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inlove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网络教研以其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的优势,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对话交流的平台,创设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环境。
  教师的教研活动主要依托网络进行,分别建设备课区、教师博客网和教改论坛。
  1 深化层递式协作教研备课模式
  根据信息化与学科高度融合的精神,教师在备课上遵循“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的基础上,按“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充实二备—调查筛选再加工个案三备—授课完毕反思交流,形成最优化导学案”的流程完成备课过程。在一备中,教师按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根据网络资源、掌握资料、学生情况、制订导学案(一备定初稿),根据导学案利用电子白板备课系统制作课件,然后把导学案和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站,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将导学案和课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结合授课内容对有不同意见的地方用红色字体标出,然后与同一年级的老师再进行交流、修正、完善后放到学校网站上,利用每周每个教研组半天的时间集体备课进一步充实完善,即同学科组成员先从校园网上将要集体交流的导学案、课件下载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集体备课时,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展示导学案和课件,组内成员提出整改意见进行必要修改(定稿),上传到学校网站保存并打印使用。
  在学生经过预习完成导学案后,课前收缴导学案供教师查清学情,制订组织学生展示教案和课件即三备(教案),经过课上锤炼,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反思、交流、汇总,对学校网站保存的导学案、课件进一步修正完善保存以备来年教师改用。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团队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优势,与教师过去的单打独斗,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教学相比,更能提高备课的质量,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在备课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农远工程建设,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教师可以下载好的课件,但不能照搬,需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及学情进行修改后方可使用,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也使远程教育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2 以博客为载体的教师专业成长动态调控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勤于记录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学校重视教师博客交流,并且随着数量的增加,博客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校成立了教育博客建设指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并对学校博客群建设提出总体要求。教师以“实名注册、笔名显示”注册博客,撰写工作日记和教育教学反思,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学校规定教师每天的教学反思都必须在博客上进行交流,还规定任课教师每周至少写1篇有质量的教学随笔,并发表在教师博客里。教师可利用教育博客记录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事件和点滴思考,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同时,教师也可以阅读其他教师的博文,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實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教师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研究的热情,产生了思维的碰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几年来本校教师的大量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这些论文的大量素材都来源于教师的博客。
  3 立足教改论坛,实现同伴互助
  教改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论坛上,教师可以阅读文章、提出问题、与同行探讨、与专家交流,实现同伴互助,得到专家的引领。论坛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老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学校教改论坛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每周组织活动。论坛分现场论坛和网上论坛两种。在现场论坛上,老师们可以把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提出,大家一起交流、解决,也可以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在论坛上老师意犹未尽,或者还有更好的想法,就发贴到论坛上,借助网络采用博客跟帖的方式进行讨论。在论坛上进行探讨,教师畅所欲言,增强参与的自信心,而且打破时了时空的界限,教师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校的课改献计献策,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 利用课题研究促进教研
  学校的信息化课堂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导学案为抓手,作业前置,学生提前自学导学案。在课堂的开始5分钟,利用自适应测评系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导学案的掌握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这时可以结合学校的电子交互白板,把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抓拍到交互式白板中,实现了课堂的师生、生生的高效互动。一般问题由学习小组解决,教师可以适时的补充、拓展。同时,也可完成对当堂内容的检测反馈,当学生通过课上的小组合作,班级展示、教师点拨等环节后,学生对整堂课的知识结构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各知识点已基本掌握,再利用系统拓展练习适时解决,灵活应用和能力测试,整堂课的目标就可以顺利达成。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以小组为主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制订了小组协作目标和激励措施,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再给予及时点拨。对于课堂的后10分钟,用于教师提示下堂课的重难点,做好学生下节课的预热
  总之,网络教研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网络教研以它独特的优势,打破时空界限,让教师们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自我反思、同侪互助、智慧共享,加速了的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伴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互联网正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场涉及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变化正悄然发生。围绕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就教育过程中互联网的应用途径展开一些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45-03  互联网和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大学生而言,
1 一般原则1.1严格选种,养好公鸡 育成期公鸡分群饲养,以放养为主,增强体格。健全性器官发育 1.2 日常管理注意舍内环境清洁卫生,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惊群、骚乱。及时收集种蛋。
虚拟现实技术所特有的沉浸感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虚拟校园构建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虚拟校园进行研究设计。
目的:了解老年肺结核的误诊情况。方法:对26例误诊老年肺结核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合并症者19例,占73%;误诊为慢支炎、肺气肿14例,肺部感染6例。肺癌2例,支气管扩张并咯血2例、心脏
越冬期间。蜂群如果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要随便开箱检查。采用箱外观察法判断箱内情况,同样可以达到管好越冬蜂群的目的。
1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平衡动物体细胞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鸡体蛋白是由饲料蛋白转化而来的。所以,能否经济而有效地利用饲料蛋白质是养鸡成本高低的关键。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有机
<正>8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与沈南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Growth Factor FGF2 Cooperates with 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