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兴趣在音乐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以我校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点着手,从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媒体技术、积极鼓励评价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热忱,使学生能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
  关键词:音乐课;体验;兴趣
  应该说,没有不爱音乐的学生,但却有一些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的学生。显然,音乐课并不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欢,相反的是受到了排斥和厌倦,这不能不说是音乐课堂的悲哀。
  在我执教的多个班级音乐课中,学生也表现出了对音乐课堂的不同态度与热情。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也不尽相同,但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在音乐课上拖延而来,或在音乐课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消极慵懒心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学生连进音乐课堂都显得心不甘情不愿的话,那又何谈音乐教学的功能,又如何有效实施音乐课的教学呢?音乐课虽非主课,但被学生如此“打入冷宫”,遭受排斥,我的心头不免有些惆怅。面对现状,我们除了一味地在学生身上找问题,也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探求缘由,对症下药,主动营造快乐生动的音乐课堂,使学生找回对音乐课堂失落的爱,这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但在教学过程中光靠艺术本身的魅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机会,引导学生沉浸在艺术的想象、体验、探究、审美、理解、创作和表现等情境中。如果教师每一节课都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创造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那音乐教学这个大舞台便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流连忘返,获得音乐学习的无限乐趣,使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如果音乐教师能很好地利用音乐的民主性、愉悦性、可欣赏性的特点,用美好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会学得更轻松快乐,表现得也会更加大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逐步形成探求、创新的自信和能力。
  【案例一】
  在上《民族打击乐器》这一课时,我采用“活动—体验”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由于条件所限,除了腰鼓,其他乐器只能采用图片的形式来介绍,但是我也找来了很多的别具一格的“乐器”,诸如锅碗瓢盆之类的,请个别学生上台利用这些“乐器”配合《幸福拍手歌》,尽情地发挥创造,体验打击乐的魅力所在。由于教师淡出了“教”的角色,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参与实践和探索,学生的探求欲望、创作欲望、表现欲望都被充分激发。通过“看、敲、打”等实践活动的体验学习,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在接下来的“即兴创编演奏”的环节中,学生极富创意地创编了“雷雨”“赛场”等很有特色的场景片段。
  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在平等、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这样一来,音乐课堂就会在师生共同营造下有了一份和谐的融洽,一份愉悦的共鸣。因为气氛宽松了,课堂民主了,学生愉悦地享受音乐,与教师亲密交流,这样的音乐课又怎么会受到学生的排斥呢?
  二、優化教学设计,创造巧妙互动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是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理念的载体。音乐欣赏课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旨在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觉悟,因此,把握好师生互动的切入点尤为重要。
  音乐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的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和活动表演形式。中职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则需要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互动时,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和探究性的问题,使互动活动能与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音乐经验相联系。对与较难的表演,教师可以预先加强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种课堂之外的共同合作的互动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而且会提高课堂内互动交流的效果,增强学生参加音乐互动的兴趣。
  【案例二】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欣赏民歌、民乐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听到京剧唱腔直摇头。如果长此下去,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课堂实践中,在进行二人转音乐欣赏课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赵本山或小沈阳的小品,尤其是兴趣较高的几个学生事先合作编排小品,并在全班展示。最有特色的是学生的创编小品,他们将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断重新编排,并加些二人转的唱腔进行表演,将他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生活、心理愿望等表现出来,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样,让学生了解了东北的“音乐特产”二人转,从中感受到它灵活的演唱形式、演唱内容,以及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深入预设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但进行了很好的互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并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走进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通过对音乐的感知,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传统的、民族的音乐也能深受学生喜欢。
  三、运用媒体技术,创设良好情境
  当代中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自我意识比较强,如何引领他们走进音乐课堂,品味那精彩的音乐人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锻炼的机会,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多媒体画面去想象,跟着信息技术网络去感受,去理解,去表现创造音乐。   【案例三】
  在上《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影像,听着优美的京胡声,看着这一幅幅精美的剧照,使学生联想到今天这节课与京剧有关。随后简单介绍梅兰芳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去欣赏《穆桂英挂帅》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使学生了解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贡献,感受体验梅派唱腔的特点。通过观看这声像并茂的影像,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创设了一个非常活跃、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教学的展开奠定了情绪和心理上的准备。
  和传统的情境教学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营造了一个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这样在吸引了学生注意的同时能使他们的注意力足够持久。人而能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享受到视觉美、听觉美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走向音乐课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将更广泛地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上来,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
  四、用心激励评价,体验自信表演
  评价,作为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想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关注评价对象。因为我们评价的目的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长,所以在我们作评价时应多采用积极、正面鼓励的话语。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点滴闪光之处。发挥自身教学机智并抓住时机,给学生们恰当及时又带有激励性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案例四】
  音乐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风采和能力的最好舞台,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能力的摇篮。我们学校几乎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很爱唱歌,但他们仅仅是局限于大家一起唱,很多学生对个人表演望而却步。所以在一次的音乐课,我把主题定为“××班演唱会”时,很多班级都沸腾了。但也有很多学生担心会出丑,不敢上台表演,我便鼓励他们说:教室本来就是出错的地方,上去表演哪怕是出错出丑又有何妨呢?这比坐在下面不敢上去的强百倍。这些胆小的學生在我的鼓励下跃跃欲试。每当一位学生表演完之后,大家都为他热烈鼓掌。同时,我给表演的学生一些建议,其他学生也会对这位同学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种学生的评价过程,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民主性,同时激励了学生,使学生树立起了自信心,既让学生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音乐,让教师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校的音乐活动,从中发现人才。令我欣喜的是,通过这些活动,看到了每个学生的不同进步,如从扭扭捏捏不自信到大胆自如等。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欢声笑语常常飘扬在音乐课堂中。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意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感知音乐、体验音乐,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更好地增减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
  总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是每个音乐教师的总体思想。如何让音乐教学与学生实践、情感体验、情操培养、自主学习等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狭隘的课堂教学为广阔的生活舞台,最终更大地激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是音乐教育者艰苦而漫长的任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应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得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赵蓓莹.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史红杰.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五个必须”和“五个希望”,其中一个希望便是希望广大青年坚持刻苦学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同时,注重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是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待,对于激励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当代大学生;刻苦学习;讲话精神  
期刊
摘 要:纸建筑模型的制作过程让学生非常着迷与投入。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多个角度探讨纸模型造型与建筑造型相联的美学特征,即构成中的韵律美、仿生物之曲线美、民族文化元素中的特色美。手工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教育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定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纸建筑造型;韵律美;仿生美;民族文化元素  纸的可塑性,决定了它有着无穷的让人着迷的乐趣。在多年教授手工课过程
期刊
摘 要: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个性  学生在接受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措多举,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
期刊
Lesson 6 My Birthday Party(book2)选自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本。本课是一篇阅读文章,课文描写的是作者在美国时朋友们为他举行的一个难忘的生日party。  一  备课时,为了搜集跟这课有关的内容,我从班主任处拿来了学生的出生信息,发现我上课的那天刚好是一个学生阳历生日。于是我就为他准备了蛋糕和蜡烛,准备在上课时给他一个惊喜。  上课前,利用学生出
期刊
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的实践能力成为人们价值实现的根本保障。对职业人才来说,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求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学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强有力的改革。为培养高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我校对Auto CAD 2008基础与实训课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
期刊
北周的庚信在《燕射歌辞·角调曲》中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意为文章、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影响范围小,激发不起人们的共鸣。  2012年,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随口吟诵古代经典诗文,诗词歌赋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使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令人期待并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发言体现出他极高的史学、文学素养,听众如置身课堂,聆听这位大国总理讲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以史为鉴的忧
期刊
一、春秋时期论辩兴盛的背景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其所分封的各诸侯国逐渐摆脱了中央政治的影响各自为阵,周王室所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体系逐渐松懈毁坏,在这“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和矛盾,各国间交锋和言和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国際关系的纷繁复杂,却是诸子百家生发的沃土,也孕育了不少游说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他们独到的思想观点和高超的论辩艺术、娴熟的外交辞令
期刊
在开放互动的课堂上,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经常发生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意外情况,这一切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資源。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奇思异想”转化为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呢。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首先要对生成资源进行甄别  合理利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能偏离了整体目标,既要求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
期刊
一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而在诸多问题中最根本的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多年来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使语文已失去了原有的生动、形象、趣味性和文艺性。语文内容变得干巴,语言知识变得支离破碎,语言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被淡化。特别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变成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技术性训练,这就严重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如今,我们呼唤素
期刊
一、形成背景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的环境和氛围。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练习学生操练,学习任务重,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问,社会实践能力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开发,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延续,这是我们实践101项王、优秀争取活动的契机。为此,我校以“育人为先”的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