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应试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与它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诸多负面影响,阐述了应试教育后遗症造成了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水平低下、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思考。
关键词:应试教育;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后遗症;策略
彭吉象先生在《艺术学概论》中有关“艺术教育”一节里谈到:“随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国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逐渐得到推广。”[1]这段关于中国艺术教育现状的描述,令人十分困惑、并且质疑它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虽然我国近十多年来艺术教育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该言辞仍然值得商榷。众所周知,无论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如何响亮,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唱着绝对的主角,说得难听点,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素质教育大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疑,并给高校艺术教育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应试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进行具体观察与分析。
1 应试教育体制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体制本就是“优胜劣汰”的产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国人心里仍根深蒂固,分数成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尺,这让国人从小就深刻体会到分数差距和竞争无处不在的残酷性、以及高学历高文凭的重要性。首先,中考、高考对招生分数线的严格把关导致很多地区、尤其是内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普遍压缩甚至取消了美术等“豆芽”科课程;其次,在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较量中,家长们大多选择了主观扼杀孩子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从而让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在中国大行其道;再次,高中时期文理分科的结果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为狭窄片面、艺术修养与心理素质普遍偏低,综合素质整体较为低下,理想的通识教育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为泡影。
艺体专业的文化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于其他专业偏低的特殊性,往往让很多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生在高考来临之际,慌不择路地选择了学习美术专业作为进入高校的跳板与捷径,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想借艺术来获得一块或许与艺术并不相关的敲门砖。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始终处于临时替补性的边缘地位,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所必需的钻研精神与创新意识只不过是中、小学用以丰富课外生活的调味剂,自我见解与主动参与意识在“正统”教学中挤不到一席立锥之地。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明显更惧怕失败与挑战,不敢尝试新的方法与事物。
此外,中国自1999年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十多年以来的大面积扩招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宽进”的机会,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滑,最终造成大学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2]根基极为不稳、还只能照搬西方教学模式的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在教学体制尚处于探索期的背景下,也开始仓促上阵大量招收生源,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遭到了众人的严厉批评———高校设计艺术生源均来自于应试教育体制下、并深受其害的学生,他们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方面都有明显的“缺腿”现象,应试教育将这些教学“次品”推给了高校,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教学压力有多么沉重可想而知。
2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后遗症
学生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缺乏主见和创造力,更没有探索精神,这是应试教育留给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最致命的后遗症,它限制着学生的创造思维,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实力。很多学生被应试教育体制以变相的形式推上了设计艺术之路,其自身专业基础薄弱,加之专业兴趣与爱好的缺失、导致他们在专业技能上一时很难有较大进步,模仿抄袭则是这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惯常思维定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打击、对学生自身爱好的抹杀和潜在优势的埋没、使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在中国教育体制中成为了空谈。十多年以来,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中,并明显缺乏创意与个性特点。
应试教育给高校留下的后遗症,使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并非危言耸听的是,大量非重点高校的美术专业学生,其画龄大多数都只有一年、半年甚至两、三个月不等,面对美术基础如此薄弱的学生,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的首要教学任务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创新,而是被专业教师们戏噱为“美术基础扫盲工作”,即是对学生在高考前就应掌握的色彩、造型、构图等基础知识进行“再回锅”,甚至有些知识还必须从零开始。短期内要完成如此繁重的专业基础训练,这对于那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这个过程不但使很多学生对自身能力失去足够的信心,也会让教师面对不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产生失望情绪,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存在着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致使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令人堪忧,面临着艰难而尴尬的就业困境。经调查显示,中国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每年高达数十万人,其就业去向大致为:近三成毕业生直接改行从事着与设计毫不沾边的工作;大量地方高校毕业生进入当地中、小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并兼任英语、历史、语文等课程教学工作;少数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为今后谋生拿到更厚的敲门砖;而毕业后真正能够走上设计艺术岗位、胜任设计工作的人才实在不多。一方面,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激烈争夺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中国设计艺术市场却因优秀设计人才的匮乏存在着大量空缺,由应试教育带来的后遗症,是造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消解应试教育后遗症的策略思考
首先,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现有教学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症结所在即是一种建立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农民意识基础上的应试教学观,这种思维定式过强的功利性甚至会扭曲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因此,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必须敢于颠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比如,树立起革新教育最重要的是革新思维,设计艺术教育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教会学生思考艺术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位授予上引入适当合理的专业竞争机制,而并非将英语过级作为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首要目标,重视社会实践能力,把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 其次,高校需重新审视自身过度的营利心理,增强社会责任心,及时了解国际最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向,不断调整教学坐标,尽力做到设计艺术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口与接轨。高校不能再继续扮演粗制滥造的加工厂角色,不能再走大规模开设现已极度饱和的视觉传达、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通用”专业的老路。设计艺术教育必须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避免专业单一化,尽可能拓宽高校设计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设计人才,尽量使设计专业学生走出学校以后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3]高校可多开设一些诸如鞋类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设计管理、纺织面料设计等新兴设计专业,并根据自身特长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办出有个性特色的设计教育。
再次,高校要重视以“素质教育”奠定设计艺术的坚实基础、夯实创新之门的上升平台,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与艺术专业相近的诸如音乐、舞蹈、戏剧等姊妹学科以拓宽学生的视野。[4]设计者综合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品位,对于姊妹艺术及交叉学科的关注与了解,有助于增强设计作品的融会贯通性与文化内涵,使学生摆脱模仿抄袭的阴影,找到创意之门的钥匙。另外,高校应重视与加快设计艺术基础课程改革,这有利于优化由应试教育“带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满足设计市场需求。“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健全的人格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才是教育的目标,这正是笔者对艺术教育思考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5]
最后,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尤为激烈的严峻形势,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除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具备真正的实践工作能力以外,还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使毕业生具有冲破传统世俗就业观的前卫反叛精神,改变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单一化。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设计能力敢于选择、甚至引以为豪做职业设计艺术家,由自己开办作坊设计产品自主经营、或开办设计公司或个体设计师工作室,或凭借自身实力进入企事业单位担任设计艺术工作,而不是狭隘地引导学生激烈抢夺诸如教师、公务员等极为有限的非设计艺术就业岗位,或者一味鼓励学生通过攻读研究生、提高学历来暂时缓解长期的就业压力。
4 结语
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要彻底消解应试教育带来的后遗症,将设计艺术教育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意思维的手段,这的确是个相当艰巨且长期的任务。所幸的是,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部分国人开始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当下的中国教育体制,鞭挞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观念、改革中国教育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小学生的作业减负,到中学校的禁止补课,再到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改革,中国教育界已开始有所行动。我们都期盼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就如彭吉象先生所描述的那样,随着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体制中的逐渐淡出与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全确立,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前卫、反叛、创新、务实,有前途”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
[2]陈强,张光祥.论地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改革[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7):136.
[3]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J].装饰,2007(5):95.
[4]何扬.对目前素质教育的困惑与反思[J/OL].http:∥www. szjylw.cn/article/17.htm.
[5]潘鲁生.设计教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43.
作者简介:任雯(1975—),女,四川达州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研究。
关键词:应试教育;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后遗症;策略
彭吉象先生在《艺术学概论》中有关“艺术教育”一节里谈到:“随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及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国逐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艺术教育体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逐渐得到推广。”[1]这段关于中国艺术教育现状的描述,令人十分困惑、并且质疑它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虽然我国近十多年来艺术教育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笔者认为该言辞仍然值得商榷。众所周知,无论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如何响亮,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唱着绝对的主角,说得难听点,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素质教育大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疑,并给高校艺术教育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以应试教育背景下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进行具体观察与分析。
1 应试教育体制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体制本就是“优胜劣汰”的产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国人心里仍根深蒂固,分数成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尺,这让国人从小就深刻体会到分数差距和竞争无处不在的残酷性、以及高学历高文凭的重要性。首先,中考、高考对招生分数线的严格把关导致很多地区、尤其是内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普遍压缩甚至取消了美术等“豆芽”科课程;其次,在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较量中,家长们大多选择了主观扼杀孩子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从而让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在中国大行其道;再次,高中时期文理分科的结果使学生的知识面更为狭窄片面、艺术修养与心理素质普遍偏低,综合素质整体较为低下,理想的通识教育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为泡影。
艺体专业的文化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于其他专业偏低的特殊性,往往让很多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生在高考来临之际,慌不择路地选择了学习美术专业作为进入高校的跳板与捷径,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想借艺术来获得一块或许与艺术并不相关的敲门砖。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始终处于临时替补性的边缘地位,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所必需的钻研精神与创新意识只不过是中、小学用以丰富课外生活的调味剂,自我见解与主动参与意识在“正统”教学中挤不到一席立锥之地。与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明显更惧怕失败与挑战,不敢尝试新的方法与事物。
此外,中国自1999年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十多年以来的大面积扩招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宽进”的机会,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滑,最终造成大学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这也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2]根基极为不稳、还只能照搬西方教学模式的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在教学体制尚处于探索期的背景下,也开始仓促上阵大量招收生源,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遭到了众人的严厉批评———高校设计艺术生源均来自于应试教育体制下、并深受其害的学生,他们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方面都有明显的“缺腿”现象,应试教育将这些教学“次品”推给了高校,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教学压力有多么沉重可想而知。
2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后遗症
学生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缺乏主见和创造力,更没有探索精神,这是应试教育留给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最致命的后遗症,它限制着学生的创造思维,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实力。很多学生被应试教育体制以变相的形式推上了设计艺术之路,其自身专业基础薄弱,加之专业兴趣与爱好的缺失、导致他们在专业技能上一时很难有较大进步,模仿抄袭则是这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惯常思维定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打击、对学生自身爱好的抹杀和潜在优势的埋没、使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在中国教育体制中成为了空谈。十多年以来,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中,并明显缺乏创意与个性特点。
应试教育给高校留下的后遗症,使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并非危言耸听的是,大量非重点高校的美术专业学生,其画龄大多数都只有一年、半年甚至两、三个月不等,面对美术基础如此薄弱的学生,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的首要教学任务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创新,而是被专业教师们戏噱为“美术基础扫盲工作”,即是对学生在高考前就应掌握的色彩、造型、构图等基础知识进行“再回锅”,甚至有些知识还必须从零开始。短期内要完成如此繁重的专业基础训练,这对于那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这个过程不但使很多学生对自身能力失去足够的信心,也会让教师面对不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产生失望情绪,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受应试教育影响,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存在着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致使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令人堪忧,面临着艰难而尴尬的就业困境。经调查显示,中国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每年高达数十万人,其就业去向大致为:近三成毕业生直接改行从事着与设计毫不沾边的工作;大量地方高校毕业生进入当地中、小学校从事美术教学,并兼任英语、历史、语文等课程教学工作;少数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为今后谋生拿到更厚的敲门砖;而毕业后真正能够走上设计艺术岗位、胜任设计工作的人才实在不多。一方面,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激烈争夺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中国设计艺术市场却因优秀设计人才的匮乏存在着大量空缺,由应试教育带来的后遗症,是造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3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消解应试教育后遗症的策略思考
首先,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现有教学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症结所在即是一种建立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农民意识基础上的应试教学观,这种思维定式过强的功利性甚至会扭曲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因此,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必须敢于颠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转变教学思维方式。比如,树立起革新教育最重要的是革新思维,设计艺术教育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教会学生思考艺术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位授予上引入适当合理的专业竞争机制,而并非将英语过级作为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首要目标,重视社会实践能力,把强调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 其次,高校需重新审视自身过度的营利心理,增强社会责任心,及时了解国际最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向,不断调整教学坐标,尽力做到设计艺术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口与接轨。高校不能再继续扮演粗制滥造的加工厂角色,不能再走大规模开设现已极度饱和的视觉传达、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通用”专业的老路。设计艺术教育必须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避免专业单一化,尽可能拓宽高校设计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设计人才,尽量使设计专业学生走出学校以后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3]高校可多开设一些诸如鞋类设计、珠宝首饰设计、设计管理、纺织面料设计等新兴设计专业,并根据自身特长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办出有个性特色的设计教育。
再次,高校要重视以“素质教育”奠定设计艺术的坚实基础、夯实创新之门的上升平台,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与艺术专业相近的诸如音乐、舞蹈、戏剧等姊妹学科以拓宽学生的视野。[4]设计者综合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品位,对于姊妹艺术及交叉学科的关注与了解,有助于增强设计作品的融会贯通性与文化内涵,使学生摆脱模仿抄袭的阴影,找到创意之门的钥匙。另外,高校应重视与加快设计艺术基础课程改革,这有利于优化由应试教育“带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满足设计市场需求。“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健全的人格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才是教育的目标,这正是笔者对艺术教育思考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5]
最后,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尤为激烈的严峻形势,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除了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具备真正的实践工作能力以外,还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使毕业生具有冲破传统世俗就业观的前卫反叛精神,改变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单一化。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设计能力敢于选择、甚至引以为豪做职业设计艺术家,由自己开办作坊设计产品自主经营、或开办设计公司或个体设计师工作室,或凭借自身实力进入企事业单位担任设计艺术工作,而不是狭隘地引导学生激烈抢夺诸如教师、公务员等极为有限的非设计艺术就业岗位,或者一味鼓励学生通过攻读研究生、提高学历来暂时缓解长期的就业压力。
4 结语
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要彻底消解应试教育带来的后遗症,将设计艺术教育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意思维的手段,这的确是个相当艰巨且长期的任务。所幸的是,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部分国人开始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当下的中国教育体制,鞭挞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观念、改革中国教育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小学生的作业减负,到中学校的禁止补课,再到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改革,中国教育界已开始有所行动。我们都期盼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就如彭吉象先生所描述的那样,随着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体制中的逐渐淡出与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全确立,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前卫、反叛、创新、务实,有前途”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
[2]陈强,张光祥.论地方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改革[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7):136.
[3]彭亮.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反思[J].装饰,2007(5):95.
[4]何扬.对目前素质教育的困惑与反思[J/OL].http:∥www. szjylw.cn/article/17.htm.
[5]潘鲁生.设计教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43.
作者简介:任雯(1975—),女,四川达州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