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发展是当前课程变革的重要方面。作为保障校本课程质量、改善校本课程品质的关键手段,校本课程评价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我国许多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评价工作的基础仍相当薄弱,已成为这些学校校本课程发展的瓶颈。
校本课程评价的原则
校本课程评价是对校本课程发展全历程的一种质量监控,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借助灵活多样的方法、途径对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结果等进行客观描述和价值判断,旨在实现校本课程的良性运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校本课程评价大致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意图以及新课程对于评价的要求,课程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为了更好地完善校本课程,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地对课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对问题进行挖掘和思考,以此作为制定对策、完善课程的依据。学生和教师评价也需遵循这项原则,客观地评价各方面的成长,既要肯定收获,也要指出不足,从而促进师生发展。二是全面性原则。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包括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主体的全面性。从内容上来讲,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成为评价内容;从主体上来看,教师、学生、学校领导、课程专家以及家长都可以介入。其中,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对待学生学业评价也需如此,不但要对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需要进行评定;既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也要凸显个人的自我成长。三是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课程评价客观地指出症结所在并进行重建;教师多用鼓励的评价语,多肯定学生的付出,对于有待改进之处也要委婉地提出,促进师生发挥潜能,向良性方向发展。唯此,才能真正达成课程评价的目的。
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
笔者在小学五年级进行了“英语绘本”校本课程开发。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精神,笔者从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着手,以学生、教师为主体进行了课程评价的初步尝试。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成果,而是为了完善课程,提升其质量,提高其内涵,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需求。课程评价既受主体的需要的制约,又受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的制约。因此,在评价课程时,必须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五年级“英语绘本”课程评价主要从参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方面来展开,评价的内容涉及目标、组织形式、内容、评价、学校支持以及个人建议,全面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综合师生课程改革建议进行重建,使其真正成为满足师生发展需求、师生共同创生的课程。
教师评价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加强自我反思,倡导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多位主体参与的评价体制,使教师多方位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和课程开发的促进作用,学校尝试建立一种多元、多样、多极的教师评定体系。经过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筛选,以学生、教师和行政为评价主体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开发教师的态度,如教师对课程开发是否具有激情,教师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式、评价方式是否合适等;教师自评则是促进教师进行思考,如课程开发各环节是否适合学生、课程的开发效果如何、教师对课程开发行为的反思等;行政评价则是站在课程管理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评定,内容既包括对课程开发教师态度的评价,也包括对其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用描述性语言全面细致地展示各评价主体观点。
学业评价 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多方面的潜能。在课程推进中要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采用发展性评价,具体落实到校本课程“英语绘本”,就是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爱阅读,会阅读。在评价方面,笔者研读新课程和英语课程标准,对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进行思考,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本人、小组成员以及教师参与,评价形式多样化,有朗读、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评价内容多极化,既涵盖了对绘本内容的考核和词汇的积累等的评定,也涵盖了对学生学期初自定目标的评价;评价方式整合化,既关注学生平时的积累,也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这种方式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并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结束语
在本次课程评价实施过程中,笔者有了很大的收获,对校本课程评价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然而,也发现了课程评价中几个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学生缺乏评价能力、教师的评价态度不够开放、学校对课程评价过于功利等。校本课程评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对校本课程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唯有如此,才能突破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使其真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校本课程评价的原则
校本课程评价是对校本课程发展全历程的一种质量监控,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借助灵活多样的方法、途径对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结果等进行客观描述和价值判断,旨在实现校本课程的良性运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校本课程评价大致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意图以及新课程对于评价的要求,课程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为了更好地完善校本课程,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地对课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对问题进行挖掘和思考,以此作为制定对策、完善课程的依据。学生和教师评价也需遵循这项原则,客观地评价各方面的成长,既要肯定收获,也要指出不足,从而促进师生发展。二是全面性原则。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包括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主体的全面性。从内容上来讲,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成为评价内容;从主体上来看,教师、学生、学校领导、课程专家以及家长都可以介入。其中,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对待学生学业评价也需如此,不但要对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需要进行评定;既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也要凸显个人的自我成长。三是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课程评价客观地指出症结所在并进行重建;教师多用鼓励的评价语,多肯定学生的付出,对于有待改进之处也要委婉地提出,促进师生发挥潜能,向良性方向发展。唯此,才能真正达成课程评价的目的。
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
笔者在小学五年级进行了“英语绘本”校本课程开发。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精神,笔者从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着手,以学生、教师为主体进行了课程评价的初步尝试。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成果,而是为了完善课程,提升其质量,提高其内涵,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需求。课程评价既受主体的需要的制约,又受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的制约。因此,在评价课程时,必须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五年级“英语绘本”课程评价主要从参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方面来展开,评价的内容涉及目标、组织形式、内容、评价、学校支持以及个人建议,全面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综合师生课程改革建议进行重建,使其真正成为满足师生发展需求、师生共同创生的课程。
教师评价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加强自我反思,倡导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多位主体参与的评价体制,使教师多方位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和课程开发的促进作用,学校尝试建立一种多元、多样、多极的教师评定体系。经过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筛选,以学生、教师和行政为评价主体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开发教师的态度,如教师对课程开发是否具有激情,教师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式、评价方式是否合适等;教师自评则是促进教师进行思考,如课程开发各环节是否适合学生、课程的开发效果如何、教师对课程开发行为的反思等;行政评价则是站在课程管理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评定,内容既包括对课程开发教师态度的评价,也包括对其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用描述性语言全面细致地展示各评价主体观点。
学业评价 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多方面的潜能。在课程推进中要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采用发展性评价,具体落实到校本课程“英语绘本”,就是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爱阅读,会阅读。在评价方面,笔者研读新课程和英语课程标准,对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进行思考,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本人、小组成员以及教师参与,评价形式多样化,有朗读、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评价内容多极化,既涵盖了对绘本内容的考核和词汇的积累等的评定,也涵盖了对学生学期初自定目标的评价;评价方式整合化,既关注学生平时的积累,也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这种方式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并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结束语
在本次课程评价实施过程中,笔者有了很大的收获,对校本课程评价的理解更加深刻了。然而,也发现了课程评价中几个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学生缺乏评价能力、教师的评价态度不够开放、学校对课程评价过于功利等。校本课程评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对校本课程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唯有如此,才能突破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使其真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