;3.记住诗人的名字及朝代,其余就是一片空白!怎样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的世界呢?笔者从几年来古诗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探索出“五重视”教学构想或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读作者
  
  优秀的诗人本身也是一部书,值得研读、玩味。读作者,了解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探寻诗人的成长历程,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在与诗人的对话、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中,便于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叩开古诗之门,步入理想的殿堂。常言道“字如其人,诗如其人”。读懂了作家,也就初步感知了诗品、诗风及其在文学中的地位。一句话,走近诗人,也就容易走近作品,即帮助学生从侧面感知古诗的内涵,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为进一步学习古诗找到切入点。如,唐代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安史之乱”后更是“长斋奉佛”,脱离现实,遁入空门参禅悟道,他的诗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等难免烙上“空灵”、粉饰现实的印记;而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长期流离失所,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的诗多是沉郁顿挫式的关乎民生疾苦的篇章。
  
  二、重视读背景、读故事
  
  有些古诗是诗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或环境中创作的。由于年代的久远,诗中所反映的古代人文、民俗、社会、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时空跨度太大,特别是含有典故、故事的古诗,往往借古喻今,有所寄托,加之学生的阅历较浅,对其较陌生,如不让他们读懂或听懂其中的来龙去脉,则难以与诗人进行情感和理趣的沟通。如,初唐宋之问的《渡汉江》是诗人遭贬被流放到岭南数年后返乡时写的,诗人那种长期对故土的思念但又“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矛盾心境在诗中被逼真地表现了出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便用了《山海经》中的典故: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皆西王母所使也”;又有汉武帝的故事,称西王母会汉武帝,有青鸟先到殿前报信。后“青鸟”遂为使者的代名词。若不弄清此典故,则学生不知此诗所云何物。
  
  三、重视借“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古诗文字虽浅白、朴实无华,但若一味地靠讲读古诗本身却难以理解透其内涵。若借助其他古诗参读、比照,以诗解诗,则其意有所悟。如唐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滞:凝滞不流。诗中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思归不得的忧伤之情。但长江凝滞不流与作者之“悲”有何相干?现在,我们再看看唐人岑参的《见渭水思秦川》:“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山中》与《见渭水思秦川》皆表达游子不得归的悲切情怀,二者皆以水起兴,前者为“滞”,后者取“流”。通过比照阅读,我们发现:岑参人虽滞,但水流,尚且有寄情之托者——东流水,而王勃则是人滞水亦滞——“长江悲已滞”,作者连寄情之托者——“长江水”都指望不上了,岂不悲哀之至!两诗参读,其势更足、味更浓。如果说王勃的《山中》是块难解的玉,那么岑参的《见渭水思秦川》则为“他山之石”。
  
  四、重视点拨
  
  一方面,古人作诗著文惜墨如金,使诗句更加凝练;另一方面,词类的活用、词语的省略及语句的倒装等现象,又使话语风格距现今学生的语感相去甚远,造成了古诗句理解上的不顺畅,影响到意象、意境的领悟。古诗中这些修辞手法,现今新课标虽不要求作为考试内容而讲透,但为了帮助学生理顺诗句,教师作些点拨,还是有必要的。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诠“互文”
  如唐人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正常说则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南北朝时民歌《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即为“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脚扑朔眼迷离”之意,等等。读有互文的诗句,只有知道“互文”,才能“见义”。
  2.补省略
  省略可使诗句紧缩、精炼。古诗中运用的较多,如《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八月、九月”之后皆略去了“蟋蟀”,理解时要补上这个意思;《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若不了解“香炉”即“香炉峰”的省略,就有可能认为“太阳照着香炉,香炉里生着紫烟”了。
  3.调倒装
  如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意思是说:在稻花香里听到一片蛙的叫声,像是在说今年的好收成。若不知道这是倒装,便可能误解为:人们在谈论着丰收年,又听到一片蛙的叫声。读有倒装的诗句,心里要把倒装的意思调过来。
  4.品“诗眼”
  古诗的语言最为精炼,且往往“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语),一个字会影响一句乃至全诗的艺术性,古人称之为“诗眼”。最著名的要算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了。概原因有二:一是“绿”比其他“到、过、入、满”等字色彩鲜明,更具形象性;二是“绿”往往唤起联想——“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绿时易勾起思归的心绪,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相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抓住了“诗眼”进行玩味、品读,更易品出诗味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重视朗读和吟诵
  
  一首再美的古诗,如果只讲给学生“结果”,而不让他们去经历“朗读、吟诵”的过程,就没有更深的情感体验,也不易形成语感。朗读和吟诵极易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可增强其感染力,受到美的熏陶。
  朗读和吟诵要注意方法:
  1.要讲究节奏和音步。四言为“二二”两个音步。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三个音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七言为“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四个音步,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要注意停顿、延音和逻辑重音。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鸣”字要读得清脆响亮,字音略延长些;“上”是展翅高飞,充满活力,宜加重语气读;第一联为近景,第二联写远景。读完第一联,要有一个较长的停顿,以显示视线转移这个过程。
  3.要注意感情基调。如杜甫的诗一般是沉郁顿挫的,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为其“平生第一快诗”,其基调是轻快、愉悦的。
  总之,古诗教学法还有很多,如图画图片法、风光片欣赏法、表演法等。在教学中,这些方法不是被机械、死板、孤立地运用着,而应该是灵活的、相互关联的。相信,上述构想或方法会给老师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其他文献
<正> 发起人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三大要件之一,其地位、权利、义务及责任,不仅与投资大众利害攸关,而且对成立后的公司影响甚大。为规范发起人的发起行为,保障发起人、投资者及公司的合法权益,各国公司法无不对其加以特别规范,我国《公司法》对此也作出了初步规定。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促进《公司法》的顺利实施,笔者拟就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若干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塑料有色眼镜的镜面厚薄不一,颜色不匀,常戴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引起疲劳,使视力减退,还会出现畏光、见光流泪、视物不清等眼病。因此父母不要为了使孩子好玩或“漂亮”而
期刊
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型热轧圆钢直径在线检测仪的光学系统。分析了光路结构和测量原理。用理论和实验证明了热钢检测中孔径光阑的作用和计算方法,提出了计算公式。得出了光学系统
进出教室别抢道,莫在楼道凑热闹。不要随意耍拳脚,乱冲乱踢要摔倒。 Do not get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do not join in the liveliness of the corridor. Do not s
考点1温度与温度计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它的单位是摄氏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测量温度要用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探讨用涡流检测涂层下的铁磁性材料表面锈蚀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检测频率和提离效应补偿,讨论了用双频涡流法来检测锈蚀后的电导率,磁导率的变化。 The feasibility of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各种挑战中,“三农”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三农”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相互关联的问题集合,农民的市场参与程度和水平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30年的改革实践中,农民不断摸索和创新,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好地认识市场、利用市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为了研究残余应力对压杆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和制订焊接与轧制工形截面柱子曲线的需要,我们对焊接工字钢I16和热轧普通工字钢I18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试件量测。量测方法主要采用分
LACK OF ASSOCIATION OF AH RECEPTOR GENE POLYMORPHISM WITH SUSCEPTIBILITY TO BLADDER CANCER IN SHANGHAI POPULATION LACK OF ASSOCIATION OF AH RECEPTOR GENE POLYM
期刊
哦。好多好多!做作业!还是大人好。对.你爸是当时的数学王子。我是语文真的吗々你们敢做做我的家庭作业吗?‘夔于好纂鹭兴,助以我吧下‘两周的也编月晰理补群粼流言翻二年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