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主动进行改革、创新和优化,以符合全新的理念和要求,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综合的能力和素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设置课堂提问、组织合作探究、结合信息技术三个层面出发,来分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仍有高中化学教师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从而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以及整个化学教学的低质低效。对于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主动地转变教育理念,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引,推进化学教学策略的革新,提高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设置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化学教学的目标和宗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基本且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是启发、锻炼学生思维的有力“武器”。所以,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理念,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据化学课程教材的核心内容来设计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向学生进行巧妙的提问。以创设引人入胜的悬念情境,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和探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纯碱的生产》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氨碱法的实验操作步骤,掌握氨碱法的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熟悉氨碱法的反应原理以及化工的流程。随后,笔者会根据反应原理等内容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并给予学生记忆的时间。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从教材中设置一些问题,通过提问的方法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生的学习自觉性更强,在笔者提出问题后,他们会第一时间进入学习状态,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组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交流
合作是现代社会下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因此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和倡导的重点。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脱离统一性的授课模式,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全面了解来进行科学的小组分配。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的机会。随后,教师应该合理地设置合作任务,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小组内部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各抒己见并集思广益。从而在合作中找到解決问题的方向,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让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教授《共价键》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化学键的类型与差异,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物质的所有原子间都存在化学键吗?哪些物质分子、原子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任务下发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培养学生团队配合意识,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互动。
三、结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理解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能够直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容量,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真正地顺应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实现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辅助和优化,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图形、动画或者视频展示出来,创设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冲击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原子结构》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但由于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们的理解。所以,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图文描述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将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加强直观解析,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这样,笔者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更需要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和高效性,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广大的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真正顺应教育教学发展、改革和变化的步伐,主动地革新观念并优化思想,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思考、探索,以实现设置课堂提问、组织合作探究、结合信息技术等策略的实践运用,优化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推进化学教学的改进、转型和升级,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黄龙飞.新课程理念下高效化学课堂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234+236.
[2]李英杰.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16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仍有高中化学教师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从而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以及整个化学教学的低质低效。对于这种情况,高中化学教师应主动地转变教育理念,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引,推进化学教学策略的革新,提高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设置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化学教学的目标和宗旨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基本且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是启发、锻炼学生思维的有力“武器”。所以,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理念,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据化学课程教材的核心内容来设计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向学生进行巧妙的提问。以创设引人入胜的悬念情境,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和探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纯碱的生产》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氨碱法的实验操作步骤,掌握氨碱法的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熟悉氨碱法的反应原理以及化工的流程。随后,笔者会根据反应原理等内容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并给予学生记忆的时间。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从教材中设置一些问题,通过提问的方法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高中生的学习自觉性更强,在笔者提出问题后,他们会第一时间进入学习状态,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组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交流
合作是现代社会下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因此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和倡导的重点。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脱离统一性的授课模式,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全面了解来进行科学的小组分配。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的机会。随后,教师应该合理地设置合作任务,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小组内部的沟通、讨论、互动与交流,各抒己见并集思广益。从而在合作中找到解決问题的方向,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帮互助,让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教授《共价键》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化学键的类型与差异,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物质的所有原子间都存在化学键吗?哪些物质分子、原子之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任务下发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培养学生团队配合意识,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互动。
三、结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理解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能够直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容量,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真正地顺应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实现对化学课堂教学的辅助和优化,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图形、动画或者视频展示出来,创设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冲击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原子结构》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但由于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学生们的理解。所以,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图文描述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将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加强直观解析,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这样,笔者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更需要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和高效性,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广大的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真正顺应教育教学发展、改革和变化的步伐,主动地革新观念并优化思想,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思考、探索,以实现设置课堂提问、组织合作探究、结合信息技术等策略的实践运用,优化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推进化学教学的改进、转型和升级,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黄龙飞.新课程理念下高效化学课堂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234+236.
[2]李英杰.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