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河班多水电站鱼道为黄河上游首个已建大型水电站增建过鱼设施,对于恢复黄河上游龙羊峡以上河段高原土著鱼类生境连通具有重要意义。鱼道设计方案要充分依据已建电站的实际情况,扎实做好设计参数的研究和确定,以指导鱼道设计。研究开展了鱼类资源复核调查、鱼类游泳能力测试、坝下和库区地形实测、坝下和库区流场原位观测及模拟、水库日运行数据统计分析、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多项基础工作,确定鱼道设计参数体系。其方法和成果对于国内后续水电工程增建过鱼设施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机 构】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班多水电站鱼道为黄河上游首个已建大型水电站增建过鱼设施,对于恢复黄河上游龙羊峡以上河段高原土著鱼类生境连通具有重要意义。鱼道设计方案要充分依据已建电站的实际情况,扎实做好设计参数的研究和确定,以指导鱼道设计。研究开展了鱼类资源复核调查、鱼类游泳能力测试、坝下和库区地形实测、坝下和库区流场原位观测及模拟、水库日运行数据统计分析、鱼道水工模型试验等多项基础工作,确定鱼道设计参数体系。其方法和成果对于国内后续水电工程增建过鱼设施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先后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探月三期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运载火箭历经30余年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在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攻克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大型低温运载火箭研制经验,构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体系,运载火箭的研制能力和研制基础有了质的提升。本文叙述了"长征五号"的研制背景,立足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及
"长征五号"(CZ-5)系列火箭是中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承担着中国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国家重点专项工程。"长征五号"火箭助推器是国内最大的助推器,为"长征五号"火箭提供90%的起飞推力。总结了国内外助推器发展现状及对比指标,并基于"长征五号"助推器研制过程,从助推器总体方案、功能与组成、关键技术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展望了助推器的未来发展趋势。"长征五号"助推器的研发为"长征五号"火
综述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深空探测系统工程与MBSE的问题及挑战,提出构建数字化工程生态是新一代深空探测MBSE的发展方向,归纳了面向深空探测任务协同的MBSE方法框架,提出了支持深空探测任务协同的"4个闭环迭代"流程方法,综合分析了支撑深空探测MBSE的系统模型体系与工具链平台。面向深空探测任务特点,
对单个水电站和流域水电站群的风险评价理论进行研究,构建流域水电站群风险效益综合规划理论框架,在简化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参数意义明确、物理量易于得到的概化数学模型。大渡河流域已建的梯级水电站风险效益分析可知,发电效益高、风险小的发电为主的水电站不一定优于发电效益相对较低、风险也相对较大但调蓄能力强的综合水利枢纽;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及其上游附近进行水电开发时,应更多考虑调蓄能力建设,或建低水头电站以降低溃坝洪水风险;流域风险关键梯级是拥有大型水库的梯级,流域风险限制梯级是拥有大调节库容的电站,流域风险放
基于全国90余座大中型水库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水质数据,拟合典型污染物COD、NH 3-N、TP、TN衰减系数与水位库容等因子相关曲线,对比分析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水库的水体自净规律和水体自净能力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大型、中型水库的COD衰减系数为0.001~0.32 d-1和0.0018~0.27 d-1,NH 3-N衰减系数分别为0.0012~0.18 d-1和0.0015~0.15 d-1;整体上,南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