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知道龙泉镇已经近三十年了。但我忆念她还是因为一个“酒”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会如潮,那时的笔会还带有体制的烙印,我向单位请几天假参加笔会,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一次,我背负于对文学的百般虔诚,与一伙朋友参加了北京文学和宜昌市文联共同组织的三峡笔会。那也是我唯一一次行走三峡,见证了雄奇三峡最后的背影。
回单位后,那些游走的片断经过一段时间的津津乐道、回想夸炫之后就归于了平静。好像那一页就这么永远翻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信,那信封褶皱斑黄,记得信封落款是龙泉镇化工厂,字迹清秀端正。实在说,我其时真不记得龙泉镇还有一个朋友。待我打开信封,一页信笺纸上就写了那么几句话,非常简短地叙说了那次三峡笔会的细节。我一下就回忆起他就是龙泉镇的诗人辰非。他皮肤黝黑,穿一件灶灰色的西装,他穿西装不仅不打领带,而且没有衬衫,笔会几天下来就是蓝色的背心套着那件西装。我之所以深深记住他,是缘于他的厚道、忠诚。在来信中,他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动:酒喝多了,就是想念朋友。我想他大概是把我认作真朋友,才在醉意朦胧中提笔给我写信的。这就是我于龙泉的初始记忆。
我第一次亲近龙泉镇,是2008年仲夏。其时由我牵头,与夷陵区文联在该镇新农村建设试范点雷家畈村召开全市知名诗书画家走进新农村创作采风笔会。那次笔会,我第一次见识了稻花香酒系列车间的大器,那种弥漫全镇的浓郁酒香叫人不醉也得自醉。那一晚,与会的作家、艺术家举杯相庆,静静的柏临河边欢笑击节,充溢着翰墨醇香。
但这一次我还是没有寻查到那久别的好友。他那憨厚朴实的形象叫我难忘。我总是从他身上能联想到一个古镇、一个朋友、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与酒的关联。虽然此时有所遗憾,但不损害我怀旧的美好记忆,我力图解开酒与古镇、酒与朋友、酒与这片灵性山水的必然关联。那种忧柔的牵挂总能让我想到某种情愫的醉意来。
也是又一次在龙泉镇的邂逅,我终于与失联多年的朋友见面了。此时的他不再是先前的他了。他身体微胖,当起了老板,彰显出同龄人应有的内敛与成熟。我们把酒叙旧,我提到他与我通信的情节,他却将信将疑,仿佛我是在叙说一个久远的传奇。我本来是想以此拉近我俩的距离,不想他却忘却殆尽。我的不悦不是在于朋友间不能存有共同的回忆,而是在于我们或许将要丢失某种过去的感受。一天,我偶然看到他的博客,他无不感怀地写到我是如何在一个醇酒弥香的小镇寻找他的过程,他于是为之动容。这种动容我不是也曾经有过,而且记忆好多年么?试想,再过数年,我们会不会因为酒或是其他原因又各执一词,或是又有新的感怀和动容。这也是很难预测的了。
2016年初冬,我又有幸来到龙泉观摩首届稻花香诗会。这一次却让我见识到了一个以酒扬名的小镇对诗的热情。一个能容纳几百人的大礼堂几乎座無虚席。诗的情致让这个小镇的受众志存高远。从他们的脸上,我看见的是一种愉悦和超然,甚至还有对未来生活的诗意憧憬。如果真如我判断,这个以酒闻名的古镇将是一次人文的飞翔。
诗会结束,人群散去。我似乎还有好多功课要做。我不爱吵闹繁杂的场所,便独自去了灯光闪烁的柏临河边,凭栏观望龙泉古铺的五彩霓虹。那些闪烁的光影映照在河面,漾得我心旌热博。满鼻的酒香牵连着后山的藏酒洞。这是多次来龙泉不曾有过的感受:龙泉真的变了,变得诗意和静默。于是,我给早已熟络的朋友打了个电话,企望能在这光影摇曳中的古铺,就着满江摇曳的灯火小酌,也觅寻一些关于酒与柏临河、酒与龙泉古铺的恰当对白。但两次呼叫却都是同一个回复:您呼叫的用户已关机。我一时怅然,未必我们又是在各自的臆想中重复着错位的记忆?也许是这酒镇的迟续魅力,又将他带到一个有梦的时间段,我的本次呼叫本就是一种自私,以自己的一些心得,又何必去搅乱朋友又一个关于古镇的梦境。期望明早有一个回复。
归根结底,这一切是一个关于酒的小镇的诗意故事。在那水波荡漾的河面,沉淀着一曲霓虹般美妙的华章。
责任编辑:肖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会如潮,那时的笔会还带有体制的烙印,我向单位请几天假参加笔会,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一次,我背负于对文学的百般虔诚,与一伙朋友参加了北京文学和宜昌市文联共同组织的三峡笔会。那也是我唯一一次行走三峡,见证了雄奇三峡最后的背影。
回单位后,那些游走的片断经过一段时间的津津乐道、回想夸炫之后就归于了平静。好像那一页就这么永远翻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信,那信封褶皱斑黄,记得信封落款是龙泉镇化工厂,字迹清秀端正。实在说,我其时真不记得龙泉镇还有一个朋友。待我打开信封,一页信笺纸上就写了那么几句话,非常简短地叙说了那次三峡笔会的细节。我一下就回忆起他就是龙泉镇的诗人辰非。他皮肤黝黑,穿一件灶灰色的西装,他穿西装不仅不打领带,而且没有衬衫,笔会几天下来就是蓝色的背心套着那件西装。我之所以深深记住他,是缘于他的厚道、忠诚。在来信中,他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动:酒喝多了,就是想念朋友。我想他大概是把我认作真朋友,才在醉意朦胧中提笔给我写信的。这就是我于龙泉的初始记忆。
我第一次亲近龙泉镇,是2008年仲夏。其时由我牵头,与夷陵区文联在该镇新农村建设试范点雷家畈村召开全市知名诗书画家走进新农村创作采风笔会。那次笔会,我第一次见识了稻花香酒系列车间的大器,那种弥漫全镇的浓郁酒香叫人不醉也得自醉。那一晚,与会的作家、艺术家举杯相庆,静静的柏临河边欢笑击节,充溢着翰墨醇香。
但这一次我还是没有寻查到那久别的好友。他那憨厚朴实的形象叫我难忘。我总是从他身上能联想到一个古镇、一个朋友、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与酒的关联。虽然此时有所遗憾,但不损害我怀旧的美好记忆,我力图解开酒与古镇、酒与朋友、酒与这片灵性山水的必然关联。那种忧柔的牵挂总能让我想到某种情愫的醉意来。
也是又一次在龙泉镇的邂逅,我终于与失联多年的朋友见面了。此时的他不再是先前的他了。他身体微胖,当起了老板,彰显出同龄人应有的内敛与成熟。我们把酒叙旧,我提到他与我通信的情节,他却将信将疑,仿佛我是在叙说一个久远的传奇。我本来是想以此拉近我俩的距离,不想他却忘却殆尽。我的不悦不是在于朋友间不能存有共同的回忆,而是在于我们或许将要丢失某种过去的感受。一天,我偶然看到他的博客,他无不感怀地写到我是如何在一个醇酒弥香的小镇寻找他的过程,他于是为之动容。这种动容我不是也曾经有过,而且记忆好多年么?试想,再过数年,我们会不会因为酒或是其他原因又各执一词,或是又有新的感怀和动容。这也是很难预测的了。
2016年初冬,我又有幸来到龙泉观摩首届稻花香诗会。这一次却让我见识到了一个以酒扬名的小镇对诗的热情。一个能容纳几百人的大礼堂几乎座無虚席。诗的情致让这个小镇的受众志存高远。从他们的脸上,我看见的是一种愉悦和超然,甚至还有对未来生活的诗意憧憬。如果真如我判断,这个以酒闻名的古镇将是一次人文的飞翔。
诗会结束,人群散去。我似乎还有好多功课要做。我不爱吵闹繁杂的场所,便独自去了灯光闪烁的柏临河边,凭栏观望龙泉古铺的五彩霓虹。那些闪烁的光影映照在河面,漾得我心旌热博。满鼻的酒香牵连着后山的藏酒洞。这是多次来龙泉不曾有过的感受:龙泉真的变了,变得诗意和静默。于是,我给早已熟络的朋友打了个电话,企望能在这光影摇曳中的古铺,就着满江摇曳的灯火小酌,也觅寻一些关于酒与柏临河、酒与龙泉古铺的恰当对白。但两次呼叫却都是同一个回复:您呼叫的用户已关机。我一时怅然,未必我们又是在各自的臆想中重复着错位的记忆?也许是这酒镇的迟续魅力,又将他带到一个有梦的时间段,我的本次呼叫本就是一种自私,以自己的一些心得,又何必去搅乱朋友又一个关于古镇的梦境。期望明早有一个回复。
归根结底,这一切是一个关于酒的小镇的诗意故事。在那水波荡漾的河面,沉淀着一曲霓虹般美妙的华章。
责任编辑: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