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隶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又叫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俗称鳟鱼。虹鳟是世界上广泛养殖的重要冷水性鱼类。因成熟个体沿侧线有一棕红色纵纹,似彩虹,故名。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对养殖水域的水质要求较高。七彩鲑(Salvelinus fontinalis)、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同属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分别为红点鲑属Salvelinus、鲑属Salmo。七彩鲑又被称为美洲红点鲑,是世界上著名的鲑鱼品种。七彩鲑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大部分水域,是广盐性淡水三文鱼。
为了改变虹鳟鱼种质退化的现状,提高虹鳟鱼养殖效果(生长快、抗病力强等),邯郸市特从保定市涞源县昌源渔场(省级虹鳟鱼良种场)引进了虹鳟(♀)×七彩鲑(♂)杂交发眼卵进行养殖试验。杂交虹鳟成鱼体征特点与普通虹鳟鱼相似:鱼体呈纺锤状,略侧扁。有一脂鳍,体色美丽。体侧有一条棕红色纵带,状似彩虹。该杂交虹鳟在邯郸市连续三年获得养殖成功,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笔者特将近三年的养殖情况加以总结,并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水源及鱼池条件
养殖用水源为地下冷泉水,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鱼池建造以水流易控制、投喂和清理方便为好。形状一般因地制宜,以圆形或近圆形为佳,直径2~5 m,面积3~20 m2,池深60~100 cm,水深20~50 cm。上供水,中央底排水或下排水。供水采用单注单排,鱼池尽量不串联,以防交叉感染,有利防病。池底有一定坡降,一般采用坡降5%~7%。鱼池建造材料选择原则是无毒、光洁度好及成形强度高,一般采用玻璃钢或水泥。
2 水位与水量控制
采用孵化筐进行发眼卵孵化。将孵化筐固定在苗种培育缸中,缸内水体保持轻微流动,水流为20 L/min左右,溶氧在6 mg/L以上。
3 孵化
发眼卵在水温10 ℃左右在孵化槽中经过7~10 d上浮,此时可隔天使用盐或甲醛对整个孵化器和鱼卵消毒预防水霉,并及时把死卵和卵皮从孵化槽中分离出来。
4 开口饵料
一般直接采用配合饲料作为仔鱼开口饵料,本试验采用的是虹鳟开口料。
卵黄囊仔鱼卵黄吸收到还剩三分之一时使用虹鳟开口料(直径0.3 mm)开始诱食,喂料过程中可以适当拌入维生素C和免疫增强剂。当苗种的体长为4~5 cm时即可移至室外进行培育。
5 苗种培育密度
苗种培育要根据生长情况及时分池,前期仔鱼培育密度控制在5~20千尾/m2;苗种开口驯化时为保证水质良好培育密度可调整到2 000~3 000尾/m2,后期苗种培育适宜密度为200尾/m2。
6 日常管理
虹鳟为高耗氧性鱼类,耗氧率更高,因此苗种培育期间每天要及时清污,清除残饵和死亡鱼苗,防止水质恶化。调整水流量使溶氧保持在6 mg/L以上,并随着苗种成长及时分池降低培育密度,同时淘汰弱苗。此阶段苗种较娇嫩,清池及分池时动作要轻且缓,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定期消毒。一般采用1%~3%的食盐水浸浴3 min左右,时间长短视鱼苗状况而定,7 d左右进行一次。保持适宜水温(10~15 ℃),避免水温突变幅度过大。
幼鱼阶段要严格把握饲料质量关,投喂应尽量均匀,使幼鱼都能及时获得食物。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减少投喂次数。做好记录,观察每日幼鱼摄食情况及鱼的活动情况。
7 结语
目前邯郸市杂交虹鳟主要在涉县、武安等地下冷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养殖,且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养殖面积达10 000 m2。通过这三年的养殖试验,发现杂交虹鳟生长速度比普通虹鳟快10%以上,且抗病能力明显提高,养殖成活率比普通虹鳟高30%以上。随着杂交虹鳟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效益不断增加,对促进邯郸市冷水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养殖户增加收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6-11-24)
为了改变虹鳟鱼种质退化的现状,提高虹鳟鱼养殖效果(生长快、抗病力强等),邯郸市特从保定市涞源县昌源渔场(省级虹鳟鱼良种场)引进了虹鳟(♀)×七彩鲑(♂)杂交发眼卵进行养殖试验。杂交虹鳟成鱼体征特点与普通虹鳟鱼相似:鱼体呈纺锤状,略侧扁。有一脂鳍,体色美丽。体侧有一条棕红色纵带,状似彩虹。该杂交虹鳟在邯郸市连续三年获得养殖成功,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笔者特将近三年的养殖情况加以总结,并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水源及鱼池条件
养殖用水源为地下冷泉水,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鱼池建造以水流易控制、投喂和清理方便为好。形状一般因地制宜,以圆形或近圆形为佳,直径2~5 m,面积3~20 m2,池深60~100 cm,水深20~50 cm。上供水,中央底排水或下排水。供水采用单注单排,鱼池尽量不串联,以防交叉感染,有利防病。池底有一定坡降,一般采用坡降5%~7%。鱼池建造材料选择原则是无毒、光洁度好及成形强度高,一般采用玻璃钢或水泥。
2 水位与水量控制
采用孵化筐进行发眼卵孵化。将孵化筐固定在苗种培育缸中,缸内水体保持轻微流动,水流为20 L/min左右,溶氧在6 mg/L以上。
3 孵化
发眼卵在水温10 ℃左右在孵化槽中经过7~10 d上浮,此时可隔天使用盐或甲醛对整个孵化器和鱼卵消毒预防水霉,并及时把死卵和卵皮从孵化槽中分离出来。
4 开口饵料
一般直接采用配合饲料作为仔鱼开口饵料,本试验采用的是虹鳟开口料。
卵黄囊仔鱼卵黄吸收到还剩三分之一时使用虹鳟开口料(直径0.3 mm)开始诱食,喂料过程中可以适当拌入维生素C和免疫增强剂。当苗种的体长为4~5 cm时即可移至室外进行培育。
5 苗种培育密度
苗种培育要根据生长情况及时分池,前期仔鱼培育密度控制在5~20千尾/m2;苗种开口驯化时为保证水质良好培育密度可调整到2 000~3 000尾/m2,后期苗种培育适宜密度为200尾/m2。
6 日常管理
虹鳟为高耗氧性鱼类,耗氧率更高,因此苗种培育期间每天要及时清污,清除残饵和死亡鱼苗,防止水质恶化。调整水流量使溶氧保持在6 mg/L以上,并随着苗种成长及时分池降低培育密度,同时淘汰弱苗。此阶段苗种较娇嫩,清池及分池时动作要轻且缓,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定期消毒。一般采用1%~3%的食盐水浸浴3 min左右,时间长短视鱼苗状况而定,7 d左右进行一次。保持适宜水温(10~15 ℃),避免水温突变幅度过大。
幼鱼阶段要严格把握饲料质量关,投喂应尽量均匀,使幼鱼都能及时获得食物。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减少投喂次数。做好记录,观察每日幼鱼摄食情况及鱼的活动情况。
7 结语
目前邯郸市杂交虹鳟主要在涉县、武安等地下冷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养殖,且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养殖面积达10 000 m2。通过这三年的养殖试验,发现杂交虹鳟生长速度比普通虹鳟快10%以上,且抗病能力明显提高,养殖成活率比普通虹鳟高30%以上。随着杂交虹鳟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效益不断增加,对促进邯郸市冷水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养殖户增加收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