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贯彻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每个班级中的那些数学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数困生),我们如何让他们获得必需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数困生的特点,对其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措施不失为一剂“良方”。
一、教学过程突出“关注”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于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无能力开展探究学习的数困生,教师们从内心就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起的作用,唯恐自己稍微的启迪、点拨就会破坏了课堂的“自主探究”氛围,因而不愿关注。此外,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由于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学生提出新问题的挑战,因此,教师的身心只能全部放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上,对那些数困生根本无暇关注。在这样的“不愿关注”与“无暇关注”下,数困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形成了学业上新的障碍,削弱了数困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课堂中去,关注每个学生的探究过程,尤其是数困生的探究活动,在他们知识模糊的时候或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要肯定他们新颖的想法和作为;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与他们一同动手探究,合作交流,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内容。
二、教学方法强调“不同”
学习能力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中等生和优等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比较灵敏、迅捷,对新知识能以比较快的速度进行消化吸收,因此比较适合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而对数困生来说,由于知识缺漏较多,思维启动慢并且灵活性较差,还常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果对此类同学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收效将会很小。所以教师不妨对其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将数困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变为可能。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时,我要求学生试着用学具中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板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哪位同学拼的图形多。带着自主探究问题,同学们在座位上忙碌开了……在我巡视过程中,关注到有些数困生对于拼成平行四边形有困难。看着他们焦急地样子,我走上前轻轻说了句“用三角形的斜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试试看”。听了我的话,他们深受启发,又摆弄了起来,不一会儿手中的两个三角形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望着手中的作品,数困生们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不由感慨:只要老师对数困生多一份关注,数困生就会多赢得一次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内容体现“合适”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自主探究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合适”一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去选择合适的探究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不管问题难易程度合适不合适,都让学生去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的畏难情绪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平年、闰年”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闰年”的知识。“闰年”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内容,学生除了具备“每4年一闰”这一知识点外,无任何与之相关的生活背景与经验,即使在老师的启发式教学下,学生对此内容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它根本不适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适合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如选择教师讲解法来的直接。
四、教学效果追求“实效”
转化数困生的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力争“出实招、见实效、避免走弯路”。我在对数困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就发现:
1.数困生提前预习,有利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深入
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学习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数困生对此学习方式总是出现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分析其原因,还是因为数困生在知识上的缺漏造成。为此,我要求数困生在每节课前必须做到提前预习,有疑问可以请教老师。通过预习,缩小了数困生与其他学生在知识上的差距,使课堂上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得以正常进行,数困生不再徘徊在边缘地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预习,数困生更加熟悉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使之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思维启动速度得到提高,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2.提供广阔的探索时空,有利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深入
记得曾经有位老师在一节课中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要求学生自主探究题目的答案。谁知就在出题没一会儿,同学们正拿着剪刀跃跃欲试、不停思索时,老师大喊一声“停”,便要求同学之间交流答案。可想而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多数同学探究出的答案只有一个,这与自主探究学习意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宗旨是相背离的,所以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
总之,本人认为根据数困生的特点,对他们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转化数困生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真正达到“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长塘镇小)
一、教学过程突出“关注”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于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无能力开展探究学习的数困生,教师们从内心就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起的作用,唯恐自己稍微的启迪、点拨就会破坏了课堂的“自主探究”氛围,因而不愿关注。此外,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由于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学生提出新问题的挑战,因此,教师的身心只能全部放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上,对那些数困生根本无暇关注。在这样的“不愿关注”与“无暇关注”下,数困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形成了学业上新的障碍,削弱了数困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课堂中去,关注每个学生的探究过程,尤其是数困生的探究活动,在他们知识模糊的时候或思维遇到障碍的时候,要肯定他们新颖的想法和作为;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与他们一同动手探究,合作交流,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内容。
二、教学方法强调“不同”
学习能力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中等生和优等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比较灵敏、迅捷,对新知识能以比较快的速度进行消化吸收,因此比较适合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而对数困生来说,由于知识缺漏较多,思维启动慢并且灵活性较差,还常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如果对此类同学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收效将会很小。所以教师不妨对其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将数困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变为可能。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时,我要求学生试着用学具中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板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哪位同学拼的图形多。带着自主探究问题,同学们在座位上忙碌开了……在我巡视过程中,关注到有些数困生对于拼成平行四边形有困难。看着他们焦急地样子,我走上前轻轻说了句“用三角形的斜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试试看”。听了我的话,他们深受启发,又摆弄了起来,不一会儿手中的两个三角形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望着手中的作品,数困生们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不由感慨:只要老师对数困生多一份关注,数困生就会多赢得一次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内容体现“合适”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自主探究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合适”一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去选择合适的探究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而不是不管问题难易程度合适不合适,都让学生去探究,从而造成学生对自主探究学习的畏难情绪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教学效率。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平年、闰年”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闰年”的知识。“闰年”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内容,学生除了具备“每4年一闰”这一知识点外,无任何与之相关的生活背景与经验,即使在老师的启发式教学下,学生对此内容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它根本不适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适合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如选择教师讲解法来的直接。
四、教学效果追求“实效”
转化数困生的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力争“出实招、见实效、避免走弯路”。我在对数困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就发现:
1.数困生提前预习,有利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深入
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学习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数困生对此学习方式总是出现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分析其原因,还是因为数困生在知识上的缺漏造成。为此,我要求数困生在每节课前必须做到提前预习,有疑问可以请教老师。通过预习,缩小了数困生与其他学生在知识上的差距,使课堂上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得以正常进行,数困生不再徘徊在边缘地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预习,数困生更加熟悉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使之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思维启动速度得到提高,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2.提供广阔的探索时空,有利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深入
记得曾经有位老师在一节课中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要求学生自主探究题目的答案。谁知就在出题没一会儿,同学们正拿着剪刀跃跃欲试、不停思索时,老师大喊一声“停”,便要求同学之间交流答案。可想而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多数同学探究出的答案只有一个,这与自主探究学习意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宗旨是相背离的,所以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
总之,本人认为根据数困生的特点,对他们实施“自主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转化数困生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真正达到“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长塘镇小)