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材运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组织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只重视新授课,不重视练习课的现象,至使教学效果不明显或收效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方法做出相关探讨。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课程教材研究所及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先后编著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义务教育教科书”两种版本教材,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练习题所占教材的比例较多,由此可见,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进入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对练习课的目标把握、材料整合、环节设计等方面的认识相对欠缺,较多的教师把练习课变成作业课或者讲评课,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练习方式单一;甚至有的教师把练习课当成检测课,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新知,不重视数学学法指导与思想教育的渗透;也有部分教师能认识到练习课的重要性,但在对练习课的研究上没有强烈的研究愿望,在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训练巩固多,反思体验少,内容乏味枯燥,学生对练习课缺乏兴趣感,因此使数学练习课教学失去了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当前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对完善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策略。
一、优化习题设计,提高练习质量
1.习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
练习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选择习题一定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题目,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是简单的重复性训练。如,六年级上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设计如下一道练习题,“水果店有72千克苹果,苹果的重量是桔子的 ,香蕉比苹果多 。桔子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这一道练习题中,包含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种题型,这两种题型是分数除法中的典型例子,教师可以从学生对此题的解答中收获信息,了解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对症下药的辅导。
2.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主要是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如,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基础性练习。直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第二,提高性练习。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第三,拓展性性练习。综合运用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王叔叔在养鸡场里分别用40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鸡舍(如下图所示),分别求出这三个鸡舍的面积。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随着思维的深化而拓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练习课的有效性。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对于差生可以重点练习第一、二个层次的题目,对于好一些的学生可以重点练习第三层次的内容。
3. 习题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小学生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下午的课是30分钟一节,由于时间有限,因此设计课堂练习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题要具备针对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练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上我们应该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设计练习时,尽量使练习设计新颖,生动有趣,形式多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有一位教师在上了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只小猫钓了3条鱼,但在回家的路上它的袋子破了,小猫却一点都不知道。小朋友,你认为小猫到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此时,课堂顿时沸沸扬扬,学生思维异常活跃,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
生1:我认为会掉一条剩2条,因为它家离河近。我还会列式:3-1=2
生2:我认为会掉两条小的,剩一条大的,因为袋子的破洞比较小,所以大的不会掉。我这样列式,3-2=1
生3:我认为全部掉了,剩下0条。3-3=0
生4:我也认为还剩3条死鱼,因为水漏干了,鱼就死了。3-0=3
其实,学生能说出这些,說明孩子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了,已经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了。
三、关注学生动态,重视练习反馈
练习与评讲是相辅相承的。只练不评或只评不练都会对练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单靠学生独立练习而没有精辟到位的评讲,学生是不能更好地内化知识的。“评讲”可以分三种:练习前的评讲、练习时的评讲和练习后的评讲。练习前的评讲,目的是唤起学生注意,提醒学生避免出错,起到前馈控制的作用;练习时的评讲,属于即时反馈,即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练习后的评讲,内容包括: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判断练习结果的对错,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如:四年级下册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设计的基础练习题,出现两组对比练习题,72?4×6÷3,(72?4)×6÷3,(72?4)×(6÷3);6000÷75?60?10,6000÷75?60?10,6000÷75?60?10。有的老师为了着重提醒学生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才计算;有的老师是什么都不说,放手让学生自已做,当巡视时如果还发现有较多学生出现错误可以中止练习,指出问题引起注意;而有的老师是在指名练习后再来评讲,加深学生对正误比较后的认识。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所努力追求的。而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完善,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得更愉快。
参考文献:
[1]徐世贵,董玮《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2012年8月,天津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课程教材研究所及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先后编著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义务教育教科书”两种版本教材,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练习题所占教材的比例较多,由此可见,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进入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对练习课的目标把握、材料整合、环节设计等方面的认识相对欠缺,较多的教师把练习课变成作业课或者讲评课,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练习方式单一;甚至有的教师把练习课当成检测课,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新知,不重视数学学法指导与思想教育的渗透;也有部分教师能认识到练习课的重要性,但在对练习课的研究上没有强烈的研究愿望,在练习课教学过程中,训练巩固多,反思体验少,内容乏味枯燥,学生对练习课缺乏兴趣感,因此使数学练习课教学失去了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笔者根据当前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对完善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策略。
一、优化习题设计,提高练习质量
1.习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
练习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选择习题一定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题目,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是简单的重复性训练。如,六年级上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课,设计如下一道练习题,“水果店有72千克苹果,苹果的重量是桔子的 ,香蕉比苹果多 。桔子和香蕉各有多少千克?”这一道练习题中,包含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种题型,这两种题型是分数除法中的典型例子,教师可以从学生对此题的解答中收获信息,了解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对症下药的辅导。
2.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主要是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如,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基础性练习。直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第二,提高性练习。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第三,拓展性性练习。综合运用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王叔叔在养鸡场里分别用40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鸡舍(如下图所示),分别求出这三个鸡舍的面积。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随着思维的深化而拓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练习课的有效性。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对于差生可以重点练习第一、二个层次的题目,对于好一些的学生可以重点练习第三层次的内容。
3. 习题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小学生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下午的课是30分钟一节,由于时间有限,因此设计课堂练习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题要具备针对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练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上我们应该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设计练习时,尽量使练习设计新颖,生动有趣,形式多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有一位教师在上了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只小猫钓了3条鱼,但在回家的路上它的袋子破了,小猫却一点都不知道。小朋友,你认为小猫到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此时,课堂顿时沸沸扬扬,学生思维异常活跃,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
生1:我认为会掉一条剩2条,因为它家离河近。我还会列式:3-1=2
生2:我认为会掉两条小的,剩一条大的,因为袋子的破洞比较小,所以大的不会掉。我这样列式,3-2=1
生3:我认为全部掉了,剩下0条。3-3=0
生4:我也认为还剩3条死鱼,因为水漏干了,鱼就死了。3-0=3
其实,学生能说出这些,說明孩子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了,已经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了。
三、关注学生动态,重视练习反馈
练习与评讲是相辅相承的。只练不评或只评不练都会对练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单靠学生独立练习而没有精辟到位的评讲,学生是不能更好地内化知识的。“评讲”可以分三种:练习前的评讲、练习时的评讲和练习后的评讲。练习前的评讲,目的是唤起学生注意,提醒学生避免出错,起到前馈控制的作用;练习时的评讲,属于即时反馈,即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练习后的评讲,内容包括: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判断练习结果的对错,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如:四年级下册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设计的基础练习题,出现两组对比练习题,72?4×6÷3,(72?4)×6÷3,(72?4)×(6÷3);6000÷75?60?10,6000÷75?60?10,6000÷75?60?10。有的老师为了着重提醒学生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才计算;有的老师是什么都不说,放手让学生自已做,当巡视时如果还发现有较多学生出现错误可以中止练习,指出问题引起注意;而有的老师是在指名练习后再来评讲,加深学生对正误比较后的认识。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所努力追求的。而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完善,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得更愉快。
参考文献:
[1]徐世贵,董玮《有效教学难点突破与教学对策》2012年8月,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