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技能人才短缺知多少?
2003年,普通高校共有212.2万大学生毕业。当年9月,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0%。在高校毕业生“分不出去”的同时,职业技术领域却在高喊“技工荒”。请看下面一组镜头:
——镜头之一:素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近二十年来,输送给全国各地工业企业的成熟技工有几十万。然而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10年,辽宁的高级技工人才将缺少40万以上。沈阳市劳动力市场公布的2003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技工就占了6个。有关专家坦言,东北技工后继乏人,已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大瓶颈。
——镜头之二:“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市,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的生产能力。由于高级技工短缺,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童装之都”浙江织里镇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如今不跑银行,不找订单,而是整天守候在车站附近——把住城市的“大门”,高价争夺外来的挡车工。当地各类技术学校和职业中学的毕业生一时间成了“香饽饽”,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车修理、设备调试等紧俏专业的学生,都早早地被预订光了。
——镜头之三: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苏州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10年后的今天,吸引了欧、美外商投资企业1300多家,以电子、机械、计算机、轻工等制造业为主。但苏州全市每年中职类毕业生,竟满足不了一个苏州工业园区的需求。今年初苏州市推出了最紧缺的5大类人才:数控机床操作技师、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现代农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现代物流人才。排在第一的数控技师,全市缺1万人。
——镜头之四:今年二季度,珠江三角洲需要中级以上技工60008个,而实际求职人数仅为36088个。“十五”期间,广东省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约120万人。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企业开出年薪30万元的“天价”,竟然请不到一名高级技工。
作为新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工短缺,足以折射出全国范围内“技工荒”现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占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占60%。而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占15%。两者相比,差距之大,不得不令人警醒。
“技工荒”的文化追源
为何各地都在闹“技工荒”?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带来的巨大技工缺口之外,社会文化观念和职业教育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以及背后蕴藏着的企业文化观念都暴露出种种弊端。
社群文化观念错位。对技术工人劳动价值的认同是带有社会意义的大事,它表明着一种社会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今天,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长期错位造成的现实情形使得社会成员特别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定了这样的看法:技校毕业后只能到企业当个默默无闻的小工人,毫无前途可言。统计表明,农村中72%以上的父母希望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城市中竟有超过60%的父母希望子女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把考大学当成孩子的唯一出路,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技术,当工人,结果导致技校优秀生源逐年减少。仅2002年全国就有600多所技校停止招生。
技工教育、培训机构定位滞后。技工教育、培训机构在观念上没有与市场充分对接,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错位”、“不到位”,企业用不上、不好用。这是造成“技工荒”的重要原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许多技、职类学校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一厂一校,规模小,效益低,专业设置不合理,几十年一贯制,技术设备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办学机制较为封闭,招生难、发展难等。2002年,东北大部分技校停止招生,其中沈阳有74所,除沈阳市沈飞、黎明和金杯公司的几所全国重点技校能保证正常的生源外,其他技校的入学率仅为50%。
企业人力资源认知的缺失。表现在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价值的认知程度远远低于企业客观的发展程度,导致企业自身“造血”机能丧失,制约了高技能人才成长。把一个中级技工培养锻炼成为一个优秀的高级技工,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而许多企业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舍不得花钱花时间为他们提供再培训、进修机会。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职工流动比较频繁,不少企业不愿意自己培养适应企业自身发展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而是一味地眼睛向外,花大力气引进。
更新观念建立机制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从知识=学历,人才=职称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树立正确观念: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正确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要尊重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也要尊重从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不仅要尊重专家、博士、工程师,也要尊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他们也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需要在全社会和企业中,营造支持和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机制。
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底,在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强调“高技能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8月初,中央首次邀请55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与55位专家学者等高层人才一起赴北戴河休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庆红、黄菊等与他们亲切座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委不久前联合发出《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在全国确定近600所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效加强相关职业院校与各地推荐的1400多个企业单位的合作,不断加强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培养培训能力,山东省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了解,该省从2001年1月起就调整了高级技术工人的津贴标准,全省各类企业在岗技术工人,取得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其津贴为每人每月50元;取得二级、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师、高级技术合格证书)的,其职务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150元。资料还显示,山东省目前共有技校249所,在校生近25万人,其中28所高级技校年培养能力达3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位。如今,在山东制造业中,年轻技工争考技能职业资格证已蔚然成风。
企业要改变用工中的不合理现象,把培养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保护技术人员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为技工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03年,普通高校共有212.2万大学生毕业。当年9月,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0%。在高校毕业生“分不出去”的同时,职业技术领域却在高喊“技工荒”。请看下面一组镜头:
——镜头之一:素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近二十年来,输送给全国各地工业企业的成熟技工有几十万。然而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10年,辽宁的高级技工人才将缺少40万以上。沈阳市劳动力市场公布的2003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技工就占了6个。有关专家坦言,东北技工后继乏人,已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最大瓶颈。
——镜头之二:“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市,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的生产能力。由于高级技工短缺,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童装之都”浙江织里镇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如今不跑银行,不找订单,而是整天守候在车站附近——把住城市的“大门”,高价争夺外来的挡车工。当地各类技术学校和职业中学的毕业生一时间成了“香饽饽”,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汽车修理、设备调试等紧俏专业的学生,都早早地被预订光了。
——镜头之三: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苏州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10年后的今天,吸引了欧、美外商投资企业1300多家,以电子、机械、计算机、轻工等制造业为主。但苏州全市每年中职类毕业生,竟满足不了一个苏州工业园区的需求。今年初苏州市推出了最紧缺的5大类人才:数控机床操作技师、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现代农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现代物流人才。排在第一的数控技师,全市缺1万人。
——镜头之四:今年二季度,珠江三角洲需要中级以上技工60008个,而实际求职人数仅为36088个。“十五”期间,广东省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约120万人。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企业开出年薪30万元的“天价”,竟然请不到一名高级技工。
作为新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工短缺,足以折射出全国范围内“技工荒”现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占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占60%。而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占15%。两者相比,差距之大,不得不令人警醒。
“技工荒”的文化追源
为何各地都在闹“技工荒”?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带来的巨大技工缺口之外,社会文化观念和职业教育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以及背后蕴藏着的企业文化观念都暴露出种种弊端。
社群文化观念错位。对技术工人劳动价值的认同是带有社会意义的大事,它表明着一种社会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今天,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长期错位造成的现实情形使得社会成员特别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定了这样的看法:技校毕业后只能到企业当个默默无闻的小工人,毫无前途可言。统计表明,农村中72%以上的父母希望子女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而城市中竟有超过60%的父母希望子女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把考大学当成孩子的唯一出路,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技术,当工人,结果导致技校优秀生源逐年减少。仅2002年全国就有600多所技校停止招生。
技工教育、培训机构定位滞后。技工教育、培训机构在观念上没有与市场充分对接,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错位”、“不到位”,企业用不上、不好用。这是造成“技工荒”的重要原因。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许多技、职类学校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布局不合理,条块分割,一厂一校,规模小,效益低,专业设置不合理,几十年一贯制,技术设备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办学机制较为封闭,招生难、发展难等。2002年,东北大部分技校停止招生,其中沈阳有74所,除沈阳市沈飞、黎明和金杯公司的几所全国重点技校能保证正常的生源外,其他技校的入学率仅为50%。
企业人力资源认知的缺失。表现在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价值的认知程度远远低于企业客观的发展程度,导致企业自身“造血”机能丧失,制约了高技能人才成长。把一个中级技工培养锻炼成为一个优秀的高级技工,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而许多企业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舍不得花钱花时间为他们提供再培训、进修机会。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职工流动比较频繁,不少企业不愿意自己培养适应企业自身发展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而是一味地眼睛向外,花大力气引进。
更新观念建立机制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从知识=学历,人才=职称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树立正确观念: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正确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仅要尊重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也要尊重从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不仅要尊重专家、博士、工程师,也要尊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他们也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需要在全社会和企业中,营造支持和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机制。
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底,在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强调“高技能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8月初,中央首次邀请55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与55位专家学者等高层人才一起赴北戴河休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庆红、黄菊等与他们亲切座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等六部委不久前联合发出《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在全国确定近600所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效加强相关职业院校与各地推荐的1400多个企业单位的合作,不断加强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培养培训能力,山东省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据了解,该省从2001年1月起就调整了高级技术工人的津贴标准,全省各类企业在岗技术工人,取得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其津贴为每人每月50元;取得二级、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师、高级技术合格证书)的,其职务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150元。资料还显示,山东省目前共有技校249所,在校生近25万人,其中28所高级技校年培养能力达3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位。如今,在山东制造业中,年轻技工争考技能职业资格证已蔚然成风。
企业要改变用工中的不合理现象,把培养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以职业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保护技术人员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为技工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