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缘如梦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一个刚脱离蹒跚学步的状态的孩童,极度迷恋某物,那么他肯定打心里喜欢这东西,而且性格里也有与其相似的特质或者追求,至少我就是典例。四五岁的我,不可能了解“岁寒三友”是何方神圣,然而我就是那么迷恋竹子。
  我对竹的感情,可以追溯到故乡老屋这个发源地。儿时的老屋是一间粘着黄土的砖瓦房,门前有两口清澈的池塘,池塘之间是一条只容一个人行走的小道,直通家门口。门口那几层凹凸的长满青苔的大理石阶梯旁边,就是一片翠绿的小竹林。
  父亲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在外地安家,逢节假日才和母亲带着我千辛万苦挤几趟呛着灰尘的公交车回到这个小村落。站在村边上望着那片密集的土屋,无论多么疲倦,还是一个幼童的我总会凭借那一小簇层层的绿竹叶认出隐于其后的老屋。于是甩开父母的手,踏上通向竹林的小路。路的尽头,总有慈祥的奶奶站在那片生机盎然的竹叶下张望等待,望见我迈着小心翼翼的步子踩着湿软的泥土慢慢走近,布满皱纹的脸上现出温暖的笑……
  这大概就是我对于竹子的感情源头。脑海中保留的关于竹的最早记忆,就是奶奶拉着我坐在竹林边,细数狭长的竹叶,把玩光滑的竹节,仰头看着竹叶被阳光晕染得纹路分明,一坐一整天。
  待我再长大一点,上学以后,我便不再只通过奶奶与竹子接触了。低年级参加国画班,我最擅长的便是画竹。一枝一枝的竹竿,一段一段的竹节,一层一层的竹叶,水墨的,碧绿的,赭黄的,伴随着脑中对竹的印象,沿笔端在宣纸上挥展开来。回想着老家门前从光亮通透的竹叶中渗下的缕缕温和日光,稚拙的学童丝毫不理会耳畔同龄人的嬉闹,满足于作画,只画竹子,淡雅、挺拔、内敛、坚定的墨竹,清凉、恬静、闲适、笔直的翠竹,不经意地嗅着笔墨和颜料的香气,视线随着蘸色的狼毫移动,心境平淡,波澜不惊。
  当时的国画老师曾一度询问幼小的学生何来一份专注和平静去为简单而玄妙的竹子作画,我回答,画竹子好,好在哪里,我说不出。现在仔细回想,或许是因为我和竹子之间存着一份无言的默契,我在作画时默默感受着竹子的性情和风骨,沉溺于那份无言的交流里。
  等到我上了高中,老屋被精干的父母重新装修,成了一栋淡白色的小楼,隔着水面,从轿车上下来的我依旧一眼望见那片青青竹叶,傍着它站在屋旁,平添了一份清新气息。父亲在修葺老屋时,坚决要保留门前的这片竹林,他说,这片竹林是奶奶当年执意要栽种的,奶奶觉得竹子和知识分子有某种联系,她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她渴望知识,所以她栽下这片竹子,所以她在那个大学并不普及的年代支持父亲考大学。
  然而,竹林尚在,世事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奶奶却早已没机会看一眼她最疼爱的孙女收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当白色的板鞋迈着愈发平稳的步伐同样沿小路走向竹林时,缺少的是那抹慈祥温暖的身影,她长眠在另外一片竹林之下,只有她孙女的比当年高出一大截的身影独自站在青石阶梯上,仰望这愈发翠绿高大的竹子,偶尔低头抹一下眼皮。
  我仍会在回老家的时候,经常坐在竹林中,看书写字,读王维的《竹里馆》,念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置身于清雅的竹林,延续奶奶的习惯,学着修身养性,侧耳聆听乡间细碎原始的各种声音。偶尔闭目遐想,想起奶奶,想起读过的诗句,想起国画课上专心画竹的感觉,想起小学升学时被迫推到角落的国画颜料和毛笔,想起很多很多,想得嘴角上扬,想得润湿眼眶。
  我一直无法定义我和竹之间的关系,是亲人?是知己?抑或是心中另一个自己?忽视这些疑问,我只知道,我与竹之间的这段情缘,还将继续延伸下去。
  编辑/姚晟
其他文献
东江湖久负盛名,人尽皆知。听说要坐船游湖,同学们个个兴奋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登上一条古色古香、刷了红漆的船。船有两层,上面一层有一部分是露天的。我们来到上层,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楼上的风景更美,看得更远!我们任凭大风肆意地拨弄着我们的头发,纷纷留影。  东江湖近处的水是墨绿的,而远处的水却是蓝的。山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颜色相互交织、重叠,富有层次感。站在船头,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