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天津城市特色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探讨天津城市建筑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天津这座城市在发展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从而也在它的建筑中强烈的表现出来,以致形成了在中國独一无二的近代建筑风貌特色,未来的天津建筑风貌必然是天津近代建筑风貌的延续和发展。
按照历史学家的考证,天津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了,但是天津的发展是天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的。在中世纪,因为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又是扼东北入关的门户,在边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从金朝在天津设立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明朝设卫筑城都反映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天津除了在边防上起着重要作用外由于水运和盐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商贸的繁荣,所以到了清朝前期又将天津从纯军事建制的“卫”改为行政建制的“州”,后又改“州”为“府”。
由于天津早期移民主体是转籍的军人、船户、盐民、商人,在建筑文化上就充分反映了它的移民特征和平民特征。天津的民居在空间布局上带有明显的北方特点,即胡同较直,道路的交通功能与商业功能分工明确。院落体现了九河下梢水旱码头寸土寸金的独到之处和移民城市我行我素不拘章法,及平民城市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文化特征。它很少有北京那样标准的四合院,受仪轨、章法的制约有那么多清规戒律。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而在檐头、门楼、门窗、照壁等细部又有江、浙、皖民居的明显痕迹。而天津周边地区绝无这种现象,因此天津的建筑文化也呈“岛”状。
正是由于天津城市的移民和平民特征,天津早期建筑主要特点就是随意性、实用性。 而人们在描述天津近代建筑时,大多用“天津的小洋楼”来一言代之。这话说的倒也贴切,“小洋楼”就是天津近代建筑的一种代表和天津地域文化的一种形态。我们说过,天津这个城市从它的诞生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和平民城市。清康熙年间(1662―1723)钞关和长芦盐运司公署移驻天津,到了雍正年间(1723―1736)天津又从一个纯军事编制的“卫”定为行政编制的“府”进而开为“州”。这样不但提升了天津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促进了天津的人员流动和居民成分的变化从建筑上说,那个时代就出现了乾隆38年(公元1773年)的海河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的水西村、乾隆30年(公元1765年)的柳墅行官等,而它们的主人都是北上的南方人。
天津体现开放城市的时尚性和革命性,最早还是出现在教育领域。天津的新学最早还是从军校开始,1880年建立了天津水师学堂,除了军事课程外还教习英语、化学、测量、算学等课程。l885年又在法租界开设了天津武备学堂,并请了外籍教师讲课。这些新式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近代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作为近代的知识精英传播近代科学或者从事大众文化事业。在教育的带动和冲击下,天津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孕育了先进文化的诞生,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天津开埠是1 9世纪6 0年代,这正是欧美古代的晚期,当时西方诸国多提倡复古之风,诸如古典复兴、希腊复兴、罗马复兴、哥特复兴、折衷主义等等。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天津城市的发展及建筑文化的变革,奠定了天津近代建筑文化的基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天津近代建筑文化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移民特征、平民特征、开放特征。这些特征的综合表现就是洒脱飘逸,兼容并蓄、经济使用、与世界潮流同步。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天津“五大道“地区进行了保护和修复。近年来又对原意大利租界区、原德国租界区的建筑和街道进行了整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实际上是对城市记忆的修复,对城市文脉的梳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振兴。一方面为人们保留了一片老天津特有的风情,向人们展示了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提醒我们,天津建筑文化在新的时代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特色。要珍惜这令人回味无穷的“津派”建筑风貌。但是,建筑风貌的延续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重复过去,相反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及全体市民都必须懂得,建筑文化不可能总是凝固在某一时刻,而应是与时俱进的。在保持天津建筑的品质和风格的同时,构造新时代的天津建筑风貌。
历史发展到今天,建筑文化已进入了工业时代,但从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文化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它的更新与发展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文化的营养,汲取建筑文化的源泉,使现代建筑更加完善、更加多样化、民族化,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因而我认为,天津建筑风貌未来发展趋势就是保持历史传统,引领时代潮流这两个方面。所谓保持传统首先就是要十分珍惜我们现有的建筑文化遗产,要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存量的风貌建筑。在保护好老城的同时,新的建筑就要有新的时代特征。因而,在新的时代天津建筑风貌就是一要是现代的、创新的、异彩纷呈的,而不能搞假古董,建设新的“某某风情区”。
作者简介: 李文静,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2号天津博物馆宣教部,初级职称。
按照历史学家的考证,天津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了,但是天津的发展是天津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的。在中世纪,因为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又是扼东北入关的门户,在边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从金朝在天津设立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明朝设卫筑城都反映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天津除了在边防上起着重要作用外由于水运和盐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商贸的繁荣,所以到了清朝前期又将天津从纯军事建制的“卫”改为行政建制的“州”,后又改“州”为“府”。
由于天津早期移民主体是转籍的军人、船户、盐民、商人,在建筑文化上就充分反映了它的移民特征和平民特征。天津的民居在空间布局上带有明显的北方特点,即胡同较直,道路的交通功能与商业功能分工明确。院落体现了九河下梢水旱码头寸土寸金的独到之处和移民城市我行我素不拘章法,及平民城市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文化特征。它很少有北京那样标准的四合院,受仪轨、章法的制约有那么多清规戒律。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而在檐头、门楼、门窗、照壁等细部又有江、浙、皖民居的明显痕迹。而天津周边地区绝无这种现象,因此天津的建筑文化也呈“岛”状。
正是由于天津城市的移民和平民特征,天津早期建筑主要特点就是随意性、实用性。 而人们在描述天津近代建筑时,大多用“天津的小洋楼”来一言代之。这话说的倒也贴切,“小洋楼”就是天津近代建筑的一种代表和天津地域文化的一种形态。我们说过,天津这个城市从它的诞生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和平民城市。清康熙年间(1662―1723)钞关和长芦盐运司公署移驻天津,到了雍正年间(1723―1736)天津又从一个纯军事编制的“卫”定为行政编制的“府”进而开为“州”。这样不但提升了天津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促进了天津的人员流动和居民成分的变化从建筑上说,那个时代就出现了乾隆38年(公元1773年)的海河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的水西村、乾隆30年(公元1765年)的柳墅行官等,而它们的主人都是北上的南方人。
天津体现开放城市的时尚性和革命性,最早还是出现在教育领域。天津的新学最早还是从军校开始,1880年建立了天津水师学堂,除了军事课程外还教习英语、化学、测量、算学等课程。l885年又在法租界开设了天津武备学堂,并请了外籍教师讲课。这些新式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近代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作为近代的知识精英传播近代科学或者从事大众文化事业。在教育的带动和冲击下,天津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孕育了先进文化的诞生,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天津开埠是1 9世纪6 0年代,这正是欧美古代的晚期,当时西方诸国多提倡复古之风,诸如古典复兴、希腊复兴、罗马复兴、哥特复兴、折衷主义等等。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天津城市的发展及建筑文化的变革,奠定了天津近代建筑文化的基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天津近代建筑文化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移民特征、平民特征、开放特征。这些特征的综合表现就是洒脱飘逸,兼容并蓄、经济使用、与世界潮流同步。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天津“五大道“地区进行了保护和修复。近年来又对原意大利租界区、原德国租界区的建筑和街道进行了整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实际上是对城市记忆的修复,对城市文脉的梳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振兴。一方面为人们保留了一片老天津特有的风情,向人们展示了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提醒我们,天津建筑文化在新的时代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特色。要珍惜这令人回味无穷的“津派”建筑风貌。但是,建筑风貌的延续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重复过去,相反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及全体市民都必须懂得,建筑文化不可能总是凝固在某一时刻,而应是与时俱进的。在保持天津建筑的品质和风格的同时,构造新时代的天津建筑风貌。
历史发展到今天,建筑文化已进入了工业时代,但从科学发展观看问题,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文化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它的更新与发展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文化的营养,汲取建筑文化的源泉,使现代建筑更加完善、更加多样化、民族化,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因而我认为,天津建筑风貌未来发展趋势就是保持历史传统,引领时代潮流这两个方面。所谓保持传统首先就是要十分珍惜我们现有的建筑文化遗产,要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存量的风貌建筑。在保护好老城的同时,新的建筑就要有新的时代特征。因而,在新的时代天津建筑风貌就是一要是现代的、创新的、异彩纷呈的,而不能搞假古董,建设新的“某某风情区”。
作者简介: 李文静,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2号天津博物馆宣教部,初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