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正由单纯的文献编目向资源整合转变,编目工作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分类和著录,而是包括主题标引、编写文摘提要等内容,本文首先对高校编目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的发展对图书馆编目工作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编目工作 挑战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217-01
1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现状
1.1 传统编目规则的局限性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从传统的纸本文献向数字资源、网络资源转变,这种转变对传统的编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MARC著录格式的设计与传统编目内容呼应,在MARC的众多字段中,对读者起到引导作用的文字并不是很多,著录信息之间没有关联性。这种编目规则只适合于著录实体文献,不适用于著录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文本,对数字化的资源揭示并不充分,不能指导阅读。受ISBD、MARC格式所限,编目员经常要对用“.”还是“;”要不要空格这样的细节问题严格把握,这就造成了一批如Gorman所说的“只重视目录的形式,而不关心目录的目的;只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而不考虑目录的意义”的编目员。[1]
1.2 编目规则不统一
国家图书馆和CALIS这样国家级的权威机构,它们的CNMARC数据代表着中国编目界的最高水平,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两大编目系统各自制订规则、细则,这种编目原则的不统一,一方面不利于图书馆数据的交流与传输,另一方面给用户在使用图书馆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2]由于编目规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分歧,应用到各图书馆后,加上各馆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相关编目细则必定有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编制的书数据差异相对较大。
1.3 适应网络资源的编目规则还未实现
在编目如何向网络资源适应性以及读者易用性上靠拢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编目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编目规则,提出了RDA,它扩展了适用对象,突破了传统MARC数据的扁平结构,为MARC数据进入互联网,以及Web时代的信息资源描述和规范控制提供了一些模型的概念,能将各种MARC数据带入到Web中继续发挥价值,但要做到这点,在如今的数字领域,对图书馆行业来说,困难是非常大的,所以编目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已经成为困扰广大编目工作者的难题。[3]
2 网络资源的发展对编目员带来的挑战
2.1 编目内容的扩展提升了编目工作的难度
随着图书馆电子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子资源编目成为图书馆编目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电子资源数量庞大,外来数据源来源各异,与日常编目所要求的数据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正由单纯的文献编目向资源整合转变。[6]正如柯平教授所提出的:“编目人员不能停留在知识的整合或著录而是提升到知识的生产层面”,编目工作要求从文献实体深入到其中包涵的各种知识单元,新的文献传递服务必须通过文章或者书中的章节做书目控制才有效率,因此如何辨识书中各章节的书目控制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所以编目工作的内容已经不是简单的分类和著录,而是包括主题标引、编写文摘提要等。[7]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编目工作的难度。
2.2 编目技术的发展对编目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目对象的不同,所采用的编目技术也不同,为了适应如今发展的需要,编目界也在积极地实践,比如利用URL进行编目著录,实现在线书目对电子资源的集成,使在线书目成为扩展信息资源的门户;基于XML的数字图书馆编目技术如MARC、DC、MODS的应用;为了实现不同模式的数字图书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RDF资源描述框架等,[8]元数据编目、数字项目管理和咨询等新的职责要求编目员必须掌握并能应用一些新技术,学会将分类法、叙词表等的规范体系,转化为Web可以读懂和处理的格式,这就要求编目员必须精通Web知识组织编码语言(SKOS)和本体语言(OWL)等。
3 网络环境的改变对图书馆编目工作带来的挑战
3.1 联机编目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业务外包
编目工作全面实行联机合作编目后,以“套录”、“下载”书目数据为主,套录在编目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需要较高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原始编目减少,外包已经向图书馆趋势发展。同时,由于编目人员不足和文献数量的剧增,用户需求与文献处理滞后等诸多矛盾的激化,使得编目业务外包成为一种现象。不少图书馆已经减少了编目的人员,而由数据公司的编目员来处理常规编目业务,编目是图书馆最传统的基础业务,其工作重心和人员配备发生了大幅度的调整和转移。
3.2 编目工作平民化对图书馆编目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3%。[9]国内外网络书目社区的发展带动了图书编目工作的平民化,它们建立了一个书籍的社会关系网,读者根据自己对图书内容的判断为每本书贴标签或给予评级,并撰写评价。目前LibraryThing已经拥有153万的注册用户和7千万的图书[10],并实现了与基于Z39.50协议开放的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及世界80多家图书馆的开放书目数据的整合。
4 结语
目前,我们在编目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创建出如此完美的MARC数据,而由图书馆编目馆员努力构建维护的书目数据库及在规范标准下编制的馆藏书目数据,却因为检索方式繁琐而给用户留下不方便使用的印象。而读者查询资料还是会选择搜索引擎,很少用图书馆目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编目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寻找新的定位,如何延伸编目工作的内涵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编目精灵.编目的未来[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4.
[2] 劉炜.知识组织: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能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33.
[3] http://www.yuewe.cn/portal.php?mod=view&aid=75749.
[4] 陈毅晖.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核心能力极其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
[5] 贾延霞,赵秀君.编目员的未来:编目员的职责拓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7).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编目工作 挑战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217-01
1 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现状
1.1 传统编目规则的局限性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从传统的纸本文献向数字资源、网络资源转变,这种转变对传统的编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MARC著录格式的设计与传统编目内容呼应,在MARC的众多字段中,对读者起到引导作用的文字并不是很多,著录信息之间没有关联性。这种编目规则只适合于著录实体文献,不适用于著录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文本,对数字化的资源揭示并不充分,不能指导阅读。受ISBD、MARC格式所限,编目员经常要对用“.”还是“;”要不要空格这样的细节问题严格把握,这就造成了一批如Gorman所说的“只重视目录的形式,而不关心目录的目的;只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而不考虑目录的意义”的编目员。[1]
1.2 编目规则不统一
国家图书馆和CALIS这样国家级的权威机构,它们的CNMARC数据代表着中国编目界的最高水平,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两大编目系统各自制订规则、细则,这种编目原则的不统一,一方面不利于图书馆数据的交流与传输,另一方面给用户在使用图书馆上带来了一定的障碍。[2]由于编目规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分歧,应用到各图书馆后,加上各馆的实际情况不同,采取的相关编目细则必定有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编制的书数据差异相对较大。
1.3 适应网络资源的编目规则还未实现
在编目如何向网络资源适应性以及读者易用性上靠拢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编目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编目规则,提出了RDA,它扩展了适用对象,突破了传统MARC数据的扁平结构,为MARC数据进入互联网,以及Web时代的信息资源描述和规范控制提供了一些模型的概念,能将各种MARC数据带入到Web中继续发挥价值,但要做到这点,在如今的数字领域,对图书馆行业来说,困难是非常大的,所以编目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已经成为困扰广大编目工作者的难题。[3]
2 网络资源的发展对编目员带来的挑战
2.1 编目内容的扩展提升了编目工作的难度
随着图书馆电子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子资源编目成为图书馆编目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电子资源数量庞大,外来数据源来源各异,与日常编目所要求的数据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正由单纯的文献编目向资源整合转变。[6]正如柯平教授所提出的:“编目人员不能停留在知识的整合或著录而是提升到知识的生产层面”,编目工作要求从文献实体深入到其中包涵的各种知识单元,新的文献传递服务必须通过文章或者书中的章节做书目控制才有效率,因此如何辨识书中各章节的书目控制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所以编目工作的内容已经不是简单的分类和著录,而是包括主题标引、编写文摘提要等。[7]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编目工作的难度。
2.2 编目技术的发展对编目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目对象的不同,所采用的编目技术也不同,为了适应如今发展的需要,编目界也在积极地实践,比如利用URL进行编目著录,实现在线书目对电子资源的集成,使在线书目成为扩展信息资源的门户;基于XML的数字图书馆编目技术如MARC、DC、MODS的应用;为了实现不同模式的数字图书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RDF资源描述框架等,[8]元数据编目、数字项目管理和咨询等新的职责要求编目员必须掌握并能应用一些新技术,学会将分类法、叙词表等的规范体系,转化为Web可以读懂和处理的格式,这就要求编目员必须精通Web知识组织编码语言(SKOS)和本体语言(OWL)等。
3 网络环境的改变对图书馆编目工作带来的挑战
3.1 联机编目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业务外包
编目工作全面实行联机合作编目后,以“套录”、“下载”书目数据为主,套录在编目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需要较高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原始编目减少,外包已经向图书馆趋势发展。同时,由于编目人员不足和文献数量的剧增,用户需求与文献处理滞后等诸多矛盾的激化,使得编目业务外包成为一种现象。不少图书馆已经减少了编目的人员,而由数据公司的编目员来处理常规编目业务,编目是图书馆最传统的基础业务,其工作重心和人员配备发生了大幅度的调整和转移。
3.2 编目工作平民化对图书馆编目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3%。[9]国内外网络书目社区的发展带动了图书编目工作的平民化,它们建立了一个书籍的社会关系网,读者根据自己对图书内容的判断为每本书贴标签或给予评级,并撰写评价。目前LibraryThing已经拥有153万的注册用户和7千万的图书[10],并实现了与基于Z39.50协议开放的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及世界80多家图书馆的开放书目数据的整合。
4 结语
目前,我们在编目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创建出如此完美的MARC数据,而由图书馆编目馆员努力构建维护的书目数据库及在规范标准下编制的馆藏书目数据,却因为检索方式繁琐而给用户留下不方便使用的印象。而读者查询资料还是会选择搜索引擎,很少用图书馆目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编目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寻找新的定位,如何延伸编目工作的内涵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编目精灵.编目的未来[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4.
[2] 劉炜.知识组织:图书馆职业的核心能力[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33.
[3] http://www.yuewe.cn/portal.php?mod=view&aid=75749.
[4] 陈毅晖.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核心能力极其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4).
[5] 贾延霞,赵秀君.编目员的未来:编目员的职责拓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