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逐步学会运用各种音乐表情手段,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伴奏乐器表达歌曲的意境,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启发学生独立、用心创造,更好地提高歌唱技能。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时,教师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机会和时间。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只有以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扬其所长。例如:一位学生因为先天性缺陷,普通的说话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别说唱歌,有次我请同学起来演唱上节课学过的《大中国》,我看到了这位同学举手,便请他起来表演。他很努力地将这首歌唱完,我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其他同学也将自己真挚的掌声送给这位勇敢的学生。教师从各个方面温暖学生的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渐渐的他们会主动预习新课,课堂上积极发言,动手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又如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读乐谱能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也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虽然音乐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对识谱教学作了新的规定,降低了识谱教学和音乐基本技能的难度,但这并不等于对音乐教师的识谱技能要求降低了。相反,音乐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不但要提高识读乐谱水平,更要提高识谱教学水平。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榜样的作用,使学生的识谱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通常我在音乐考核中,都是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考查,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积极性不能完全调动起来。本学期,我打破常规,以个人或若干人自由组合,通过“小小音乐会”--歌表演,再加上才艺展示这种舞台表演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演唱、编排、配合等综合表演能力。把要求讲明白以后,学生非常积极、踊跃:找搭档,背歌词,课间忙着排练......忙得不亦乐乎。考试那天,应该说表演那天,有的学生带了精心制作的表演道具,有的学生还穿上了以前在舞台上表演过的服装。尽管是考试,但此时,台上的学生是更像是演员,台下的学生更像是观众。歌曲表演环节,学生对歌曲的编排也别有匠心:载歌载舞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戴上头饰表演的等等。才艺展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拉丁舞、民族舞等舞蹈;钢琴、吉他等乐器演奏;歌舞表演、相声等等。孩子们的表演、创编能力,自觉、主动的学习劲儿头,真的让我非常赞叹!每每表演结束,無论表演得怎样,只要认真准备了,当“演员”鞠躬谢幕时,我都带领同学予以掌声。用这种“小小音乐会”的舞台表演形式,营造了和谐愉快的评价氛围,淡化了学生的考试心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创编、协作、表演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表演与观赏的相关礼仪,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让学生在表现中享受乐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儿童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还应该多方位创设相应的氛围,鼓励学生表现自我。这是对孩子学习乐趣、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在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活动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在熟悉的《草原就是我的家》富有动感和蒙古风格的音乐声中律动,复习蒙古舞的简单动作。紧接着又请学生谈对蒙古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请大家欣赏蒙古草原风情图片。在基本学会歌曲演唱后,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请大家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表现蒙古风情。可以引吭高歌一曲,可以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可伴着歌声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可进行充满激情的配乐诗(歌词)朗诵,还可以用画笔描绘壮丽的大草原……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乐趣
新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对于学生的评价,我设计了以“班级音乐会”为主题的活动: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团队,挑选一首组内成员都喜欢、认可的歌曲,成员合作将所选歌曲进行编排,创作出一个出色的节目,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演出。在学生表演过程中,组织学生评委对音乐会中的表演进行点评。“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体态评价,如点点头,拍拍肩,摸摸头,竖竖拇指等。这样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激励性评价成为习惯化行为,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础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由此可见,从启迪学习、乐于学习到享受学习,必须是自我信任、自我超越的过程。所以让学生乐学,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学生学会享受学习,是教育的理想。我们都必须为之而努力。
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逐步学会运用各种音乐表情手段,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伴奏乐器表达歌曲的意境,帮助并引导学生自信、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地歌唱。启发学生独立、用心创造,更好地提高歌唱技能。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时,教师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机会和时间。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只有以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多提出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扬其所长。例如:一位学生因为先天性缺陷,普通的说话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别说唱歌,有次我请同学起来演唱上节课学过的《大中国》,我看到了这位同学举手,便请他起来表演。他很努力地将这首歌唱完,我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其他同学也将自己真挚的掌声送给这位勇敢的学生。教师从各个方面温暖学生的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渐渐的他们会主动预习新课,课堂上积极发言,动手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又如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读乐谱能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也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虽然音乐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对识谱教学作了新的规定,降低了识谱教学和音乐基本技能的难度,但这并不等于对音乐教师的识谱技能要求降低了。相反,音乐新课程要求音乐教师不但要提高识读乐谱水平,更要提高识谱教学水平。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途径。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榜样的作用,使学生的识谱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通常我在音乐考核中,都是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考查,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积极性不能完全调动起来。本学期,我打破常规,以个人或若干人自由组合,通过“小小音乐会”--歌表演,再加上才艺展示这种舞台表演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演唱、编排、配合等综合表演能力。把要求讲明白以后,学生非常积极、踊跃:找搭档,背歌词,课间忙着排练......忙得不亦乐乎。考试那天,应该说表演那天,有的学生带了精心制作的表演道具,有的学生还穿上了以前在舞台上表演过的服装。尽管是考试,但此时,台上的学生是更像是演员,台下的学生更像是观众。歌曲表演环节,学生对歌曲的编排也别有匠心:载歌载舞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戴上头饰表演的等等。才艺展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拉丁舞、民族舞等舞蹈;钢琴、吉他等乐器演奏;歌舞表演、相声等等。孩子们的表演、创编能力,自觉、主动的学习劲儿头,真的让我非常赞叹!每每表演结束,無论表演得怎样,只要认真准备了,当“演员”鞠躬谢幕时,我都带领同学予以掌声。用这种“小小音乐会”的舞台表演形式,营造了和谐愉快的评价氛围,淡化了学生的考试心理,不仅锻炼了学生创编、协作、表演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表演与观赏的相关礼仪,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让学生在表现中享受乐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儿童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还应该多方位创设相应的氛围,鼓励学生表现自我。这是对孩子学习乐趣、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在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活动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在熟悉的《草原就是我的家》富有动感和蒙古风格的音乐声中律动,复习蒙古舞的简单动作。紧接着又请学生谈对蒙古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请大家欣赏蒙古草原风情图片。在基本学会歌曲演唱后,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请大家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表现蒙古风情。可以引吭高歌一曲,可以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可伴着歌声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可进行充满激情的配乐诗(歌词)朗诵,还可以用画笔描绘壮丽的大草原……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让学生在评价中享受乐趣
新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对于学生的评价,我设计了以“班级音乐会”为主题的活动: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团队,挑选一首组内成员都喜欢、认可的歌曲,成员合作将所选歌曲进行编排,创作出一个出色的节目,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演出。在学生表演过程中,组织学生评委对音乐会中的表演进行点评。“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体态评价,如点点头,拍拍肩,摸摸头,竖竖拇指等。这样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激励性评价成为习惯化行为,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础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由此可见,从启迪学习、乐于学习到享受学习,必须是自我信任、自我超越的过程。所以让学生乐学,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学生学会享受学习,是教育的理想。我们都必须为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