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一如既往地坚守着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努力实现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课堂评价上更加应当贯彻发展的核心理念,从发展性评价、激励功能以及“因材施评”三个维度来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效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发展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良性综合,学生是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良好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而任何一堂课堂都必然会渗透着评价的因子,所以,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数学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实施课堂评价并取得正向效果的课堂。
一、把发展性评价理念作为课堂评价的核心指向
斯塔费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换言之,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指向在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长久以来,教师一方面对评价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发挥抱着一种似有似无的心理状态,任凭自己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驰骋于课堂之间,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教师难以摆脱课堂评价的“权威角色”,导致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成为了教师单向的话语权输出平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因此,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要发生改观,首先必须坚持不懈地以发展性理念作为评价的核心指向。教师胸怀发展之心,必然会处处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获得发展性评价,也会鼓舞自身向上的斗志和热情。例如教师在教授完“基本函数的概念和特征”后,在黑板上出示了函数“y=-8x”“y=4x 1”和“y=-■x”,并要求学生A分别指出这三个函数的所属类型,结果学生A混淆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的评价就至关重要,是指责?还是虚心指出其错误所在,并寄予厚望?显然应当选择后者,以发展之心促进学生发展。
二、挥洒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
人类行为的激励模式理论指出,个体由于内外诱因的刺激而产生内在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实现预期目标。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利用各个层次的实现所能带来的预设快感为诱导因子,促使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向上的生活。因此,课堂评价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人与人之间的管理活动,应把激励作为课堂评价的功能要点,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研究表明,正向激励比负向激励更能够发挥学生的发展潜能和进取精神,因此,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应当坚持以正向激励来导引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在正向激励无法发挥效能后,可考虑以反向激励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对于学优生应当尽可能采取正向激励措施,而对于学困生,应当首先采用正向激励来诱发其向上潜能和信心,在无法发挥作用后再考虑以负向激励来催促其学习的动机。其次,巧用言语激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争强好胜与虚荣心是他们年龄阶段的心理象征机制,而且,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基础性和连贯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施以言语性激励,让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竞争动力,不仅方便持久,而且能够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连贯性。
三、着力个体内差异,用准评价方式
在平时考查和研究中,经常发现教师会有这样的言语:“同学们,你们理解了吗?”然后在一片嘈杂声后,教师再说:“好的,同学们非常棒!”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了解到整体性的数学学习情况,但难以考查个体的实际掌握情况,容易对个体造成学习上的打击和伤害。课堂评价除了运用整体性评价之外,必须借助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考量学生个体对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深入课堂内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机制和现实情况,而且能够帮助自身改善教学方式,用准评价法则,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例如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讲完例题后,可先对全班同学咨询掌握情况,在获得肯定呼声后,教师应当进行个体评价,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如教师可分别出示“方程x2-4=0的根为?”“方程(x-3)(x 4)=0的两根为?”和“方程x(x-2)=0的两根为?”三道题目,再让三个数学水平相异的同学各自演示一题,然后根据这三位不同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在点评时,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实行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对学习较好而且解题完全正确的学生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习中等的那位同学应当注重从他的潜能开发、能力提高以及细心程度等视角来评价他,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应当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着手来实施评价,并借机以其解答的题目为例题再向其演示一次,然后以相似题目再施以考查,让其在解答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6.
[2]张春梅,孟凡霞.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策略初探[M].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1.莒南县第八中学;2.莒南县第二小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发展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良性综合,学生是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良好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而任何一堂课堂都必然会渗透着评价的因子,所以,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堂必然是数学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实施课堂评价并取得正向效果的课堂。
一、把发展性评价理念作为课堂评价的核心指向
斯塔费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换言之,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指向在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长久以来,教师一方面对评价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发挥抱着一种似有似无的心理状态,任凭自己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驰骋于课堂之间,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教师难以摆脱课堂评价的“权威角色”,导致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成为了教师单向的话语权输出平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因此,初中数学课堂评价要发生改观,首先必须坚持不懈地以发展性理念作为评价的核心指向。教师胸怀发展之心,必然会处处重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获得发展性评价,也会鼓舞自身向上的斗志和热情。例如教师在教授完“基本函数的概念和特征”后,在黑板上出示了函数“y=-8x”“y=4x 1”和“y=-■x”,并要求学生A分别指出这三个函数的所属类型,结果学生A混淆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的评价就至关重要,是指责?还是虚心指出其错误所在,并寄予厚望?显然应当选择后者,以发展之心促进学生发展。
二、挥洒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
人类行为的激励模式理论指出,个体由于内外诱因的刺激而产生内在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实现预期目标。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利用各个层次的实现所能带来的预设快感为诱导因子,促使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向上的生活。因此,课堂评价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人与人之间的管理活动,应把激励作为课堂评价的功能要点,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研究表明,正向激励比负向激励更能够发挥学生的发展潜能和进取精神,因此,初中数学课堂评价应当坚持以正向激励来导引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在正向激励无法发挥效能后,可考虑以反向激励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对于学优生应当尽可能采取正向激励措施,而对于学困生,应当首先采用正向激励来诱发其向上潜能和信心,在无法发挥作用后再考虑以负向激励来催促其学习的动机。其次,巧用言语激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争强好胜与虚荣心是他们年龄阶段的心理象征机制,而且,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基础性和连贯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施以言语性激励,让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竞争动力,不仅方便持久,而且能够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连贯性。
三、着力个体内差异,用准评价方式
在平时考查和研究中,经常发现教师会有这样的言语:“同学们,你们理解了吗?”然后在一片嘈杂声后,教师再说:“好的,同学们非常棒!”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了解到整体性的数学学习情况,但难以考查个体的实际掌握情况,容易对个体造成学习上的打击和伤害。课堂评价除了运用整体性评价之外,必须借助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考量学生个体对课堂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深入课堂内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机制和现实情况,而且能够帮助自身改善教学方式,用准评价法则,以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例如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讲完例题后,可先对全班同学咨询掌握情况,在获得肯定呼声后,教师应当进行个体评价,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如教师可分别出示“方程x2-4=0的根为?”“方程(x-3)(x 4)=0的两根为?”和“方程x(x-2)=0的两根为?”三道题目,再让三个数学水平相异的同学各自演示一题,然后根据这三位不同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在点评时,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实行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对学习较好而且解题完全正确的学生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习中等的那位同学应当注重从他的潜能开发、能力提高以及细心程度等视角来评价他,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应当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着手来实施评价,并借机以其解答的题目为例题再向其演示一次,然后以相似题目再施以考查,让其在解答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6.
[2]张春梅,孟凡霞.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策略初探[M].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2).
(1.莒南县第八中学;2.莒南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