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字、词、成语、名句名篇——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不重视理解
有人这样做,是因为死记硬背式的记忆的确能一时记下,他们确信大搞题海战术能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希望押上高考题。甚至让学生反复去抄“易混字”、抄100个常见错别字、抄课本注解、抄课文翻译、抄成语和名句名篇。这是一种不理解含义的错误记忆方法。可以尝试先用听写的方式来检查,让每位同学搞清自己有哪些字自己没记住,再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去掌握。对于词语的理解采用差异语素审读法,如“胜地”与“圣地”,着重于两个词语中的差异语素“胜”与“圣”,前者“胜”为“风景优美”之意,而“圣”为“具有重大意义、作用”之意。对于成语,主要让学生多理解近义成语在含义、感情色彩、使用对象(环境)上的差别,以期在辨析和使用上灵活自如。而对“名句名篇”尤其是其课内部分,则要求先理解内容,再分层背诵。这些复习方案实效挺好。
二、文言文——不重视课本,或只注重现象不注重原因归纳
近年许多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等,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如2006年高考全国I卷第8、11、12题。如果不熟悉课本,这些题目又怎能答好?
古汉语中,很多词往往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形成词类活用。多问个为什么,搞清词类活用形成的一些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并能在阅读文言文时准确辨析,形成能力,对于复习备考非常有必要。如: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或“则”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便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或数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又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便活用为动词;助词“所”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三、阅读——不重视在教材中寻求阅读技巧
不少师生认为阅读题活得很,非一日之功,于是对阅读这一大块往往草草带过,全卷靠基础题拿分。事实上,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一直分值高,评分要求严格。而且做阅读题也并非毫无方法可言。翻开高中语文课本一、二、三册的现代文单元阅读提示,关于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筛选信息、深入领会、分析评价、鉴赏吸收、散文鉴赏的许多方法都有介绍,所以我们不必花大力气去找什么阅读方法、规律专向训练的的书籍。
四、阅读、语言表达——重理解轻表达
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让他们做“仿例造句”“扩展语句”的题目,他们的试卷上往往是空白;让他们做阅读题,他们也懒得自己去分析思路、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他们只觉得这个题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而不去动手,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自己直接报出答案。这样的后果是,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语言表达题,得分率更是十分低下;不用说,这些学生要想在作文中拿高分,也犹如登天。因此,师生都要重视这一点,多说、多写。
五、作文——不重视课本范文
有很多师生认为,作文训练起来就往往不好把握,即使多写几篇,也不一定能提高几分。所以,有精力总愿用在基础知识上,而不愿用在作文上。基础知识复习固然重要,作文复习也同样重要。虽然难以把握,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考试说明》的研究入手,利用课本来把作文教学搞好。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目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个“高”不仅体现在其内容上、语言上,而且更主要的体现在其结构上。试想作家在创作一部散文或小说之时,他对要创作的作品头脑中连一点整体结构的观念都没有,还怎么进行创作?一部好的作品就在于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写作思路,以及为了准确表达中心而采用的创作手法这三个要素。笔者就是从这三点入手把平时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的。
六、总体——不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很多高三学生除了学习,不看电视报刊,不参加体育活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复习阶段也是如此。看看近年的高考题(尤其是阅读材料和作文)就不难发现:高考试题堪为社会生活变迁的晴雨表;它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对生活的体验能力。知识面狭窄、时代感不强,是根本做不好的。所以,笔者倡导学生多读读《读者》《散文》;多看看“公益行动”“人与社会”“世界周刊”等电视节目;多议议社会热点;多走到大自然中,写观察日记。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注自然、人生和社会,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的笔下永远有鲜活的材料和深刻的思维。
这六个误区总括起来就是不重视课本,不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虽然高考复习如何进行,可谓见仁见智,但笔者以为必须要走出以上六个误区。
巨东涛,教师,现居陕西汉中。
有人这样做,是因为死记硬背式的记忆的确能一时记下,他们确信大搞题海战术能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希望押上高考题。甚至让学生反复去抄“易混字”、抄100个常见错别字、抄课本注解、抄课文翻译、抄成语和名句名篇。这是一种不理解含义的错误记忆方法。可以尝试先用听写的方式来检查,让每位同学搞清自己有哪些字自己没记住,再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去掌握。对于词语的理解采用差异语素审读法,如“胜地”与“圣地”,着重于两个词语中的差异语素“胜”与“圣”,前者“胜”为“风景优美”之意,而“圣”为“具有重大意义、作用”之意。对于成语,主要让学生多理解近义成语在含义、感情色彩、使用对象(环境)上的差别,以期在辨析和使用上灵活自如。而对“名句名篇”尤其是其课内部分,则要求先理解内容,再分层背诵。这些复习方案实效挺好。
二、文言文——不重视课本,或只注重现象不注重原因归纳
近年许多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的特点等,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如2006年高考全国I卷第8、11、12题。如果不熟悉课本,这些题目又怎能答好?
古汉语中,很多词往往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形成词类活用。多问个为什么,搞清词类活用形成的一些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并能在阅读文言文时准确辨析,形成能力,对于复习备考非常有必要。如: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或“则”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便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或数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又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便活用为动词;助词“所”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三、阅读——不重视在教材中寻求阅读技巧
不少师生认为阅读题活得很,非一日之功,于是对阅读这一大块往往草草带过,全卷靠基础题拿分。事实上,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一直分值高,评分要求严格。而且做阅读题也并非毫无方法可言。翻开高中语文课本一、二、三册的现代文单元阅读提示,关于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筛选信息、深入领会、分析评价、鉴赏吸收、散文鉴赏的许多方法都有介绍,所以我们不必花大力气去找什么阅读方法、规律专向训练的的书籍。
四、阅读、语言表达——重理解轻表达
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让他们做“仿例造句”“扩展语句”的题目,他们的试卷上往往是空白;让他们做阅读题,他们也懒得自己去分析思路、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只等着对老师的答案加以接受或否定。他们只觉得这个题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而不去动手,而一部分教师对此现象也往往迁就,自己直接报出答案。这样的后果是,高考试卷中的阅读题,学生的答案往往是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语言表达题,得分率更是十分低下;不用说,这些学生要想在作文中拿高分,也犹如登天。因此,师生都要重视这一点,多说、多写。
五、作文——不重视课本范文
有很多师生认为,作文训练起来就往往不好把握,即使多写几篇,也不一定能提高几分。所以,有精力总愿用在基础知识上,而不愿用在作文上。基础知识复习固然重要,作文复习也同样重要。虽然难以把握,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考试说明》的研究入手,利用课本来把作文教学搞好。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篇目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个“高”不仅体现在其内容上、语言上,而且更主要的体现在其结构上。试想作家在创作一部散文或小说之时,他对要创作的作品头脑中连一点整体结构的观念都没有,还怎么进行创作?一部好的作品就在于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写作思路,以及为了准确表达中心而采用的创作手法这三个要素。笔者就是从这三点入手把平时的阅读与作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的。
六、总体——不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很多高三学生除了学习,不看电视报刊,不参加体育活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复习阶段也是如此。看看近年的高考题(尤其是阅读材料和作文)就不难发现:高考试题堪为社会生活变迁的晴雨表;它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对生活的体验能力。知识面狭窄、时代感不强,是根本做不好的。所以,笔者倡导学生多读读《读者》《散文》;多看看“公益行动”“人与社会”“世界周刊”等电视节目;多议议社会热点;多走到大自然中,写观察日记。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注自然、人生和社会,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的笔下永远有鲜活的材料和深刻的思维。
这六个误区总括起来就是不重视课本,不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虽然高考复习如何进行,可谓见仁见智,但笔者以为必须要走出以上六个误区。
巨东涛,教师,现居陕西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