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引下取得显著成效,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决心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不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指导思想,有不信奉馬克思主义的倾向。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策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的大规模入侵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大学生精神上和思想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各种思想相互交融,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不足以至于在信仰上迷失了自己。这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是表面上熟悉马克思主义,未能深入理解,不能准确回答什么是共产主义,甚至对于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少部分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满足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需求,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当被问及到自己的信仰问题时,大部分大学生说不清楚,没有明确信仰的占多数,甚至有些大学生的信仰已经偏离马克思主义。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由于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部分大学生通过简单的市场关系和经济现象判断中国的经济无异于资本主义经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本质的区别,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持怀疑态度。部分大学生不能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清晰认识对我国长期出现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对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
大学生信仰是大学生对某一主张、思想的信奉和尊敬。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危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队伍的建设,影响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建,关乎党与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对以后踏入社会最有帮助的是专业技能。再加上非主流思想的侵入,使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去抵挡,信仰上很容易偏离马克思主义。客观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原因:
1、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使大学生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1999年教育部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大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这无疑为学生们拓宽了梦想的道路,他们放弃职业技术类院校纷纷挤入全日制普通高校,该计划虽然提高了升学率,但也增加了就业压力。生活在现实教育体制中的大学生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完成学校考核,修满学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至于信仰问题,觉得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关心一些现实的自身利益。
2、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呈下滑趋势。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给教师增加了学术压力,各种考核、晋级晋职,评职称均与课题、论文挂钩,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无暇顾及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些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思想,这种行为直接误导了学生,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
3、政治理论课地位下降。现在大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减少了政治理论课课时的比例,在这些有限的课时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比较困难的,压缩课时的同时也压缩了课堂内容,让大学生们不能在充分的时间里接受政治理论的学习,这与一些专业课老师平时抱怨政治课课时太多有很大关系。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取消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这些行为都从不同程度削弱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信仰存在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高校加大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各高校的课程设置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根据授课内容设置科学的课时,授课教师严格按照规定课时进行授课。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由单一的理论考核改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考试成绩也是卷面成绩和实践成绩相结合。卷面成绩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实践成绩不是对大学生某一短时期表现的考核情况,而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素质整体表现的考核情况,禁止免考行为。
2、提高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质量。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要有专业的理论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课下以身作则。在课堂监督方面,学校不定时监督课堂教学,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作为一双无形的眼睛对教师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部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3、大学生自己提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认识。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大学期间的所有课程没有轻重之分,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一样重要。只有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形势后才能清楚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了明确的方向,再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炳华,《理想信念教育——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J].社会主义研究,2004.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策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的大规模入侵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大学生精神上和思想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各种思想相互交融,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不足以至于在信仰上迷失了自己。这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是表面上熟悉马克思主义,未能深入理解,不能准确回答什么是共产主义,甚至对于共产主义理想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少部分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不能满足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需求,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当被问及到自己的信仰问题时,大部分大学生说不清楚,没有明确信仰的占多数,甚至有些大学生的信仰已经偏离马克思主义。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由于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部分大学生通过简单的市场关系和经济现象判断中国的经济无异于资本主义经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本质的区别,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持怀疑态度。部分大学生不能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清晰认识对我国长期出现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对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
大学生信仰是大学生对某一主张、思想的信奉和尊敬。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危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队伍的建设,影响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建,关乎党与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对以后踏入社会最有帮助的是专业技能。再加上非主流思想的侵入,使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去抵挡,信仰上很容易偏离马克思主义。客观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原因:
1、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问题使大学生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1999年教育部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大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这无疑为学生们拓宽了梦想的道路,他们放弃职业技术类院校纷纷挤入全日制普通高校,该计划虽然提高了升学率,但也增加了就业压力。生活在现实教育体制中的大学生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完成学校考核,修满学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至于信仰问题,觉得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关心一些现实的自身利益。
2、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呈下滑趋势。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给教师增加了学术压力,各种考核、晋级晋职,评职称均与课题、论文挂钩,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无暇顾及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些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思想,这种行为直接误导了学生,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
3、政治理论课地位下降。现在大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减少了政治理论课课时的比例,在这些有限的课时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比较困难的,压缩课时的同时也压缩了课堂内容,让大学生们不能在充分的时间里接受政治理论的学习,这与一些专业课老师平时抱怨政治课课时太多有很大关系。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取消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这些行为都从不同程度削弱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信仰存在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高校加大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各高校的课程设置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根据授课内容设置科学的课时,授课教师严格按照规定课时进行授课。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由单一的理论考核改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结合的方式,考试成绩也是卷面成绩和实践成绩相结合。卷面成绩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实践成绩不是对大学生某一短时期表现的考核情况,而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素质整体表现的考核情况,禁止免考行为。
2、提高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质量。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要有专业的理论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课下以身作则。在课堂监督方面,学校不定时监督课堂教学,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作为一双无形的眼睛对教师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部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3、大学生自己提高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认识。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大学期间的所有课程没有轻重之分,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一样重要。只有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形势后才能清楚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了明确的方向,再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炳华,《理想信念教育——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J].社会主义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