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桐城派领袖姚鼐,师承刘大櫆,上溯方苞。他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倡导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最终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在姚鼐看来,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特别强调要善用三者而使之“皆足以相济”[1]。也就是说写文章应该既有雅洁而不单调的辞章,又有翔实而不烦琐的考据,且有精深而不芜杂的义理。
乾隆三十九年,四库馆臣姚鼐辞官回归乡里。他从京师出发,南下赴泰安与好友泰安知府朱子颍会合,于春节前两日一起冬游泰山,写下了《登泰山记》。历来不少论者认为《登泰山记》是姚鼐“三合一”理论的典型实践,笔者认为未必尽然,现将重读感受以及对“三合一”理论的思考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辞章:雅洁有序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桐城派作家,尤其是姚鼐特别重视在语言修辞上下功夫。他的游记关注文采,避免了为追求谨严朴素而显得板重的弊端。姚鼐的审美取向是追求文章言辞的“雅洁有序”。“雅”是文雅,雅致;“洁”是精练,简洁;“有序”意为有条不紊。《登泰山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首先,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得一“雅”字。《登泰山记》在描绘泰山夕照图景时,写道“苍山负雪”,“负”即“背”的意思,不仅精彩地选用了动词,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与雪的关系表达了出来,还暗示了泰山“阴阳割昏晓”的雄壮山脊犹如人之脊梁,泰山山脊的画面宛在眼前。又比如,“明烛天南”中“烛”字,名词用作动词,即“照”的意思。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山水城郭相得益彰,一幅雪天晚晴图完美呈现。
其次,遣词造句精当传神,得一“洁”字。《登泰山记》在介绍旅途跋涉时言简意赅,“自”“乘”“历”“穿”“越”五个字,把作者从京师一路南下,顶风冒雪赶赴泰安的风尘仆仆传达出来。这一路本不好走,路途遥远又遇大风雪,但姚鼐全用单个动词一气呵成,让人感觉“道阻且长”的一段路竟是快速走完的,甚至还透出几分快意。又比如写登山之路时,“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个“几”字意味全出,让人感到泰山的险峻陡峭,几乎不可攀登,体现出登山人冰雪中登山的艰辛不易。更进一步说,“几不可登”却还是要登,可见登山人的精神毅力。
另外,叙述语言有条不紊,见得“有序”。“言有序”是方苞到姚鼐一脉相承的创作原则。方苞曾在《又书货殖传后》中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2]姚鼐秉持此道,《登泰山记》就以时间、游踪为序。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抵达泰安;十二月二十八日(丁未日)与泰安知府朱孝纯子颍一道由南麓登山。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二十九日(戊申晦),五鼓时分,与子颍坐在日观峰上的日观亭里,等待日出……到“观道中石刻”而归,脉络清晰,循序渐进。除了“言有序”,对写景记游的内容,作者也是剪裁得当,主次相宜。如“苍山负雪图”和“泰山日出图”是着重描绘,而岱祠、碧霞元君祠、古石刻以及山顶风貌则一笔带过。这些特点使全文有条不紊,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姚鼐最看重辞章,认为文章是“天地之精英”“文之至者,通乎神明”[3]。综上所述,《登泰山记》完全可以说是一篇以“辞章”为特色的典范之作。
二、考据:瑕瑜互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的治学传统,姚鼐也不例外。他曾在《左仲郛浮渡诗序》中说自己向往有朝一日“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4]。他还在为聂剑光《泰山道里记》写序文时叹惜天下地理名物的讹误,强调实地考察,体现出一种严谨求实的可贵精神。
在《登泰山记》中,姚鼐表述自泰山南麓登山的历程,介绍登山路径,交代地名;结尾处涉及了古代遗迹等,不露痕迹地随文加入考据。这些文字都是他的观点、精神的反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心构思,都涉及切实的调查研究。
游记文字增加考证的内容,往往容易使文意偏离主旨,有喧宾夺主的负面影响。而姚鼐行文善于把考证性的文字与辞章融为一体,不显山不露水,不仅没有“掉书袋”之感,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厚重感。对“岱祠”“碧霞元君祠”的忠实记录就是鲜明代表。姚鼐的《游灵岩记》《游故崇正书院记》也是记游中加入考据,亦有这种特色。
但美中不足的是,姚鼐的考据并非毫无漏洞。比如车锡伦、萧宝万在《姚鼐〈登泰山记〉所述泰山南麓三谷订正》一文中就指出姚鼐对“东谷”“西谷”的表述,与事实存在较大偏差。又比如,周振甫先生在《古代散文的特点与演变》一文中,还对考据有所界定。他认为讲到西谷、东谷只是“说明”,因为这些地名,游人只要亲临实地则不证自明。而讲到中谷即谷环水,需要调查研究,这才需要“考证”。
换言之,《登泰山记》有考据、重考据,能把考据与辞章较好融合,但是有些地方也存在著考据差错,或者其实并非考据的情况。所以说,这篇文章里的考据是“瑕瑜互见”。
三、义理:无迹可寻
“义理”一说源于桐城派始祖方苞,方氏的理论核心是所谓“义法”。姚鼐在方苞“义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桐城派的“义理”学说,并将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形成了他的“三合一”理论。
《登泰山记》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统一的作品,被视为姚鼐文论的理想实践。蒋逸雪在《试论桐城文派》中写道:“姚氏所谓‘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一缺’,这并不是幌子,他是实在能够做到的。”[5]但文章论证仅限对于考据的关注,并未提及辞章、义理。吴孟复则认为,《登泰山记》“不涉神怪,不事阿谀,也不沾色情,既不是‘庙堂文学’,也不是‘山林文学’‘清客文学’,就义理言,是纯正的;其中说到泰山地理沿革,如‘环水’‘古长城’以目击与古书相印证,是有所考据的;而且文字简洁,描写生动。这是他理想中的‘三者合一’”[6]。文章涉及了“义理”,但没有具体展开分析。王培军在《义理考据出画卷 格调高古待评说——〈登泰山记赏析〉》中说“文中的那种开阔、超纯正、宁静、高远的景象,可能也正是作者人格与审美取向的反观。这也是义理”[7]。他认为,“人格与审美取向”即是姚鼐本文的“义理”。 姚鼐所谓“义理”,其实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特指由宋代程朱派学者阐发的儒家哲理,尤其是伦理道德思想。姚鼐在汉宋之争中所要坚持的要义,正是程朱之义理、程朱之学,甚而桐城派诸家也自称“学行继程朱之后”[8]。姚鼐有着强烈的卫道精神,如他在《答苏园公书》中说“今世天下相率为汉学者,搜求琐屑,征引猥杂,无研寻义理之味,多矜高自满之气,愚鄙窃不以为安”[9]。所以,上述学者中唯一具体阐释《登泰山记》“义理”的王培军,其实并没有界定清楚姚鼐所谓“义理”的内核,有自行扩大拔高之嫌。
其次,姚鼐完整论述“三合一”理论的文字主要见于《述庵文钞序》《复秦小岘书》等书。当代学者王达敏经考证认为《述庵文钞序》作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复秦小岘书》则较为明确作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而《登泰山记》则作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10]可见姚鼐写《登泰山记》在前,成熟完整提出“三合一”理论在后,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所以,仅从时间先后上,也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姚鼐的《登泰山记》怎么可能是他晚年提出的“三合一”理论的实践呢?
传统的主流文人游记,虽然以客观景物的描绘为对象,但更重反映自然界蕴藏的美在作者心灵深处唤起的经验和感觉。也就是说,作者们一般以主观的抒情为主,其重点是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核心往往不在外界的景,而在自己的心。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有的只是对壮丽山河的欣赏赞美,对泰山的热烈向往,全无程朱之学的道理,也没有任何语句直接表现复杂的社会内容或者精神内涵。从此意义上来看,姚鼐的这篇文章不像文人游记,而似地学游记,即只客观叙写景物,不涉及主观抒情。
乾嘉之际,以戴震为代表的汉学派(重考据)把握着话语权,重视宋学(重义理)的姚鼐正是因这类纷争而辞了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姚鼐辞官后创作的《登泰山记》很有可能会主动地避免对“义理”的阐发,以免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义理”的无迹可寻才是符合逻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辞章”出彩,涉及“考据”,不谈“义理”,正是这样的特点,使《登泰山记》有别于历来的主流传统,在文人游记之林独树一帜,成了广为传诵的名篇。
参考文献:
[1][3][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82,483,482.
[2]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9.
[4]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885.
[5]蔣逸雪.试论桐城文派[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61(11).
[6]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101.
[7]王培军.义理考据出画卷 格调高古待评说——《登泰山记》赏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8]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10.
[10]王达敏.《登泰山记》研究与诠释界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作者单位: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乾隆三十九年,四库馆臣姚鼐辞官回归乡里。他从京师出发,南下赴泰安与好友泰安知府朱子颍会合,于春节前两日一起冬游泰山,写下了《登泰山记》。历来不少论者认为《登泰山记》是姚鼐“三合一”理论的典型实践,笔者认为未必尽然,现将重读感受以及对“三合一”理论的思考成文,以求教于方家。
一、辞章:雅洁有序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桐城派作家,尤其是姚鼐特别重视在语言修辞上下功夫。他的游记关注文采,避免了为追求谨严朴素而显得板重的弊端。姚鼐的审美取向是追求文章言辞的“雅洁有序”。“雅”是文雅,雅致;“洁”是精练,简洁;“有序”意为有条不紊。《登泰山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首先,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得一“雅”字。《登泰山记》在描绘泰山夕照图景时,写道“苍山负雪”,“负”即“背”的意思,不仅精彩地选用了动词,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与雪的关系表达了出来,还暗示了泰山“阴阳割昏晓”的雄壮山脊犹如人之脊梁,泰山山脊的画面宛在眼前。又比如,“明烛天南”中“烛”字,名词用作动词,即“照”的意思。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山水城郭相得益彰,一幅雪天晚晴图完美呈现。
其次,遣词造句精当传神,得一“洁”字。《登泰山记》在介绍旅途跋涉时言简意赅,“自”“乘”“历”“穿”“越”五个字,把作者从京师一路南下,顶风冒雪赶赴泰安的风尘仆仆传达出来。这一路本不好走,路途遥远又遇大风雪,但姚鼐全用单个动词一气呵成,让人感觉“道阻且长”的一段路竟是快速走完的,甚至还透出几分快意。又比如写登山之路时,“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个“几”字意味全出,让人感到泰山的险峻陡峭,几乎不可攀登,体现出登山人冰雪中登山的艰辛不易。更进一步说,“几不可登”却还是要登,可见登山人的精神毅力。
另外,叙述语言有条不紊,见得“有序”。“言有序”是方苞到姚鼐一脉相承的创作原则。方苞曾在《又书货殖传后》中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2]姚鼐秉持此道,《登泰山记》就以时间、游踪为序。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抵达泰安;十二月二十八日(丁未日)与泰安知府朱孝纯子颍一道由南麓登山。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二十九日(戊申晦),五鼓时分,与子颍坐在日观峰上的日观亭里,等待日出……到“观道中石刻”而归,脉络清晰,循序渐进。除了“言有序”,对写景记游的内容,作者也是剪裁得当,主次相宜。如“苍山负雪图”和“泰山日出图”是着重描绘,而岱祠、碧霞元君祠、古石刻以及山顶风貌则一笔带过。这些特点使全文有条不紊,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姚鼐最看重辞章,认为文章是“天地之精英”“文之至者,通乎神明”[3]。综上所述,《登泰山记》完全可以说是一篇以“辞章”为特色的典范之作。
二、考据:瑕瑜互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的治学传统,姚鼐也不例外。他曾在《左仲郛浮渡诗序》中说自己向往有朝一日“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4]。他还在为聂剑光《泰山道里记》写序文时叹惜天下地理名物的讹误,强调实地考察,体现出一种严谨求实的可贵精神。
在《登泰山记》中,姚鼐表述自泰山南麓登山的历程,介绍登山路径,交代地名;结尾处涉及了古代遗迹等,不露痕迹地随文加入考据。这些文字都是他的观点、精神的反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心构思,都涉及切实的调查研究。
游记文字增加考证的内容,往往容易使文意偏离主旨,有喧宾夺主的负面影响。而姚鼐行文善于把考证性的文字与辞章融为一体,不显山不露水,不仅没有“掉书袋”之感,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厚重感。对“岱祠”“碧霞元君祠”的忠实记录就是鲜明代表。姚鼐的《游灵岩记》《游故崇正书院记》也是记游中加入考据,亦有这种特色。
但美中不足的是,姚鼐的考据并非毫无漏洞。比如车锡伦、萧宝万在《姚鼐〈登泰山记〉所述泰山南麓三谷订正》一文中就指出姚鼐对“东谷”“西谷”的表述,与事实存在较大偏差。又比如,周振甫先生在《古代散文的特点与演变》一文中,还对考据有所界定。他认为讲到西谷、东谷只是“说明”,因为这些地名,游人只要亲临实地则不证自明。而讲到中谷即谷环水,需要调查研究,这才需要“考证”。
换言之,《登泰山记》有考据、重考据,能把考据与辞章较好融合,但是有些地方也存在著考据差错,或者其实并非考据的情况。所以说,这篇文章里的考据是“瑕瑜互见”。
三、义理:无迹可寻
“义理”一说源于桐城派始祖方苞,方氏的理论核心是所谓“义法”。姚鼐在方苞“义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桐城派的“义理”学说,并将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形成了他的“三合一”理论。
《登泰山记》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统一的作品,被视为姚鼐文论的理想实践。蒋逸雪在《试论桐城文派》中写道:“姚氏所谓‘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一缺’,这并不是幌子,他是实在能够做到的。”[5]但文章论证仅限对于考据的关注,并未提及辞章、义理。吴孟复则认为,《登泰山记》“不涉神怪,不事阿谀,也不沾色情,既不是‘庙堂文学’,也不是‘山林文学’‘清客文学’,就义理言,是纯正的;其中说到泰山地理沿革,如‘环水’‘古长城’以目击与古书相印证,是有所考据的;而且文字简洁,描写生动。这是他理想中的‘三者合一’”[6]。文章涉及了“义理”,但没有具体展开分析。王培军在《义理考据出画卷 格调高古待评说——〈登泰山记赏析〉》中说“文中的那种开阔、超纯正、宁静、高远的景象,可能也正是作者人格与审美取向的反观。这也是义理”[7]。他认为,“人格与审美取向”即是姚鼐本文的“义理”。 姚鼐所谓“义理”,其实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特指由宋代程朱派学者阐发的儒家哲理,尤其是伦理道德思想。姚鼐在汉宋之争中所要坚持的要义,正是程朱之义理、程朱之学,甚而桐城派诸家也自称“学行继程朱之后”[8]。姚鼐有着强烈的卫道精神,如他在《答苏园公书》中说“今世天下相率为汉学者,搜求琐屑,征引猥杂,无研寻义理之味,多矜高自满之气,愚鄙窃不以为安”[9]。所以,上述学者中唯一具体阐释《登泰山记》“义理”的王培军,其实并没有界定清楚姚鼐所谓“义理”的内核,有自行扩大拔高之嫌。
其次,姚鼐完整论述“三合一”理论的文字主要见于《述庵文钞序》《复秦小岘书》等书。当代学者王达敏经考证认为《述庵文钞序》作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复秦小岘书》则较为明确作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而《登泰山记》则作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10]可见姚鼐写《登泰山记》在前,成熟完整提出“三合一”理论在后,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所以,仅从时间先后上,也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姚鼐的《登泰山记》怎么可能是他晚年提出的“三合一”理论的实践呢?
传统的主流文人游记,虽然以客观景物的描绘为对象,但更重反映自然界蕴藏的美在作者心灵深处唤起的经验和感觉。也就是说,作者们一般以主观的抒情为主,其重点是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核心往往不在外界的景,而在自己的心。姚鼐的这篇《登泰山记》有的只是对壮丽山河的欣赏赞美,对泰山的热烈向往,全无程朱之学的道理,也没有任何语句直接表现复杂的社会内容或者精神内涵。从此意义上来看,姚鼐的这篇文章不像文人游记,而似地学游记,即只客观叙写景物,不涉及主观抒情。
乾嘉之际,以戴震为代表的汉学派(重考据)把握着话语权,重视宋学(重义理)的姚鼐正是因这类纷争而辞了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姚鼐辞官后创作的《登泰山记》很有可能会主动地避免对“义理”的阐发,以免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义理”的无迹可寻才是符合逻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辞章”出彩,涉及“考据”,不谈“义理”,正是这样的特点,使《登泰山记》有别于历来的主流传统,在文人游记之林独树一帜,成了广为传诵的名篇。
参考文献:
[1][3][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82,483,482.
[2]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9.
[4]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885.
[5]蔣逸雪.试论桐城文派[J].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61(11).
[6]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101.
[7]王培军.义理考据出画卷 格调高古待评说——《登泰山记》赏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8]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10.
[10]王达敏.《登泰山记》研究与诠释界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作者单位: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