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专栏/专刊,r助力《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持续发展

来源 :天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专栏/专刊出版聚焦了期刊的亮点,展现了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发展现状,为期刊争取到更多的优质稿源,是促进科技期刊发展、提升办刊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红外与激光工程》为例,针对近年来出版专栏/专刊的方案、流程、宣传等实践经验进行阐述,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
其他文献
利用西安泾河国家高空气象站2020年1—9月电子探空仪在0~10 km探测高度内观测的温度和水汽密度数据,与同址的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同类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以评估微波辐射计反演气象要素的准确性。结果表明: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度廓线与探空数据相关性较高,平均偏差小于1.5℃,均方差小于2.0℃,两者相关性达到0.990;水汽密度的平均偏差和均方差均小于1.0 g/m3,相关性为0.972;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温度的相关性均较高,水汽密度相关性较好;在
编务工作作为编辑部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编辑部工作的各个环节,对编辑部正常运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展示方式将会不断推动期刊的发展。编务工作已不仅仅是稿件处理流程登记、财务管理、期刊发行与交流、其他沟通联络等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而是由传统的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型合并技术型工作。做好编务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期刊向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高校学报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密切相关。高校学报要密切跟踪高校学科改革发展方向,并及时主动调整学报的发展策略,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同时高校学报还可以根据高校学科改革发展方向超前谋划,采取相关措施推动高校的学科发展,为高校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当今网络、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科技期刊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要在新媒体时代继续保持发展动力,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需要解决。在介绍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研判当前科技期刊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保持源源不断的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否一定要转为专业刊的问题,为高校学报的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通过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全、小、散、弱”的现状,运用逆向思维,去发现其所谓“短板”中的有利因素,从战略角度给出“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发展路径。在充分利用其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提出了认识和把握战略机遇期、建设学报品牌、整合校内学术资源、设置新兴交叉学科专栏、服务校企产学研合作、推动开放获取等办刊思路。鉴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转为专业刊并非是解决其发展问题的灵丹妙药,可以尝试依托自身
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资料,分析了2014—2018年陕西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天气学分型。结果表明:陕西重污染主要出现在关中地区,冬高夏低,秋春居中,其月际变化呈现出明显的U型分布特征,重污染主要发生在冬季12—2月,年均20.0~332 d;关中5市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明显不同,咸阳、西安表现为单峰特征,而宝鸡、铜川、渭南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特征,宝鸡、渭南、西安、咸阳均在17时前后出现PM2.5质量浓度的最低值,而铜川则出现在07时左右。造成陕西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地面气压场可
介绍了在市级气象部门信息网络系统生产运行环境安装、部署及配置Zabbix监控系统及Grafana开源可视化组件的方法。针对气象行业各类标准化的业务系统及网络通信设备,利用Zabbix和Grafana开发一套一体化的市级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从而实现气象部门信息网络资源的集约化、自动化监控和告警。
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教育文化出版领域,但其在面向高校科技期刊综合化发展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针对高校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办刊模式单一、办刊经费不足、优质稿源流失、稿件处理周期长、期刊影响力有限等问题,探讨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化高校科技期刊综合发展模式,旨在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受专业性、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的影响,尤其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通过不断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期刊编辑,要想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拓业务,适应行业发展,关键在于提升编辑的媒介职业素养,尽快实现从传统编辑到新媒体编辑的转型。
为提升气象官方微博的品牌效应,提高气象信息的覆盖度,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通过对“西安气象”新浪官方微博近10 a的运营数据分析,并对比国内气象类官方微博运营发现,运营较好的气象官方微博都具有明确的运营理念和定位。针对微博的传播特点,可以通过对气象信息原创深度解读,增加与粉丝互动交流,与本地大V和气象大V形成传播矩阵等方式增加关注度、提升传播力和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