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开局之年,白山松水激情四射,黑土地上硕果累累。
吉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发展与民生这条主线,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把一切工作都统一到“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好”上来,强力推动“三化”统筹,深入实施“三动”战略,扎实推进十大产业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总量跃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经济总量上新台阶,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全省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万亿元,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提高。预计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年初开始,省委、省政府便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全力抓落实。省委书记孙政才和省长王儒林多次奔赴全省各地调研指导。在调研时,孙政才强调,全省各地经济发展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注重协调,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省政府先后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工程院、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等部门和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以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科学转型。省政府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以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加快县域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一系列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一个省的综合实力,承载民富的希冀。省力的不断增强,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乡居民同样分享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果实。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两位数,为“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同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收入的快速增加,激发出城乡百姓的消费热情,扩大内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变得越来越强劲有力。与此同时,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超过新增财力的80%,年初省政府公开承诺的10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三化”、“三动”战略,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从吉林实际出发,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三化’是方向和路径,‘三动’是动力和支撑。”省委书记孙政才清晰地道出了吉林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主攻方向。
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投资仍然是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项目仍然是扩大投资、优化结构的重要载体,创新仍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把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工作核心,致力于在投资规模上求突破、在项目质量上求跨越、在创新发展上求提升。”省长王儒林如是说。
2011年6月,在生产和建设的“黄金季节”,省委、省政府适时召开了推进“三动”战略落实工作会议,为“三动”战略实施再次提速。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30%的高速增长。投资结构更趋合理,2011年1—11月,改建和技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2.5%、137.9%和42%,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8.2%。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投资合理稳定增长,成为2011年的显著特点。全省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3695个,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0个以上,真正做到了“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开发一批”,发展后劲明显提升,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250公里,两年翻了一番多。长吉城际高铁投入运营,长春轻轨三期、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寓自身发展于国家战略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广、思路更宽、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在吉林大地风起云涌。
稳步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是在新一轮发展中,省委、省政府着眼省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发展,为吉林勾画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各地抢抓机遇,纷纷布点卡位。长吉一体化总体规划、配套政策、产业布局、重要节点建设等扎实推进,中部城市群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2011年,除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之外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城镇化项目192个,投资142亿元。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梅河口、公主岭、敦化等8个节点城市2011年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城镇化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500亿元。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回望2011年经济发展,不能不给让吉林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农业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局之年,农业成为百花园中最先绽放的一朵,最先成熟的一粒果实,全省粮食产量突破300亿公斤,总产量达到317.1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2.85亿公斤,占全国增产的13.3%,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国务院批准吉林省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强力推进,市(州)、县(市、区)积极落实,随着这些工程和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陆续见效,吉林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三农”工作,事关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吉林全面振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011年1月10日,省委2011年第一次常委会议,1月5日,省政府2011年第一次常务会议,率先听取关于吉林省贯彻实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讨论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研究部署吉林省“三农”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工作工程化、农业工程项目化。这是吉林省在发展现代农业征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新路。沿着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启动了高效节水农业灌溉,精品牧业、百万亩棚膜经济建设、人参产业振兴、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等十大工程,以产业化为现代农业主推模式和抓手,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引水工程建设和发挥出的效能尤为引人注目:引嫩入白工程2011年已全部发挥效益,实现粮食增产0.75亿公斤,城市供水120万立方米。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10月初通过了蓄水验收,并下闸蓄水,2012年初即可并网发电。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11月20日干线工程全面启动,大安灌区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中部土地保护和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工程中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76亿元;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了18个县标准粮田项目,现已建成2.3万公顷标准粮田……
坚持把县域作为“三化”统筹的关键部位,推动工业集中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2011年前三季度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出全省4个和4.5个百分点。农业,再次为吉林人赢得了骄傲。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依旧艰巨。让我们把更加坚定的信念化作一粒饱满充实的种子,埋入这浸透2700万吉林人汗水和希翼的黑土地。我们有理由深信,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必将催发出吉林加快振兴的新枝嫩叶,带来全省科学发展的又一度春华秋实!
吉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发展与民生这条主线,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把一切工作都统一到“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好”上来,强力推动“三化”统筹,深入实施“三动”战略,扎实推进十大产业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总量跃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经济总量上新台阶,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全省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万亿元,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提高。预计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从年初开始,省委、省政府便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全力抓落实。省委书记孙政才和省长王儒林多次奔赴全省各地调研指导。在调研时,孙政才强调,全省各地经济发展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注重协调,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省政府先后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工程院、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等部门和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以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科学转型。省政府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以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加快县域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一系列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一个省的综合实力,承载民富的希冀。省力的不断增强,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乡居民同样分享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果实。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两位数,为“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同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收入的快速增加,激发出城乡百姓的消费热情,扩大内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变得越来越强劲有力。与此同时,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超过新增财力的80%,年初省政府公开承诺的10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三化”、“三动”战略,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从吉林实际出发,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三化’是方向和路径,‘三动’是动力和支撑。”省委书记孙政才清晰地道出了吉林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主攻方向。
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投资仍然是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项目仍然是扩大投资、优化结构的重要载体,创新仍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要把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工作核心,致力于在投资规模上求突破、在项目质量上求跨越、在创新发展上求提升。”省长王儒林如是说。
2011年6月,在生产和建设的“黄金季节”,省委、省政府适时召开了推进“三动”战略落实工作会议,为“三动”战略实施再次提速。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30%的高速增长。投资结构更趋合理,2011年1—11月,改建和技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2.5%、137.9%和42%,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8.2%。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投资合理稳定增长,成为2011年的显著特点。全省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3695个,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0个以上,真正做到了“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开发一批”,发展后劲明显提升,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250公里,两年翻了一番多。长吉城际高铁投入运营,长春轻轨三期、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寓自身发展于国家战略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广、思路更宽、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在吉林大地风起云涌。
稳步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是在新一轮发展中,省委、省政府着眼省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发展,为吉林勾画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各地抢抓机遇,纷纷布点卡位。长吉一体化总体规划、配套政策、产业布局、重要节点建设等扎实推进,中部城市群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2011年,除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之外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城镇化项目192个,投资142亿元。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梅河口、公主岭、敦化等8个节点城市2011年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城镇化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500亿元。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回望2011年经济发展,不能不给让吉林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农业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局之年,农业成为百花园中最先绽放的一朵,最先成熟的一粒果实,全省粮食产量突破300亿公斤,总产量达到317.1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2.85亿公斤,占全国增产的13.3%,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国务院批准吉林省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强力推进,市(州)、县(市、区)积极落实,随着这些工程和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陆续见效,吉林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三农”工作,事关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吉林全面振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011年1月10日,省委2011年第一次常委会议,1月5日,省政府2011年第一次常务会议,率先听取关于吉林省贯彻实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讨论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研究部署吉林省“三农”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工作工程化、农业工程项目化。这是吉林省在发展现代农业征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新路。沿着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启动了高效节水农业灌溉,精品牧业、百万亩棚膜经济建设、人参产业振兴、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等十大工程,以产业化为现代农业主推模式和抓手,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引水工程建设和发挥出的效能尤为引人注目:引嫩入白工程2011年已全部发挥效益,实现粮食增产0.75亿公斤,城市供水120万立方米。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10月初通过了蓄水验收,并下闸蓄水,2012年初即可并网发电。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11月20日干线工程全面启动,大安灌区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中部土地保护和西部土地整理工程,标准粮田建设工程中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76亿元;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了18个县标准粮田项目,现已建成2.3万公顷标准粮田……
坚持把县域作为“三化”统筹的关键部位,推动工业集中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2011年前三季度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出全省4个和4.5个百分点。农业,再次为吉林人赢得了骄傲。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依旧艰巨。让我们把更加坚定的信念化作一粒饱满充实的种子,埋入这浸透2700万吉林人汗水和希翼的黑土地。我们有理由深信,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必将催发出吉林加快振兴的新枝嫩叶,带来全省科学发展的又一度春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