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金铜佛造像的封底技法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元3世纪之前是没有佛像的,最早的佛造像是在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下诞生的,在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即便没有佛造像,虔诚的佛教信徒们仍会以佛脚印、台座或菩提树等作为佛的象征。而且早期的佛造像都不存在封底之说,现在我们见到的高古佛像的封底大多数都是后代为了方便储存、运输以及收藏等加上去的。古代佛像制作按宗教程序为佛像加持、装藏、开光,佛像具有法力后才可为修行者供奉,成为佛教徒供奉的神像。金铜佛造像内部装上填充物再用一块盖板封住,这块盖板我们就称它为“底板”。最初是用薄铜制作底板,到后期开始出现木质或泥质的金铜佛造像封底。
  关键词:金铜佛造像;封底;装藏
  1 金铜佛造像的产生
  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教信徒众多,并且在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下,这里最早出现了佛造像。但是,这个时期佛造像的材质是石头,一直到犍陀罗晚期,大约在公元4世纪至5世纪,开始出现了铜材质的佛造像,但数量极其稀少。铜造佛像繁荣在笈多王朝,而且题材亦随之变得丰富起来。金铜佛造像的发展变得多样化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密教产生后。
  释迦牟尼在公元6世纪时创建了佛教,他带领着他的弟子们用大众化的语言在恒河中游地区推广佛教教义,并且不断扩大佛教的传播范围。最开始,他们采用四处游历的方式,走到哪里就将佛教的理念带到哪里。随着佛教信徒的大量增加,传播者们开始修建寺庙,在寺庙内讲佛。佛教造像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受到政治格局的影响,每个时期的佛教造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再加上佛教艺术与传入地的审美需求相融合,佛教造像表现出各自的地域特色。
  2 金铜佛造像的封底
  早期的佛教造像都是没有封底的。现在我们见到的高古佛像的封底大多数都是后代为了方便储存、运输以及收藏等加上去的。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佛像封底出土于西藏。所谓封底,就是用来装藏金铜佛造像的底板。金铜佛造像的装藏分为从佛座处装入、从佛像背部装入、从头部开孔装入三种,但绝大多数金铜佛造像的装藏都选择从佛座处装入。
  通常佛像铸造完成后,都会在其内膛放置一些有宗教价值的圣物。这些圣物主要就是法身和生身舍利,除此之外还要填充五宝、五甘露、五药、五香等金银珠宝和香料。对于大型的佛教造像,内部还要放置一根塔状的木棍,这根木棍俗称“命根”。对佛像装藏完以后,要用紫铜板来封底。
  古代佛像制作按宗教程序为佛像加持、装藏、开光,佛像有法力后才可为修行者供奉,成为佛教徒供奉的神像。
  3 封底技艺的分类
  在金铜佛造像的底部装填完圣物后,要用一块盖板封住,这块盖板就被称为“底板”。底板的材质是铜,到了后期,人们开始使用木质或泥质的封底。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底板的制作方法也有所增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包底法
  许多藏传佛造像的封底用到了此种方法,即敲打佛像的底沿,使其向内收以包住底板,是为包底法。历史上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大约从8世纪一直被人们沿用到18世纪,即便在当今社会,西藏地区仍能见到这种佛像封底的方法。
  包底法又分为宽边包底和窄边包底。使用宽边包底法的金铜佛造像在甘肃、青海等地很常见到,它是在圈足和底板之间有近1厘米的宽边。而窄边包底法被西藏和尼泊尔大部分地区采用,它是把金铜佛像的底沿向内敲打很窄的一小截,用以固定住底板。通过包底的方法,我们可以判断出金铜佛造像的产地。
  3.2 剁口法
  剁口法是用刻刀把佛像的底沿剁出铜刺,铜刺是用来固定底盖的。一般情况下,底盖都要用阴线刻上十字金刚杵,表示这尊佛像可以不被其他邪魔外道所袭扰。当然,十字金刚杵的图案纹样也会受到时代和地域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元明清时期的宫廷金铜佛造像多采用这种封底法(图1)。国际上公认的最早使用剁口法的造像是永乐宣德宫廷造像。由于清朝的皇帝大多信奉藏传佛教,北京城内兴起了广建喇嘛寺的风潮。为满足佛像高效生产的需求,使用垛口法封底的佛像大批量涌现。
  3.3 嵌板法
  这一种把铜板镶嵌在佛座的内膛的方法,不同于包底法中敲击底边来包住封底,而是先铸好固定底板的凹槽,在放置底板后敲击凹槽的下边缘包住底板。可以说,这是对包底法的改良,它更加有利于保护佛像内封藏的圣物,防止圣物受潮。这对于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游牧民族的信徒来说特别重要。
  3.4 粘胶封底法
  粘胶封底法不像上文中提到的三种金铜佛造像的封底方法那样很常见到,它常被用作应急之需,多使用沥青和树脂等天然粘合剂粘合。
  3.5 双层包底法
  使用双层包底法封底的金铜佛造像多见于13世纪左右,它就是在包底的中央另有一个小的封底。
  4 佛像封底的意义
  在我国的元明清时期,铜铸造像繁荣发展,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铸造工艺非常精湛。但清朝的佛像封底还出现了一种在边口刮封铁红腻子的技法。本文中所探究的金铜佛造像的封底技法除了有利于佛像的储存和运输外,还有助于考古学家甄别佛造像的出土朝代,完善历史资料,同时也为收藏家们鉴别金铜佛造像的真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当今一些古玩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伪造的金铜佛造像,如赝品的封底上十字金刚杵刻画的线纹刀功不够,且线条不顺畅。还有就是新做的佛像封底包浆不是经过岁月的变迁而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做旧做上去的。
  5 结语
  金铜佛造像艺术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添加了非常华美的一章,它为佛学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佛学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铜佛造像的封底为现当代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最有利和最可靠的依据,能够帮助现代人了解历史,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 扎雅·诺丹西绕.西藏宗教艺术[M].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
  [2] 陈兵,徐湘灵.佛教与密宗入门[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赵象,先巴东知.西藏佛教造像的鉴定与分类[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0.
  [4] 刘宁.金铜佛像知识30讲[M].荣宝斋出版社,2004.
  [5] 罗桑开珠.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结构体系及其象征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 李雪扬.浅议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金铜造像艺术[J].丝绸之路,2009.
  [7] 王昕.藏传佛像鉴赏与收藏[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8] 金申.藏式金铜佛像收藏鉴赏百科[M].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9] 陈瑞近.关于明清金铜佛造像鉴定的几点体会[J].苏州文博论丛,2011.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LTE移频室分解决方案,在室分系统中通过一条物理线路传输LTE的MIMO信号,并且可以达到MIMO双路的覆盖效果。通过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性能,可实现LTE网络在室内的快速部
主要研究具有自主管理功能的自组网网络架构、典型应用场景等关键内容。其中,具有自主管理功能的SON网络架构主要考虑自主管理体系架构的选取以及SON和网络管理之间的接口设计
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可谓是伴随电脑成长起来的"网络一族"。美术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特性,在具体的创业性质上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元和生动。在创业类型上,
阐述了频谱分析仪的产品分类,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频谱分析仪在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以经常检测的产品参数为主线,分别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一个具体
近几年,中国的电视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还获得了良好的成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众多电视节目幕后制作人员的付出,其中,编导就是极为重要的一员。总体来讲,电视编导的工作
2014年6月17—20日.为期4天的通信业展览盛事——communicAsia2014、EnterpriseIT2014、BroadcastAsia2014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会共吸引逾50000名业界
贵阳在LTE网络建设中,面临超级楼盘的覆盖难题。全国十大楼盘中,贵阳占据了4个。超大楼盘的崛起,给传统简单覆盖模式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据估算,贵阳四
按照中国移动最初的计划,TD—LTE网络三期工程是在明年启动,但在今年年中总经理工作会议上,中国移动高层认为,鉴于TD—LTE的良好发展势头,可能会提前启动三期工程。据悉,TD—LTE三
为了提高用户观看高清视频、IPTV以及收听高质量音乐等业务时的满意度,采集用户所处情景的环境状况、设备状况和网络状况,分析不同情景对用户无线资源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基于QoE
根据福州地铁1号线无线指挥调度通信的需求,设计了福州地铁1号线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并对设备性能、系统功能以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