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往往费时费力,难见成效,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新课程标准下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成为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教学生做有“米”下炊的“巧妇”的观点。也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切实的作文指导与批改,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次作文教学实践的总结,指出具体实施的过程和方法,希望能与共同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交流心得。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教学实践下来,最有感触的是作文教学,最大的体会是一个字——难!难在哪里?一是学生不愿意写;二是教学收效甚微。
解决难题的关键是什么?解决学生不愿意写的问题。学生愿意写了,会写了,教学就有效了。
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写呢?难写。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布置作文,学生大多愁眉苦脸,有人嚷嚷:“没东西写啊。”有人嘀咕:“不会写哦。”对学生而言,作文的难度在于写什么,怎么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出一顿可口的饭食,首先要有米,其次下厨者应当是巧妇。作文教学中,“写什么”就是下炊的“米”,“怎么写”就是如何做“巧妇”。
那么,去哪里找“米”,怎么做“巧妇”呢?
一、到生活中去找“米”
常规作文训练把作文教学的过程局限在课堂上,主要有三个环节需要完成:(1)作文前老师的方法指导。(2)学生当堂作文训练。(3)作文批改后老师集中评讲。其实这三个环节基本是在辅导学生“写什么”,如果学生没东西可写,老师的方法指导就成了泛泛的技巧演示,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应地,下面两个环节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所以,先要找到“米”——写什么的问题。
“米”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不是老师给学生“米”,而是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找“米”,即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对于这一点,想来没有教师有怀疑,但是如何指导呢?一般的做法是,老师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平时多练笔,有不少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等,虽然这是一种方法,却往往留于形式(我就有过这样的失败经历)。为什么?原因简单到令人尴尬:没东西写,所以越写越少,越写越像流水账,更有甚者,一抄了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也不难理解: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规律近似单调,对于没有敏锐观察力的学生来说,对生活中的事物难免会“司空见惯”(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此,有效的做法是能让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从而积累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把作文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不妨试着改变以往作文教学的过程,改变那种单纯局限在课堂上的做法,把每次作文的主题或话题提前几天乃至更长的时间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生活,积累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比如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亲情”话题作文素材,学生就会留心身边亲人的言行举止,留意生活中凝聚亲情的物品或瞬间,有了这些感受深刻的第一手素材,学生当然不会在下笔时一筹莫展了。一次作文就是一次观察与积累,这样六个学期下来,学生就拥有了一座丰富的素材库了。这些就是学生下炊的“米”。
二、在指导与批改中学做“巧妇”
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要真实。可是这一点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笔下,就成了生活的苍白再现,令人不愿读下去。是他的情感不真实吗?不是,是真情实感,只是无味,就好像一道菜,虽然是真材实料,却粗制滥造,毫无色香味可言。所以,学生找到“米”后,我们就要教学生做“巧妇”了。
如何教?
首先,要有写作前的精心指导。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我看来,无论是怎样的方法指导,有4点原则要考虑到:(1)要围绕一定的作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作文方法,不要面面俱到。(2)方法指导的着眼点要小,要有可操作性,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如无须赘言各种语言表达的技巧,而单说如何使语言生动的方法即可。(3)不妨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因为从感性材料中归纳来的方法最容易理解,也最具可学性。这一类的感性材料尤以学生学习过的课文为佳,毕竟学生对它们印象最深刻,理解最透彻。所以如果教师以学过的课文为例指导写作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说明文的写作,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中国石拱桥》中学说明方法的使用,从《故宫博物院》中学说明顺序的确定等等。(4)作文指导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如集中几次训练叙事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再集中几次训练写人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等,这样学生习得的方法也就有了一定的体系,不至于混乱不清。
其次,要有严格的当堂作文训练。作文训练有别于爱好性的创作,谈不上有很高的创作激情,因此要有严格的督促性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绝不留到课后,这样既杜绝了抄袭的可能,又提高了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然后,要有高效的作文批改。作文批改一向以老师的批改为主,在这里我推荐学生作文互批。做法如下:(1)老师向学生明确批改的方法和标准。(2)学生依照方法和标准互批作文,打分并写评语。(3)学生看别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批改结果,如果不能接受,向老师提出疑问。(4)老师审批所有学生的作文批改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纠正批改过程中的少数错误。了解了做法,再来说一说推荐的原因:(1)学生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有一部分因素是不知道自己写出来能得多少分,为什么得这么多分,似乎作文的得分不在自己的控制当中,全凭老师的判断。学生互批的方法能让学生了解作文批改的依据,掌握成功作文的标准。(2)作文完全让老师批改,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批改过程中的心理,不能充分认识自己作文中的得与失。互批作文能使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准确理解作文标准,由别人的作文情况明了自己作文的得失,从而指导今后的作文实践。(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看自己写的作文往往看不出好坏,看别人的作文,能较清晰地认识其中的优缺点,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可学习性,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最后,要有老师扼要的点评。有了前面的三个环节,这一步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的点评一要简洁精当,指出本次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优缺点即可;二要有针对性,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结合学生写作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这样作文训练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呢?上述作文教学心得就来自于教学实践,它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又充分诠释了这一理念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落实的方法。教学生做有“米”下炊的“巧妇”,我们不期望能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会做一道菜,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找“米”找食材,教他们自己做“巧妇”,甚至自己做美食家,品评菜肴,积累经验,这样,我们老师何愁没有美食可享呢?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教学实践下来,最有感触的是作文教学,最大的体会是一个字——难!难在哪里?一是学生不愿意写;二是教学收效甚微。
解决难题的关键是什么?解决学生不愿意写的问题。学生愿意写了,会写了,教学就有效了。
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写呢?难写。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布置作文,学生大多愁眉苦脸,有人嚷嚷:“没东西写啊。”有人嘀咕:“不会写哦。”对学生而言,作文的难度在于写什么,怎么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出一顿可口的饭食,首先要有米,其次下厨者应当是巧妇。作文教学中,“写什么”就是下炊的“米”,“怎么写”就是如何做“巧妇”。
那么,去哪里找“米”,怎么做“巧妇”呢?
一、到生活中去找“米”
常规作文训练把作文教学的过程局限在课堂上,主要有三个环节需要完成:(1)作文前老师的方法指导。(2)学生当堂作文训练。(3)作文批改后老师集中评讲。其实这三个环节基本是在辅导学生“写什么”,如果学生没东西可写,老师的方法指导就成了泛泛的技巧演示,不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应地,下面两个环节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所以,先要找到“米”——写什么的问题。
“米”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不是老师给学生“米”,而是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找“米”,即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对于这一点,想来没有教师有怀疑,但是如何指导呢?一般的做法是,老师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平时多练笔,有不少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等,虽然这是一种方法,却往往留于形式(我就有过这样的失败经历)。为什么?原因简单到令人尴尬:没东西写,所以越写越少,越写越像流水账,更有甚者,一抄了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也不难理解: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规律近似单调,对于没有敏锐观察力的学生来说,对生活中的事物难免会“司空见惯”(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此,有效的做法是能让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从而积累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把作文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不妨试着改变以往作文教学的过程,改变那种单纯局限在课堂上的做法,把每次作文的主题或话题提前几天乃至更长的时间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生活,积累自己需要的写作素材。比如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亲情”话题作文素材,学生就会留心身边亲人的言行举止,留意生活中凝聚亲情的物品或瞬间,有了这些感受深刻的第一手素材,学生当然不会在下笔时一筹莫展了。一次作文就是一次观察与积累,这样六个学期下来,学生就拥有了一座丰富的素材库了。这些就是学生下炊的“米”。
二、在指导与批改中学做“巧妇”
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要真实。可是这一点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笔下,就成了生活的苍白再现,令人不愿读下去。是他的情感不真实吗?不是,是真情实感,只是无味,就好像一道菜,虽然是真材实料,却粗制滥造,毫无色香味可言。所以,学生找到“米”后,我们就要教学生做“巧妇”了。
如何教?
首先,要有写作前的精心指导。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我看来,无论是怎样的方法指导,有4点原则要考虑到:(1)要围绕一定的作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指导作文方法,不要面面俱到。(2)方法指导的着眼点要小,要有可操作性,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如无须赘言各种语言表达的技巧,而单说如何使语言生动的方法即可。(3)不妨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因为从感性材料中归纳来的方法最容易理解,也最具可学性。这一类的感性材料尤以学生学习过的课文为佳,毕竟学生对它们印象最深刻,理解最透彻。所以如果教师以学过的课文为例指导写作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说明文的写作,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中国石拱桥》中学说明方法的使用,从《故宫博物院》中学说明顺序的确定等等。(4)作文指导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如集中几次训练叙事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再集中几次训练写人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等,这样学生习得的方法也就有了一定的体系,不至于混乱不清。
其次,要有严格的当堂作文训练。作文训练有别于爱好性的创作,谈不上有很高的创作激情,因此要有严格的督促性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绝不留到课后,这样既杜绝了抄袭的可能,又提高了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然后,要有高效的作文批改。作文批改一向以老师的批改为主,在这里我推荐学生作文互批。做法如下:(1)老师向学生明确批改的方法和标准。(2)学生依照方法和标准互批作文,打分并写评语。(3)学生看别的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批改结果,如果不能接受,向老师提出疑问。(4)老师审批所有学生的作文批改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纠正批改过程中的少数错误。了解了做法,再来说一说推荐的原因:(1)学生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有一部分因素是不知道自己写出来能得多少分,为什么得这么多分,似乎作文的得分不在自己的控制当中,全凭老师的判断。学生互批的方法能让学生了解作文批改的依据,掌握成功作文的标准。(2)作文完全让老师批改,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批改过程中的心理,不能充分认识自己作文中的得与失。互批作文能使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准确理解作文标准,由别人的作文情况明了自己作文的得失,从而指导今后的作文实践。(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看自己写的作文往往看不出好坏,看别人的作文,能较清晰地认识其中的优缺点,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可学习性,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最后,要有老师扼要的点评。有了前面的三个环节,这一步就水到渠成了。老师的点评一要简洁精当,指出本次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优缺点即可;二要有针对性,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结合学生写作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这样作文训练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那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呢?上述作文教学心得就来自于教学实践,它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又充分诠释了这一理念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落实的方法。教学生做有“米”下炊的“巧妇”,我们不期望能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会做一道菜,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找“米”找食材,教他们自己做“巧妇”,甚至自己做美食家,品评菜肴,积累经验,这样,我们老师何愁没有美食可享呢?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